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起,平均2年开工一艘大船?


前面提到了未来大约12年,最多15年内,长耳朵家要形成14艘大船为核心的超级舰队。而且这个14艘还不包括2艘翘头,若算上,就相当于最终有16艘。这个规模已经超过了现在美弟国会通过的法案,要求他家的海军航母的总数不得低于11艘的要求。即使按照现在的白宫的新要求大干快上,美弟在今后15年的现役航母的总数也不会超过12艘,因为现在早期批次的尼米兹级,包括首舰尼米兹号本身,也已经用了快40年。本来按照常规,到45年左右就要退役。现在尼米兹号刚刚被拖进纽波特纽斯的2号船坞,明显是想再进行一次全面升级,为下一步再强行续命10年甚至15年做准备。折腾尼米兹级的早期批次,也是因为目前美国海军所有更早生产和服役的常规动力航母都已经全部退役了,有些甚至被当做破坏试验物体炸毁,有的被拆掉,而只有小鹰号等个别舰艇还在封存状态。
说继续封存是对外好听,并且保持一定的持续威慑力。实际上现在的小鹰号,就是停在码头常年风吹日晒雨淋根本没人管。若说美军过去的飞机和舰船封存还属于比较认真的项目。现在则徒有虚名,和俄罗斯把苏联时代的旧舰队常年放在码头任其朽烂并没有任何区别。因此现在即使习惯了捡美军破烂的某些势力,也不敢要美军退役5年以上的旧舰翻新,因为内部实在是太破,根本无法继续使用。要捡破烂也要捡美军退役在1到2年之内的“热舰”。佩里级等小舰都如此,到了航母级别,更没有听说美军退役后还又重新启封用过那艘老航母。因此包括所有的还没拆除福莱斯特级和小鹰级,甚至现在拆除都没钱拆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目前看来绝没有再次启动的可能。这样美军想达到和维持12艘航母的规模,就必须从现有的尼米兹号开始折腾。但是核动力航母有个很大的不好处就是,核动力系统会随着服役年限的不断积累。

对核反应堆周边的金属和其他物体,产生次生放射效应。也就是说,这种放射性,是不断扩散甚至是传染的。这就像一块钢铁和一块磁铁长期靠在一起,这块钢铁也会逐步磁性越来越强,而这块钢铁还会逐步磁化周边的更远处的其他钢铁。核反应带来的辐射性也与之类似。这就造成核动力船舶,用到45年左右就必须退役,想长期续命船员本身也受不了。在折腾完尼米兹号以后的5年内,就需要至少有2艘以上的福特级进入现役,但是计划本来是很好,唯独当今的福特级却是烂泥一样的上不了墙。这样的状态到2025年以后就相当的尴尬了。不但12艘现役航母的计划规模很难成型。恐怕美弟海军到时候的现役航母总数会首次掉出10艘!
那边此消,这边就彼长。现在兔鹰之间的航母比例是2比11,甚至现有的2艘翘头加起来还不如人家一艘尼米兹来的战力更强。但是不要忽略了一个重大事实,这就是从在建的哪怕常规弹射型号起。长耳朵家的新大船的整体战斗力已经不亚于尼米兹号和其他早期的同型舰,关键就在于长耳朵家的电磁弹射实力实在是太强了!最大45吨,最小可以弹射和拦阻X吨,这简直就是逆天。要知道所有尼米兹的蒸汽弹射和拦阻的调节范围,全部在10吨之内,这和现代化的中压直流弹射系统可以轻松调整一个数量级的吨位实在是不能比。更气人的是,长耳朵甚至连斜角甲板上备份的一套弹射线都取消了,只要3线弹射。当然可能在12万吨以上级别的超大平板上再恢复到4线。首批常电弹备份都不要,就是要告诉对方,我的电弹高度可靠。对比福特级现在弹射超过25吨就浑身哆嗦,你们说气人不!
有人要说,你现在电弹和拦阻全球最好,但是你的隐形舰载机在哪里?其实这个事情不用着急,长耳朵家又不是现在没有隐形战机,也不是没有3代弹射型舰载机的实物,这只是一个选择题,而不是一个无解的题。既然常电弹已经在哪里,还担心有舰无隐形机?再说这里说的是舰本身,因此还是以比舰为主。
美弟家的尼米兹10艘,早就定型,就那个样了。而福特级生产的再多,也就是目前的熊样。福特级是2005年切割的第一块钢板,到第四艘是最近切的钢板,也就是平均3.5年开工一艘 。而现在长耳朵家新开工的平板,已经瞄准福特级;将来的大板,肯定是全面超越福特级。那么开工频率是多快的?其实稍微注意一下就知道。国产货是从2013年开工的第一艘,当然是一艘试水模仿产品。但是2 年后的2015年就开工了第二艘,不过中间有个气变电的过程,但是开工频率是不变的。

此后就是2年开工一艘的速率。这个开工可不是上了船台叫开工,而是从备料就算,或者也可以按照西方切第一块船板开始算,2者不过就是几个月之内的差距。因此现在能看到大模块的所谓新船,实际上至少4年前就已经动工了。因此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到现在总共开工了几艘?按照这个速率,到10年后的2029年就会有至少9艘。到2020年以后,都是双线暴兵,因此从2021年开始算要加倍,这就是2年2艘。这样算下来,未来15年有14新大船是很正常的。马院士早就说过:领先就是领先美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