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心理调适系列之:竞争让人紧张不安,竞赛让人轻松愉快
一个高二的男孩子,他学习很好,也很听话,老师和家长都很喜欢他。但是,他突然不上学了,早上叫不起来了,死活都叫不起来,一直睡到10点钟才磨磨蹭蹭起来。
父母还以为他身体不舒服,父母说:你哪里不舒服给你到医院去看一下,他说:没有不舒服,不想去学校了。
父母一下子着急了,我们很多省份把高考看得很神圣,山东省的普通教育那简直是可怕的,几乎是把孩子往死里逼的,山东省不到1亿人口,每一年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不下1万个,这是我最保守的估计。我了解山东的情况,每年光在我这治疗的就有相当多的孩子。
孩子说:我害怕,我不想上学了,我到学校里难受得不得了。父母问:怎么个难受法?说不出来,反正就是难受,你给我找一个培训班,我到培训班里去学习去。父母没有办法,只有给他找了一个培训班。
父母到学校里问老师,老师说:好着呢,没看出什么不正常,就是考试成绩比以前差了一点,原先是前五名,现在是前十名,这次考试考了个第八。
不接受第八,只接受前五名。你看这是什么脑子?第八名和第五名有什么区别的,这就是孩子缺乏变通能力。这就是孩子内心太脆弱了,脆弱的只能接受前5名,不能接受第8名。能接受最后一名,考到倒数第一还没有任何反应的,要么是傻子,要么是英雄!
他不去了,他不接受这个第八名,他觉得这第8名是耻辱,是他不能面对的坏的考试结果。
父母就把他放到一个别人办的课外辅导中心,结果在辅导班里边,老师带着好几个孩子,老师就说:你的反应咋这么慢呀。就这句话,辅导班也不去了,回来了。你看脆弱到什么程度了,一句话就承受不了了。
如果是我,我就会对老师说:我怎么反应慢?你怎么看我反应慢,你让他把问题说清楚。如果老师说得有道理,你说:慢工出细活,笨鸟先飞,龟兔赛跑,快有快的好处,慢有慢的好处,我这个人对知识是精加工的,所以速度比较慢一点。
而他就失去了解释能力,他的脑子是个矮登登,转不了弯了,又回来了,回来以后情绪非常低落,也不学习了。父母特别着急,一看这已经上高二了,明年就上高三了,都不学习了怎么办呢?
他自己也很着急,但是他有两种矛盾心理:一种心理就是:我要最好最好,另一种心理是:我好不了了,我又接受不了。自己把自己往绝路上逼的。
绝路都是自己逼的,没有人把你逼到绝路上去。我当年在上高一的时候,我学习也不怎么样,我跟班主任关系也不好。班主任把我从教室往外赶,我说:我不出去。他说滚,我说我不滚,我凭什么滚,党和人民给我的学习权利你凭什么要让我滚蛋?我不滚。
他就过来,把我往外拽,我就抱着桌子腿,脚抻在地上,我不走,我不走,你有本事把我拉出去,他拉也拉不动。
一句话,你就跑回家了,那么长大了怎么去适应社会,你不是玻璃心,你根本就不如玻璃。这是父母教育的失败,把孩子教育成这个样子了,学霸又能怎么样,如果学霸是玻璃心,这个学霸没前途。不是进精神病院,就是进坟墓、进殡仪馆,刚勇的心才是重要的!
然后我就详细了解这孩子的情况,他父母说:这个孩子很要强。(你有一颗要强的心,却没有一颗坚强的心,那要强对你来说就是威胁,就是祸患)。他特别喜欢跟别人竞争,跟别人攀比。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左脑是个体脑,右脑是群体脑,左脑是竞争的,右脑是合作的。如果你把别人看成竞争的对手,你的心态就完了。
假如你超越了别人,你心里想的是:嘿,看看你这个样子,看看你这个怂包,你就会嘲笑别人,你就会自高自大,你就会骄傲起来;如果别人把你压倒了,你就会充满恐惧,你内在的平衡就被打破了,所以我们反对竞争,你只要把自己置于竞争的态势,不管为什么东西竞争,你都高兴,你的心态就一塌糊涂,心态就坏了。
竞争是紧张的,竞争是激烈的,竞争是你死我活的,要把竞争关系变成合作关系,变成竞赛的关系。竞争里没有爱,而合作和竞赛是愉快的是友好的,所以我们说友好竞赛,没有友好竞争。
再举一个例子,当我们和别人打牌的时候,以玩的心态去打,大家都很愉快。当年我当时在宣传部门工作的时候,我们单位一个吉林的小伙子和另外一个当过兵的本地人打牌,那个当兵的是我们技术部的,这个吉林人是我们的播音员。
过年我们几个在值班没事干,我们就在打牌。两个人打牌的时候打起来了,先是这个吉林人“啪”把牌甩了,因为对方把牌出错了,他连输了两把,他不愿意了,结果他一甩,那个技术部的人也不愿意了,两个人突然之间打起来了,那就是把打牌看成是竞争了。
当你把它看成竞争,你一定就是有压力的,你一定就是投入了你的情感,你的心态一定就很糟糕。如果是竞赛,玩嘛,打牌目的就是玩嘛,输赢我也无所谓,只要大家开心就行了,你就是放松的,你根本不可能紧张。即使不好的结果你也很愉快,因为本来就是为了玩嘛,你如果抱着个竞争的目的,你要是打输了,你愤愤不平。打赢了,你沾沾自喜。
所以,我们和别人的关系永远不要是一种竞争关系,应该是一种友好的竞赛关系,竞赛关系才是对的,竞争关系是不对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伟大的话,这一句伟大的话不知胜过了多少皇帝对人类历史的贡献,因为这是一种智慧的贡献。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王国荣,心理学家,独立学者,作家,中国整体心理疗法的创立者、中国循证心理疗法第一人。曾任心理医生杂志社首席学术顾问,上海博爱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是中国国内最有实力与天赋的心理学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专著,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数百所大学列为馆藏图书,《50 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获中国高等院校出版社联盟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人生最重要的 10 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荣获最受读者欢迎专业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