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青环线自驾旅游第九站 天空之镜 茶卡盐湖

尕海国家湿地公园游览结束大概上午十一点多,按计划当日还有一站“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导航显示距离茶卡盐湖还有近二百公里,中间途径海西蒙古族自治州乌兰蒙古族自治县。于是驾车一百公里先到乌兰县城干饭。 这是一个蒙古族自治县,县城不大,整洁漂亮。民族以汉、蒙族为主,藏、回、土、撒拉等二十个民族共同生活,全县人口仅3.7万。 乌兰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的边缘地带,地势由西北到东南缓降,和州府德令哈市比,海拔更低一点,四周山地,中部比较缓平,以沙漠和盐湖为主,北临祁连山,东去不远是青海湖。 乌兰县下辖四个乡镇,著名的“中国天空之镜”茶卡盐湖,就处在茶卡镇上。 乌兰县城到茶卡盐湖八九十公里,一条路是德茶高速公路,一条是县道,从导航看距离都差不多,只是县道更费时一些。从县城向东南方向出发,开始还是绿洲和村镇,继续前行越来越荒凉,路也变窄,自然环境愈加原始,慢慢变成不太高的山地。再后来就荒无人烟了,中途只有两辆对面来车,但我以为比起走高速公路的单调,这个有意思多了。 行约七十公里,发现地貌从矮山慢慢变得平坦了。等穿过京藏铁路和京藏高速公路下的通道,眼前就豁然开朗了,水天一色的茶卡盐湖已经横在面前,此处应到了湖西。然而看到湖面,真正到景区大门口还得绕止湖北面,大概还要十多公里,顺着盐湖西侧宽阔平坦的京藏高速公路,顺利到达茶卡镇。 茶卡是藏语,意为盐湖,茶卡镇也因为茶卡盐湖得名,镇子建设的很漂亮,街道边有不少酒店饭店。01年那时路过只是一个很小的镇子,那时候的盐湖只有国营的盐场,生产著名的青海大青盐。二十多来年,当地也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经济尤其畜牧业得到很好的发展,茶卡的牛羊肉享有盛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政府和盐场也在原来盐业生产基础上开发了旅游,并不断改善旅游条件。加上茶卡盐湖“中国天空之镜”的旅游宣传,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这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逢旅游旺季总是人满为患。 茶卡是柴达木盆地的东大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古时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站点。东距西宁300公里,西距德令哈约200公里,平均海拔约3000米(德令哈3800米)。 进入景区首先是一个超大的停车场,一眼就看到外形特别的游客服务中心,似《流浪地球》里外星人基地般超级魔幻。门票也超贵,而且从这个位置到老的景区门口,还得另外坐十来分钟的大巴。然后步行约一站路才能到验票处。午后的强太阳光、紫外线晒得皮肤冒油,针刺般疼。不得不佩服这些旅游经营者,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瞅着游客的腰包,恨不能把售票处放在几十公里外,不经三叩九拜还真看不到真神! 过了检票处,又得坐景区小火车才能到盐湖边,不坐又要徒步好几公里,背着大包小包,真的不容易。不过步行也有好处,边走边拍照,可以拍到当年国营盐场的大礼堂等工业遗迹 真正走到湖滨已经人困马乏了,先经过一个广场:用湖盐堆集的一座雪山、几组盐雕,当年拉湖盐的小火车现在改成拉游客。伴随小火车的笛声、哐当声,沿着铁轨蹒跚一两公里,才能到盐湖核心景区。 茶卡盐湖湖面105平方公里,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盛产大青盐,其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据说盐湖中的盐可供全国十亿人吃七十五年。尤其日本福岛核电站污染海水后,大青盐(湖盐)更受消费者的青睐了。 茶卡盐湖四周雪山环绕,平静的湖面呈翡翠色,太阳光线下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天空的景色,所以有“中国天空之镜”的美誉。 尽管体力消耗快到极限,但盐湖姿态妩媚,气象万千,尤其下午四五点,湖面童话般的风景,还是挺吸引人的。因为盐池平坦,湖水仅仅没过脚面,游人一般喜欢脱鞋下水,尤其爱拍照的女士,搭配各种色彩斑斓的服装和饰品,摆出各种婀娜的姿势,留下美丽动人的瞬间,纵使人困马乏心里依然都是美滋滋的... 茶卡盐湖为4A级景区,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生必去的五十五个地方之一。
尕海、乌兰县、茶卡镇、茶卡盐湖所处位
从乌兰走县道到京藏高速再到茶卡盐湖
乌兰县卫星地图
乌兰县、茶卡盐湖位置
中国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从乌兰到茶卡盐湖
魔幻的游客服务中心
茶卡大青盐
盐场大礼堂
盐场大礼堂
景区小火车
湖滨广场
景区小火车
深入湖心的道路
深入湖心的道路
茶卡盐湖-天空之镜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摄影的天堂
湖盐堆积的雪山与远方的山脉相映成趣
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优美的风景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绚丽的色彩
神奇的大青盐湖盐
天空之镜 茶卡盐湖
水天相接
大青盐盐场
茶卡盐湖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