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16课程游戏化还是游戏课程化

2023-02-16 15:48 作者:一只毛狗  | 我要投稿


游戏与课程,存在着是将游戏当作课程的手段、学习方式、途径,还是将游戏就当成幼儿探索世界,对世界表达、感知、行为的一种基本方式。江苏虞永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华师大王振宇的安吉游戏,游戏课程化

一、“课程游戏化”:本体是课程,游戏是课程的“工具”

课程游戏化是将游戏当作课程内容、活动形式

(一)幼儿园课程为什么要游戏化

第一,游戏是幼儿的学习方式

课程只有遵循幼儿的学习方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课程存在游戏化的可能

首先,从活动的终点来说,课程和游戏的结果都是幼儿的发展;其次,从活动内容来看,幼儿园课程内容与幼儿游戏内容存在一致性,比如健康领域的运动游戏等

第三,实践中存在课程与游戏分离的"小学化“现状

游戏在理论上重视被高高抬起,在实践中轻视被轻轻放下

(二)幼儿园课程如何实现”游戏化“

明晰”课程游戏化“理念

改造”课程游戏化“方案

创建”课程游戏化“环境

构建游戏化活动区域

建设”课程游戏化“资源

提高”课程游戏化“能力

防止假游戏,注意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

二、”游戏课程化“:本体是游戏,游戏是课程的”生成源“

”游戏课程化“是从幼儿游戏出发,及时把握幼儿学习的生长点,通过引导和建构新的游戏,促进幼儿游戏与发展的过程

(一)幼儿园游戏为什么要”课程化“

笔者认为游戏课程化是针对幼儿园教师对游戏的放任化提出的,”通过游戏来教“是一个完整教育等式所缺失的另一块

(二)幼儿园游戏如何实现”课程化“

自主游戏及游戏计划

引导幼儿自主游戏,激发幼儿的自主创造精神,调动已有的经验去设计完善游戏计划

游戏故事

以”画“、”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游戏过程

游戏分享

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游戏过程、倾听他人的游戏经历、反思自己和他人游戏经验的过程

生成游戏

生成游戏建立在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基础上,从幼儿游戏中的想法、需求和经验出发建构的教学活动

游戏精神下的生活环节

一日生活皆学习,教师充分放手,让幼儿也自主管理自己的生活

兼具自然性和教育性

第一、教师精挑细选;第二,伙伴关系;第三,教师充分放手,是”幼儿纠纷的处理者“

三、”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幼小衔接的视角

(一)"课程游戏化”更适宜于小学

小学阶段,学生进入了课程知识的系统学习,小学有明确预设的课本和教材

(二)“游戏课程化”更适宜于幼儿园

学前期本身是特殊的“游戏期”,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2.16课程游戏化还是游戏课程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