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圈正义》摘抄——何谓榜样

何谓榜样
纪念一只越狱未遂鹦鹉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经典对白让我泪流满面: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何谓榜样
让幸福持续的唯一方法就是以感恩的心、谦卑的心接受一切成功与失败。
但是,你唯一不能感谢的就是你自己。如果你认为是你自己的才干、智慧让你获得了成功,那你注定不会幸福。因为这样的你在成功时,你会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在得意中自我毁灭;在失败时,你会自怨自艾、愤怒嫉妒,甚至自寻短见。
真正的榜样不在这台上,它在我们的内心,也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良知。
狂人罗大拿的故事
在罗素的自传中,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活着,有三个动力: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尽管罗素热爱民众,并为他们的苦难而痛苦,但他依旧远离他们,因为他身上有贵族气质,同普通人缺乏联系。罗素养尊处优惯了,很少有比罗素更远离社会现实的人,他几乎不会操作最简单的机器装置,也不会从事任何日常事务,即便再娇生惯养的人也不可能像罗素那样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他爱喝茶,却不会煮茶,当他的第三任妻子皮特不得不外出时,她要在厨房的石板上留言,告诉罗素如何烧水煮茶:“提起炊具上的衬垫,把壶放到加热板上,然后等水开,然后把水从水壶倒在茶壶里。”但是,在这般详细的提示之下,罗素还是失败了。
罗素主张人人平等,但是他从未放弃过自己伯爵的头衔。尤其当这种头衔能够为他带来好处时。罗素也主张男女平等。他认为男女都应该有完全的性自由,他严厉批评了当作传统美德流传的清规戒律以及人类自我牺牲的种种理论。但这种鼓吹女性解放的女权主义论调,似乎给了罗素更大的自由去沾花惹草。
“虚荣,无疑是我最爱的罪”,这句话也许可以作为罗素一生的总结。
伟大的梦想依然在心中——纪念马丁·路德·金辞世五十周年
人生就是一个梦想不断破灭的过程。
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建造圣殿。
重要的是梦想始终在你的心里。
师生之道
马丁·路德·金说:我们每个人都在修造圣殿。但无论你是谁,你的生命中都会有一场内心的斗争,每当你想行善,就有一种力量牵扯着你,让你作恶。就像斯蒂文森的小说《化身博士》里所写的,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恶的“海德先生”和一个善的“杰基尔博士”。人性充满了矛盾,每当我们有梦想,要建造自己的殿堂,就必须承认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