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试攻略丨考研英语复习前,你需要先明确哪两点?

2020-03-28 21:23 作者:苏世考研  | 我要投稿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严禁转载和抄袭,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 写在前面的话 /


本文为考研英语学习系列分享第一期。文章作者为北大硕士毕业学长,考研英语一80+,考研英语经验分享帮助过近万名学弟学妹英语学习。

考研英语一直被视为不好拿分的科目,在各专业考研中,因为英语未过单科线者比比皆是。为帮助读者加强考研英语的学习,小编邀请学长进行多期关于考研英语的学习分享,本期介绍的内容是学长讲述做经验分享的初衷,对考研英语整体的介绍,以及复习的指导思想。之后还考虑邀请他做“考研英语”的分享讲座。

本文次系列分享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考生的立场来分析如何复习考研英语,文中提到的考研方法不一定适用所有人。而且考高分也不只有我这一套方法,我在此只是抛砖引玉,提供某一种思路,当然也必定是我笃信无疑的方法。

我一般会自称为学渣,是因为本科期间没好好学习,挂科比较多,先后挂了10科,排名专业垫底。而且CET-4 499分,CET-6也只有434分,英语基础一般。

但考研还不错,400+总分,英语80+上岸北大计算机,我的逆袭之路,并不容易,也走了很多弯路,现在将自己英语复习中的经验,和盘托出,以飨阅者!

为什么写考研英语系列文章?

每次我在分享复习经验的时候,总有学弟学妹问到:

“学长,你的英语一是怎么复习的?怎么考这么好?”
“学长,能给我的英语复习提供一些建议吗?”

其实我自己的英语水平并不见得有多高,只是会考罢了。每次经验分享讲座,来给学弟学妹讲讲我的复习经验,但因为我是计算机专业的,每次又不敢花太多时间来讲英语,所以时间不够用,很多想说的点都漏掉了。经过研究生学习的沉淀,我干脆把我英语复习的经验整理成文章,供学弟学妹们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实质的帮助。

考研英语作为一门不好拿分的科目,相信大家都为此发愁。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复习方法会让你事半功倍,而一个坏的方法则会让你事倍功半:所以方法显得特别重要。而不同的复习方法,其背后是有相应的理论在支撑。那么对于考研英语的复习,我们的指导理论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以下两点特别重要。

第一,考研英语的定位。

我们知道考研一般是四场考试,两门公共课,两门业务课,公共课满分是100分,能考70分就是个优秀的水平,业务课满分150分,至少考上120分才算不错。优秀占比,前者是总分的0.7,后者是0.8,所以对我们来说英语和政治想考高分,是比业务课要难的。在优秀的基础之上,前者如果想从70分提高到80分,那和后者从120分提高到140分的难度相差无几。所以我们就可以发现,对于满分只有业务课的2/3的英语来讲,想通过它来提高考研总分,是一件性价比不高的事。

而对于我们的考研来讲,拼的就是时间和效率,那我们复习的宗旨和原则必定是去做性价比高的事。所以我们可以叫业务课为正课,公共课为副课。对于正课,你需要去花比较多的时间去复习,因为它内容多难度大,也好拿分;对于副课,它的内容少难度低(都能做),但是并不好拿分,所以可以花更少一点的时间。因此对于英语,我们知道它是一门副课,要花比正课少的时间去复习。

第二,自己的英语水平。

是的,这个很重要。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他们复习起点不一样。譬如一个单词量大的学生,可能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记单词;或者一个语法知识掌握牢固的学生,不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学习长难句,而他照样也能做到阅读无障碍。

每个人对自己的英语基础,都应该有一个主观的了解,我们应该在了解自己基础之后,再去制定复习计划。不然你制定的计划无参考、不合理,导致复习效率低,复习性性价比低。那么除了自己主观的感觉之外,我们有没有量化的指标去衡量自己的英语水平呢?

