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起读经典】罗马帝国:不好意思,我点错科技树了……中国:没事,你玩你的

2023-06-18 18:08 作者:夏木斋  | 我要投稿

《国富论》第三篇

不同国家不同的富裕进程

我们国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由秦完成了统一,形成了大一统的庞大帝国。有人说统一的文字语言体系导致了中国在秦之后不再分裂,欧洲在语言上虽然没有完全统一,但同属于拉丁语系的各个欧洲国家语言,其实差异也不太大的,有一点像粤语和普通话的感觉,而且他们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也无法让他们统一。许多学者也做过许多研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综合性的,有文化上的、经济上的、地理位置上的等等,下面我先简单捋一捋,先在脑子里对东西方差异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先来看看中国,话说在遥远的上古时期,众多部落氏族生活在黄河流域,后来黄帝统一部落,首领禅让产生。到后来大禹传位给儿子启,开家天下先河。历夏商周三朝,是封建时期,天子和各级贵族,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和层层分封的封建制,互为表里。后来周天子式微,群雄并起,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进入中央集权的专制阶段,一直到清朝灭亡两千余年,大一统集权一直是主流。


再来看看西方,从早期的希腊城邦到雅典斯巴达,这些国家在欧洲大陆上一直松垮垮的散布着。直到后来罗马一路砍杀,占领了绝大部分欧洲土地,成立了共和国,再发展成罗马帝国,又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476年覆灭,东罗马帝国到1453年,476-1453年是欧洲的黑暗中世纪。罗马帝国曾经横跨欧洲、北非和中东,统治期间长达几个世纪,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最为影响深远的文明之一,对后世的政治、法律、文化和艺术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政体来说,不管是罗马共和国最高权利机构的元老院,还是罗马帝国最高行政权力的皇帝,只是称谓不同,实际权力是一样的,政体都是君主制,但与中国的中央集权政体区别很大,西方的国王或者皇帝和中国的皇帝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从宗教方面来说,西方皇帝需要神权代表教会的加冕,政教分离;而我们从一开始皇帝就是天子,天人合一,没有这个问题困扰。


从地理位置来说,整个罗马帝国分裂后,只有西罗马帝国才是西欧那一块,东罗马帝国更靠近亚洲,然而西罗马帝国476年覆灭后,就没有再形成过统一的国家,就是说欧洲从476年开始就一直处于多个国家分裂的状态。即使今天有人想要撮合欧洲一体化,还弄了个欧元,后面发展出欧盟,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认为其难度和火星殖民差不多。


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生产力进步发展的自然而然的路径,应该是从农业开始的,改良土地扩大收成,然后慢慢的扩散出去,手工业制造业,强大的农业对他们形成哺育,工商制造业分工合作的属性,使得聚集自然发生,慢慢形成城镇,然后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精密,沿着科技树一步步上爬。这个也很好理解,我们也是先吃饱,然后再去追求其他的东西。


可是,为什么西欧却出现了工商业繁荣,农业衰微的景象呢?斯密认为这是人为制度干预的结果。这让我感觉很像进化论里,自然选择生物进化是很慢的,常常需要几百万年,就像上面所说自然路径,也必然是缓慢渐进的。而我们现在搞个大棚培育、转基因等等,发展就很快,几年可能就够了,这就像西欧专门培育工商业,使其迅速发展壮大,我想西方科技的迅速发展也许和这个现象也有一定的关系,毕竟工商业对科技的需求要比农业大得多,同时西欧工商业发达以后反过来对农业进行改造,更是加速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好,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回到476年西罗马时期,由于奴隶起义和外族入侵,西罗马帝国覆灭。我们可以类比战国,群雄割据。此时此刻,谁占有更多土地,就有更多资源,实力也更大。相互之间的混战和讨伐经常发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游戏一直在上演,直到少数家族占有了绝大多数土地,形成固定的头部势力,谁也吃不掉谁,英法德等国家基本上在那时候有了雏形。


这里我们说一下国王(不是皇帝哦)和众多贵族领主的关系。国王只不过是一个更大的领主,并没有像中国皇帝和各种王爷臣子这种紧密的效忠关系。领主在自己的封地上基本是独立的,立法财税自己说了算。只是国王征召时,带着自己兵马去一起打仗。我们用大脚趾都可以想到,这样肯定要出问题呀,钱和兵都自己掌控,做大了肯定会对国王不利呀。事实也是这样,但是国王也没有办法,他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制衡所有的领主,不然国家早就一统了。


这就很尴尬了,不过也正是这种尴尬和制衡,给了工商业发展的契机,我们慢慢聊。


首先,大家相互牵制,都想做大自己的话,必须要占有广袤的土地,如果自己的领土被自己的儿子孙子分得太细,那就是自己实力的大大削弱。嫡长子继承制就维护了这种需要,不过它损害了其他子孙的利益,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非嫡长子的王爷都很乐意,都从大哥或者老子那里分走一块土地,等于说从大哥或者老子那里分走一部分实力,于是瓦解了分封王。在西方,骑士阶层好多不能继承原来爵位的人,就是由于要维护继承人实力的需要导致的。


