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读《景观社会》第六章:第147段

第147段
The time of production - commodified time - is an infinite accumulation of equivalent intervals. It is irreversible time made abstract, in which each segment need only demonstrate by the clock its purely quantitative equality with all the others. It has no reality apart from its exchangeability.Under the social reign of commodified time, "time is everything,man is nothing; he is at most the carcass of time" ( 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 ). This devalued time is the complete opposite of time as "terrain of human development."
生产领域中的时间——商品化的时间——是无限度的等价的时间间隔的庞大堆积。
这个accumulation我就不理解为一种对于“积累活动”的名词性的指称了,不然会显得这句话很奇怪,怎么这个商品化的时间成了一种积累运动了呢。是时间本身像商品一样积累起来了,而不是有什么别的东西通过商品被积累起来了。当然我还顺便小小地借鉴了一下《资本论》的句式。
有人可能要说了,说你顾永琳是乱写的,我可不是乱写的,我是有备而来。英译本第一段里就是使用了这个句式,在那里被使用的字眼正是accumulation。
生产活动需要时间,这不是仅仅说一个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另外这也是说商品的交换价值就在于凝结在其中的抽象的无差别的劳动,而在特定时代表现为某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量上的差别。至于它们的质上面的差别,则被视为抽象地无差别的状态。
而这正是“商品”的特征,或者说纯粹的商品,就是在一个具体现实的商品之上减去其一切的与使用价值有关的物质承担者的部分以后,所剩下来的东西(是不是特别像对于“主体”的定义?把一个人所有规定性都去除以后,那里就剩下一个主体了)。本来成为两个而不是一个的任何商品,在交换时也会被视为无差别的。彼此之间就是等价的。
所以说这些时间间隔之间是等价的。
这是抽象化了的不可逆时间,它的每个部分彼此之间此时在时钟上仅能被表现为量上的等价性。
这个“抽象”,就是我在上一句讲解中为了理解纯粹商品而对具体商品所做的那个“抽象”行为,即忽略内在的质维度以后再来看一个存在者剩下的东西。
“不可逆时间”具体的讲解要参考第五章的内容,虽然说我自己已经有年头没有重温这个部分了。这里就简单讲一下,不可逆就意味着这样的时间的不同的部分之间彼此是有内在的差异的,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差异是无法被消除的。这就是质的差异了,因此“不可逆时间”就是一个内部不断发生质变的时间,是活的绵延。
可是商品化的时间已经把这个内部的质的丰富性全部抽象掉了,此时只有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替代的部分了,也就是时间在长度上的相等性。也就是那表现为彼此相等的每一秒(你们当然可以用别的单位和别的数字进行组合)。
我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不可逆时间(即被德波视为真实的、有内在生命力的时间运动)并非只有质的层面,恰恰是因为它也有量上的等价性(或者至少是这种潜能),所以它才能够被抽象。但是这并非无法挽回的改造或者说破坏,时间本身没有被杀死。生命就是能够在它的它者中继续保持存在的东西。
它的现实性就在于其可交换性。
因为被抽象了,所以说不可交换的差异已经没有了,所以说现在这种时间的现实性就是可交换的部分了,即“可交换性”。
在商品化的时间对社会的统治下,“时间就是一切,人不算什么;人至多不过是时间的体现。”(《哲学的贫困》)
出处我先放张图:

这段话依旧是对于上文的补充或者是强调,以引经据典的方式论证。另一方面也是开始把时间的问题和人联系起来。
这种变了味的时间,对立于作为“人类发展运动开展的领域”的时间。
这个“devalued”本意是“贬值”,但是我认为仅仅一个贬值就是体现了量变,可是在这里要表示的是时间发生了质上的异化,所以我还是换了一个更加日常化但是减少了误解可能的说法。尽管那看起来可能不太专业,或者说犊子装得没那么大了。
“人类发展运动开展”的地方,就是不可逆时间。在那里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完全倒退回去的,但是现在这种时间、或者说这种对时间的观念里,就有可能埋下这样的隐患。即活在商品化时间里的人会认为真正的历史不再有发展,甚至可以原样倒退。在最微观的层面上,一个人可以在今天消费和昨天一样的商品,尽管它们是两个,但是却被视作同一个。两天面对一样的东西,并没有任何变化被察觉到。很多人的生命就在这样的每日重复中度过了,他们可能一生就只真实地经历了一天的内容,然后这一天还是被抽去了活生生生命的。
题外话
我的翻译水准肯定是又下降了,果然是老不中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