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米13PRO,使用2个月,谈谈UP们没有谈的(外观篇)

2023-03-14 16:59 作者:狂风中的玑无象  | 我要投稿

小米自2020年发布小米10系列以来,冲击高端的征途已经来到了第三个年头。在连续经历骁龙888,888+,8GEN1三代火龙的洗礼后,小米终于在2022年下半年赶上8+GEN1的快车,及时推出了12s系列。尤其是该系列的超大杯12su表现极为亮眼,发布至今仍然保持高口碑与高保值率,而市场也对下一代重拾信心。12月,小米13系列携8GEN2强势入局,率先在冬天试水这颗新骁龙,事实证明提升显著。

今年春节格外特别,因此我在一月购入了我手上这台小米13PRO。

一、相机模组

我曾在2020年听信了军军的鬼话,抱着满心的希望冲了小米11的顶配,那个冬天出奇得热……其摄像头的三层式布局非常容易积灰,除非使用水龙头大法才能完全清理,因此我对摄像头设计的要求从有设计感变为了有整体感。好在,小米13PRO打消了我对这个的担忧。

如图,虽然凸起很高,但是高度保持了一致,并且镜头都做了黑化处理,这里cue一下mate50系列。

从整体感上讲,颇好。从设计感上讲,不如上一代。好的是,其保留了小米新的“分割线”设计语言,也许这将成为小米的家族话设计,毕竟这种设计也能在MIX fold2上看到。

模组右下方点缀有白色的LEICA标志和相机参数,再以一条双色闪光灯托底,使摄像头模组细节更加丰富,并且彰显了“真徕卡”的风范()。

很值得注意的是摄像头模组边缘使用了一圈塑料包边,我手中的素皮版本正好能够包满凸起的坡,与包边完美接合,虽改变不了凸起之高,但缓解了视觉上的问题。

二、后盖

坦白讲,这次小米放出的几款颜色都是上等水平,而且还上了蓝色的素皮版本,蓝色实际看到的要比宣传片中的颜色更浅,使用一段时间后从侧面看污迹还是比较明显。尽管军军在发布会专门强调了其素皮是“科技纳米皮”但经我实际使用下来,抗污,抗刮蹭都不是很理想,也许是我对它的期望太高了,这手机到现在没有磕碰过,不过后盖的素皮已经有一个小点掉了。因此,我在这里建议大家,除非是想要重量轻一点,或者是实在喜欢这个颜色,请优先选择陶瓷后盖的版本。

不过有一说一,这次它后盖的纹理做得比较粗,日常不戴壳使用完全不滑,并且对于我个人来说手感非常棒,讲道理比x90pp更好。并且在冬天使用时不会感到来自后盖寒意,虽然金属边框也冷就是了。

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买的是素皮版本,背面的小米标志处素皮连接非常脆弱,请不要反复刮蹭,不然的话有概率脱胶起皮。

有意思的是,当我刚拿到这款手机时,仔细观察背面,和边框接合处竟然有少量溢出的黑胶,不得不说,小米的质检真该再严格一点。

三、边框

毋庸置疑的是旗舰标配的金属边框,不过也因此,全机有八个天线断点,不过对于金属边框的手感影响不大,可以忽略。

边框的上下亮面非常容易粘指纹,在长期佩戴手机壳使用的情况下,上下边框的容易粘上碎屑,并且需要用一定力气刮下。

冬天第一次拿起来时非常冻手,建议佩戴保护壳。大概是金属边框导热快,玩游戏时边框温度升高感而知明显,夏天可能有烫手的情况。

由于微曲和背部边框收窄,中框厚度感知不强,不过也不用担心握不住。如果不贴膜,后盖中框还有屏幕的过渡非常顺滑,不存在割手的问题。中框其实有一些削平处理,拿在手里不会滑。

值得注意的是上下扬声器并非对称式,下方的扬声器开孔在机身右部,而上方的扬声器仅有两个小开孔。

四、屏幕(外观)

此次正面屏幕给我最大的惊喜是R角的改善,虽然对比当下一些直屏手机仍有很大差距,但是这已经是微曲屏中控制得非常好的一款了,这里可以对比一下小米11。

居中打孔个人认为可以做得再小一点,毕竟k40的小挖孔证明了小米并非没有这样的技术去将它做得更好,不过现有的大小也无伤大雅,毕竟现在不是2019年挖孔屏刚出生的时候,每个厂商都做挖孔,也就无所谓了。

另外,微曲在我实际体验中并没有严重绿边,反而是误触问题在游戏中经常困扰我,默认的防误触设置并不能阻止误触的发生,因此我在自定义设置中增加了边框区域的防误触区域,但这还是不够,又在游戏空间中把防误触设为“强”才解决问题。这可能就是电竞赛事都用直屏的原因。


结语:承蒙各位捧场。所言所语皆是真实所感,以上是我对我本人使用了2个月的小米13PRO的外观上的感受,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参考价值。如果你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一个免费的赞,多多支持新人,本人之后还会更新性能篇等关于小米13PRO的体验文章,未来还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数码科技,与各位一起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谢谢!

创作不易,求个关注


小米13PRO,使用2个月,谈谈UP们没有谈的(外观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