领主在自己的封地,掌握生杀大权,尽情的压榨佃农和奴隶。后者除了留下生存口粮,所获一切都归领主。而且领主招之必须来,承担各种劳役,甚至女儿出嫁也要领主点头。除了领主的种种剥削,还有国家的一些劳役。农业发展,土地改良,领主忙于扩充地盘和享乐,自然不会上心,佃农和奴隶,累死累活,只是维持生命而已,自然也不愿多付出为别人做嫁衣,而且也没有多余的资源来做这个事情。契机就这样出现了。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居住在城市,靠一门手艺或往来贸易生活,他们就是工匠商人。这些工匠商人早在城邦时期就有了,但是处境前后是不一样的。早期城邦阶段,人人都是自由的,没有什么限制。而到了罗马帝国覆灭前,他们和佃农和奴隶一样也受到地主的剥削。但是,由于商人的特点,他们不固定在土地里,总是在国王或者领主之间,甚至国家之间游走往来,最关键的是手里有钱啊,一方面国王领主需要商人手里的钱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商人需要国王领主的护佑或者为他们提供自由,因此他们通过交人头税等等一些形式,从统治者手中获得了一种特权,豁免了各种奴役和控制,相比奴仆,可以说是自由身了。当然这种权利的获得也不容易,君主也不愿意嘴里的肥肉飞了,我们不去计较细节,总之就是慢慢的这种自由民多了起来。

这些有钱的自由民逐渐聚集起来形成固定的群体或者叫党派,逐渐形成一股独特的力量。工商业的发展要求相对公正自由的市场环境,于是他们筑城防卫,设议会选市长自治,慢慢壮大。


因为国王要防范削弱领主,于是和工商业者就有了共同利益,走到了一起。这就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吧。也就默许了这种力量的存在和发展。


慢慢的,国王和工商业者之间发展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国王的政治支持对于工商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国王可以向商人们授予荣誉和经济特权,给他们封爵、封官,或者给予他们荣誉称号、贵族头衔等,以显示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在商业和金融领域发展。


曾担任过伦敦市长和议会议员等职务的威廉·萨克斯顿,他是一位重要的商人和政治家,就曾被国王詹姆斯一世授予一项特殊的荣誉称号,称他为“伦敦城市的绅士”,以表彰他在商业和政治方面的贡献。


著名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是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商业企业之一。它在早期得到了国王詹姆斯一世的支持和保护,因为他希望通过这个公司来推动英国在印度的贸易和殖民活动。


国王授予东印度公司一系列的特许状,允许该公司在印度建立贸易站点,进行贸易活动,并在英国国内享受税收优惠。


这些特许状使东印度公司得以成为英国商业和金融领域的重要力量,帮助英国在殖民和贸易方面取得巨大的利益。


总之,有王权和领主的制衡,有了生存的土壤,又有了扩大财富和殖民的需要,主动扶持,工商业才逐步发展壮大。不然放在中国集权专制时期,皇帝碾压你还不轻轻松松,而我们古代的各种工艺制造,现今博物馆众多瑰宝,大多是官办的。毛爷爷也写到,我党和红军等等力量,也是因为那时帝国主义和他们的代理人相互忌惮,才在农村山区等边边角角慢慢起来,以致后来星星之火燎原。原理大抵都是一样的吧。


工商业者,制造和贩运,不管你是谁,只要能做成生意,他们就是欢迎的。可以和国王做,可以和领主做,可以和奴隶做,也可以和外国做。利润驱使他们往来不息,不断地把各种材料制作成精美的商品,不断地往来贩运,奢侈品供上层人士享受,同时也对土地和生产有一种反向的促进。


以往工商业不发达的时候,没有那么多奢侈华丽的东西可以享受。领主占有自己领地所有的财物,也无非主要是吃穿用品而已。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领主去封臣那里收税,都是拖家带口,去吃,吃住一些日子,就算收税了。然后再前往下一个地方,多余的要么储存,要么赏给仆役下人。现在工商业发达了,各种精美的奢侈品都有了,领主有了财富当然想换成这些东西自己独自享受,这也是人的天性,好东西我自己消受当然最好。


于是积累的财富就更多的来满足各种享受,而不是如以往那样分给其他人。欲望是无穷的,对财富的需求也是无穷的。此时供养那么多人,获取财富,就不如我独占。于是奴仆越来越少,再配合承认国王颁布的长租地的法令,间接使佃农也获得了自由身。领主用自己的欲望亲手埋葬了自己曾经拥有的生杀剥削大权。


习惯风俗的历史远远长于习惯法,长于成文法。成文法好立,习惯观念却不是那么好打破的,这方面只需要看今日印度,三哥尤为典型。因为风俗历史,财产制度,领主取得了对其他人的统治权,想凭借法律就拿掉这种统治权,很难很难。最终还是自己的观念利益享受,潜移默化中自己交出了权力。于是亚当斯密感叹到:


对于公众幸福,这真是一种极重要的革命,但完成这种革命的,却是两个全然不顾公众幸福的阶级。满足幼稚的虚荣心,是大领主的唯一动机。至若商人工匠,虽不像那么可笑,但他们也只知道为一己的利益。他们所求的,只是到有一个钱可赚的地方去赚一个钱······他们对于这次革命,却是始终未曾了解,亦未预先看到啊。


于是欧洲工商业的发展,做了农业改良的原因,可以说是重商主义。而我们此前则是重农主义,因为环境决然不同。统一而集权的王朝,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共同的基座是千万万人民。


这又让我想到,想大富巨富已经很不容易,想贵更难,不但是对自身的要求,还有外部环境。冰山一角,水底下的才是更大的恐怖。

【一起读经典】罗马帝国:不好意思,我点错科技树了……中国:没事,你玩你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