当然有,你的CET-4/6成绩,IELTS/TOEFL成绩,本科的英语考试成绩,再远一点,甚至高考英语成绩,这些都可以拿来做参考。考虑到参考指标的普遍性与时效性,我在这篇文章里就拿CET-4/6的成绩来做说明。为了方便起见,我将英语水平划为3个等级,CET-4 425分以下为较差,CET-4 425分以上且CET-6 568分以下的为一般,CET-6 568分以上为优秀。

我的英语复习系列文章中,主要针对的是英语水平一般的情况。即讨论的是对于英语水平一般的人,考研的时候应该如何高性价比拿高分,当然英语水平较差的童鞋这里有些方法也适用,不过英语优秀的童鞋仅供参考。

对于考生自己来讲,大部分童鞋其实知道这两点,但问题是他们即使知道,也并没有在复习的时候将这两点考虑进去,或者并不知道怎么考虑进去。

第三,在明确两点之后,我们再慢慢总结出考研复习的总体指导思想。

对于外部来讲,各式各样的辅导资料,专题辅导的培训老师,以及分享各种视频课的小伙伴,都在给我们营造这样一种氛围——考研英语内容广泛且难度很大,各个题型章法不一需单项训练,他们恨不得将单词、长难句、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作文拆分为7个完整的科目来复习,尽管单词和长难句这两项,并没有单独地作为一个题型来考察,但被认定为考研英语基础的它们,却被所有人极度重视,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辅导老师和辅导资料,也都不遗余力地在这方面做了巨大的投入。

但我们想一想,我们需要这样去做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如先看一看考研产业链的商家和考生,这两者的不同目标。对于商家,他们的宗旨只有一个——利润最大化,所以他们分工越细,越将不同题型单独处理,分配到英语的辅导老师越多,那你需要报的补习班越多,买的资料书也就越多,他们的利润也就越大。而考生的目标是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我们需要如此大规模地差异化每个题型吗?需要在每一种题型上消耗大量的时间吗?

考研不等同于学知识,考研只是为了拿高分,复习的广度和深度没有那么重要,再完善一点说,考研是在高效率地复习以拿取高分。我不否认,每个题型都不一样,都需要针对其套路想出某种特定的应对之策,而且我认为这也是必需的,但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些他们的共性呢?或者有没有哪一种知识点或英语能力,是这几种题型都需要的?如果有,那我们在这些共同需要的能力上,多花点时间培养、多花点时间钻研,不就能提高整体的做题能力了吗?不就可以提高考研英语的复习效率了吗?

所以归根到底,我们就是要在承认各题型差异性的前提下,以减弱差异性,寻求更多的共性能力,来节约复习的时间。这种共性能力一定要是至关重要的那种能力,它的高低有无要能对考分有很大的影响,不能是那种可有可无有的能力。

这种共性能力存在吗?当然存在!这种能力老生常谈、司空见惯,大家对此并不陌生。我的中学老师曾对它反复强调;很多培训班也曾将此奉为圭臬,如盛极一时的李阳疯狂英语。这种能力其实就是语感。对,就是它!是学习语言必备的能力,是我们在小初高的时候训练很多的能力。

之前,老师半强制性地带着我们训练,但是在上大学后,学校对学生的管束少了。不用说早自习这种朗读的课堂没有了,就连其他日常的英语训练,也降低了要求,或者干脆取消了。失去了学校的管束,我们的自我约束能力没培养起来(问问你们自己,有多少人CET-4/6是裸考的),自然就慢慢地中断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再加上考研英语不考听力,也不考口语,所以都以为只需要看看文字做做题就行。

听说读写四种训练只执行了最后一种,对于写有重大帮助的读,它的训练则没有去执行,这样会导致语感的重大缺失。而不管是完型、阅读还是新题型,语感的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有语感,文章自然感觉亲切,读起来特别顺畅,不管是将文章的某个单词挖掉,还是猜测某个生单词含义,还是打乱自然段的顺序,你都能大致读懂文章、理清文章脉络、明白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所以我们考研英语的复习,就应该是在差异化复习各题型的基础之上,再去培养它们共同需要的语感能力。

这也是我本人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出来的规律,利用这套规律来制定的复习方法行之有效,在我的基础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成功地让我的高考和考研都拿到了高分。

那么,有了这个思想,我们应该怎么去准备呢?具体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们后边细谈。



往期精彩

你好,我是苏世学社,请多多关照!

复试攻略丨如果考研视频复试,请“抄作业”!

软微各专业复试系列公益讲座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20计算机复试分享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20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复试分享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20集成电通复试分享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20金科复试分享第一弹之通识课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20金科复试分享第二弹之投资学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20金科复试第三弹财会公司理财

软微各专业初试系列公益讲座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计算机初试400+学长分享心得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金科初试前10学长分享备考经验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CAT两位大神分享初试独家经验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集成学长分享初试攻略



初试攻略丨考研英语复习前,你需要先明确哪两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