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始背叛美国,离不开中国,朔尔茨醒悟之后,为欧洲上了一课
近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开启上任以来首次访华之旅,还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欧洲国家领导人首次访华,这也是二十大闭幕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这三个首次,足以证明朔尔茨的访华意义非常特殊而且重大。
朔尔茨的访华为什么会开创这样的三个首次呢?这背后必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看了朔尔茨访华的报道,其实更让我感受深刻的是:没想到,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战败国,而且还在继续走向更大的失败。而德国,却是俄乌战争的最大受害国。
德英两国是二战的主角,开战的前半场,主要是英法两国对抗德国,当时的美国无论英国怎么哀求,就是不进场参战,而且还宣布中立不站队,忙着与交战双方做生意大发战争横财。直到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才被迫加入同盟国正式参战。
到了1945年4月,苏军攻占德国首都柏林。5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成为二战最主要的战败国。
但二战的结果真正并且最大的战败国是谁呢?不是德国,也不是日本,而是战胜国之一的英国。二战前英国的版图有多大?在全球共有近50个殖民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不落帝国”。但今天的英国呢?连本岛北部的苏格兰和西部的威尔士都在闹独立了。
我们再把视线放到德国。这个二战的战败国,被美苏瓜分控制的西德和东德,终于在东欧剧变中,于1990年10月重新统一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统一后的德国,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在默克尔从2005年开始执政的16年时间里,德国不仅发展更为迅速,再次超越英国,成为欧洲第一强国,逐渐取代英国在欧洲的影响力,经济实力超越了二战战胜国英国和法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体,位居世界第四。成为欧盟实际上的主导国,是欧盟三驾马车中的“领头马”,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这个期间,德国也逐渐摆脱了美国控制,树立了独立的外交政策。美国为此极为恼怒,甚至闹到特朗普拒绝与默克尔握手的程度。
但没想到,默克尔退休,朔尔茨上任后,德国重新开启了紧跟美国的节奏。朔尔茨对美国总统拜登几乎是亦步亦趋,开始把德国乃至欧洲带入危机泥潭。
尤其是,朔尔茨面对美国挑起俄乌冲突与在俄乌冲突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几乎完全是紧紧跟随的政策。但朔尔茨万万想不到,俄乌战争打到今天,德国却成了最大的受害国。
俄乌战争爆发后,德国紧跟美国对俄罗斯采取“毁灭性制裁”,结果是导致自己乃至欧洲被“毁灭性自裁”。能源危机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了电价大幅攀升,生产及生活成本急剧增高,所有领域的经济数据全都表现为衰退数据。德国现在的情况是全国上下一片怨声载道。朔尔茨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和危机。他必须寻找出路,拯救德国,也拯救自己。这就是朔尔茨主动请求访华的动因。
当然,德国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北溪管道被炸毁,我想朔尔茨对于是谁干的心知肚明,只是不想挑破而已。访华,并坚决反对美国怂恿的“与中国脱钩”,这也许是朔尔茨决定摆脱美国控制的一种态度和立场宣示。
朔尔茨也应该已经从英国的悲剧乃至两个月换了3任首相的悲剧中,看清楚了英国悲剧的缘由,就是一切听命于美国的结果。应该说,无论之前的朔尔茨有多么亲美,但今天的朔尔茨,已经开始清醒过来。
朔尔茨此时访华非常明智,他开启的不仅是三个首次,更是在拯救德国,设法止住已经出现的衰落势头。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朔尔茨终于醒悟,意识到了美国不仅不会帮德国,反而只会谋害德国。能救德国乃至欧盟的国家,只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