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声调与变调

2023-08-31 12:11 作者:星天娃国际中文  | 我要投稿

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教学一直都是一个重点,因为无论是初级汉语还是高级汉语的学习者,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声调问题。

1.声调

普通话共有四种声调,音高分为5级(1最低,5最高),每种声调都有固定的调值。

①阴平(一声)是高平调,调值55。

②阳平(二声)是中升调,调值为35。

③上声(三声)是降升调,调值为214。

④去声(四声)是全降调,调值为51。

普通话调值五度标记图

2.上声的变调

在连续的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与单独发音时的调值不同,这种声调的变化即为变调。

上声音节单念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上声的其他变调规则如下:

01、两个上声连读

上声+上声→阳平+上声

如:“水果”、“雨水”等。

上声+非上声→半上+非上声

上声字后紧跟非上声字时,只读原调值的一半,先略降,然后读成低平调,成为[211](通常标为[21]),也就是“半上”。如:“北京”、“海洋”、等词中,第一个字的调值都是[21]。

“上声+轻声”需分情况讨论

A.上声+(非上声的)轻声→半上+轻声

如:“打·听”、“老·实”、“本·事”等。(汉字前打黑点表示轻声字)

B. 上声+(上声的)轻声→阳平+轻声

如:“打·扫”、“老·虎”等。

C. 上声+(上声的)轻声→半上+轻声

如果轻声字是后缀“子”字或亲属称谓中上声字的重叠,那么前一个字不读阳平,而读半上。

如:“椅·子”、“本·子”和“奶·奶”、“姐·姐”。此外,还有少数口语轻声词也适用这条规律,如“耳·朵”、“宝·宝”等。

02、三个上声连读

按词的内部结构和语义关系一般有两种变调形式:

上声+上声+上声→阳平+阳平+上声

如:“展览馆”等。

半上+(阳平+上声)

如:“土产品”等。

03、三个以上的上声连读

连着念的上声字不止三个,要根据语法结构和语义紧密度分出语义停顿,由此确定出语义段,再根据上述规律进行变调。

如:“买把/雨伞”→(阳平+半上)+(阳平+上声)。

3.“一”、“不”的变调

01、“一”的变调

单念/词句末/序数/人名:读阴平

单念:数字“一”。

作词句末尾:统一、唯一。

序数:1楼。

人名:张一山。

在去声前,读阳平

如:一个、一万、一样。

在非去声前:读去声

如:一只、一条、一尺。

02、“不”的变调

单念/词句末/非去声之前:读去声

单念:不!

词句末尾:我就不!

非去声之前:不好

在去声前:读阳平

如:不是、不去、不要。

4.形容词重叠式变调

0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时

第二个音节可以读成阴平,也可以不变,并且第二个音节往往会儿化。

“好好儿的”:可以读成hǎo hāor de

“远远儿的”:可以读成yuǎn yuār de

02、AB式形容词重叠为AABB式时

后两个音节可以读成阴平,也可以不变。

“马马虎虎”:可以读成mǎ mǎ hū hū

“痛痛快快”:可以读成tòng tòng kuāi kuāi

5.“七“、“八”的变调

01、在去声前

可以读为阳平,也可以不变。

“七月”:可以读为qí yuè。

“八月”:可以读为bá yuè。

不同于“一”、“不”变调的是,“一”、“不”变调是强制性的非自由变调,而“七”、“八”变调不是强制的,属于自由变调。

6.练一练

杰克:你好!

小姐:哟,您会说汉语?

杰克:我会说一点儿。

小姐:先生想买什么?

杰克:我想买点儿水果。这个苹果多少钱?

小姐:五块一斤。

杰克:太贵了!能不能便宜一点儿?四块,可以吗?

小姐:可以。您还要买什么?

杰克:不要了,谢谢!

问:“一点儿”中的“一”调值是(    )。

A.55   B.35

C.51   D.214

问:“不要了”中的“不”调值是(    )。

A.55   B.35

C.51   D.214

问:“水果”一词的调值是(    )。

A.214+214   B.35+214

C.55+214   D.51+214

答案:C B B

只要掌握了变调的规律,

汉语的变调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扫码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声调与变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