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试讲稿《神州音韵》

2023-04-21 22:05 作者:并不想发弹幕Zz  | 我要投稿

文章来源:易公教育 神州音韵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2、欣赏《火把节》《蝉虫歌》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西南地区彝族的民间音乐,感受这个民族的音乐特色。 2、欣赏彝族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了解混声合唱的一般知识。 3、初步了解民族调式,了解民歌风格;在聆听彝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情感及音乐特点;通过欣赏《蝉虫歌》,感受侗族大歌的演唱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能够了解彝族的民族音乐色。  2、了解民歌风格及民族调式。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同学们好!请看一段视频资料(彝族火把节),说说:  1、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  2、他们在庆祝什么节日?  二、彝族和彝族音乐 1、(讲授)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 2、彝族音乐丰富多彩,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塑造了一位美丽、勇敢、坚贞的撒尼姑娘的形象。(出示 课件,简单介绍)  3、彝族的民间乐器有30余种,流传最广的有无膜短笛、葫芦笙、三弦、月琴,以及巴乌、马布和口弦等(出示课件)  三、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1、做于1953年,1954年由中央民族歌舞团及中央歌舞团相继演出,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这首歌获得了金质奖章。 2、仔细聆听这首歌曲,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    (3)歌曲表达了彝族人民怎样的心情。 3、进一步欣赏,加深理解。这是一首混声合唱曲,在演唱过程中,有女声领唱参与其中。歌曲可分两大部分: (一)、三个乐段(A、B、B1),A----女高音声部呈现,男高音声部予以重复;B女声领唱,而后混声合唱予以呼应;B1是第二乐段的变化重复。(二)、第二部分基本与第一部分相同,但第一乐段有所减缩,后面又加了一段尾声。在这一部分里进一步展示了彝族人民幸福生活的景象,也进一步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美好未来、对伟大祖国的衷心祝福。 四、欣赏《火把节》 1、彝族有崇拜火的习俗,认为火能净化万事万物。火,也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都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二十五举行。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尽情地唱歌、跳舞、赛马、摔跤。到了夜晚,人们手持火把在田间地头转圈,载歌载舞。  2、作品介绍 《火把节》选自交响组曲《云南音诗》的第四乐章。作者采用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调加以交响手法的发展,写成这部包括四个乐章的风俗性交响套曲。第一乐章“茶林春雨”。第二乐章“山寨路上”。第三乐章“夜歌”。第四乐章“火把节”。《火把节》表现了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盛大欢腾景象。   3、请同学们聆听音乐,边听边思考:  ●这段音乐的音乐情绪是什么?  欢腾热烈   ●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盛大欢腾景象,在全民族的节日里,身穿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们狂欢歌舞,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赞颂和信心。 过度语:好的,感受了彝族盛大的节日火把节,那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大家听看看这个音乐有什么不同。 五、欣赏《蝉虫歌》 1、音乐知识 师:同学们,刚刚大家一起观看的视频音乐是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2009年,侗族大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2、想一想 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思考:  ●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女生合唱) ●歌词有什么特点?  歌词较短,衬词部分是歌的主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领略到民歌的博大精深,通过探究我们了解到民歌是音乐的源头活水,是一切音乐创作的基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坚信,民歌随着时代的步伐会走得更潇洒,步履更轻盈,更加繁荣昌盛,根深叶茂,希望同学们会喜欢民歌,让民歌永远流淌在大家的心中!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试讲稿《神州音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