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形象设计——基于项目式教学的高阶能力培养
01
课程概述
《机构形象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设在大三第一学期的专业核心课程。与该门课程同时进行的平行课,分别是广告设计、导视设计,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字体设计、图形设计、版面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具备学习本课程的基础知识,而本课程对为后续的UI设计和毕业设计也提供重要的高阶能力支撑。也是学生从低阶能力向高阶能力过渡的一门关键性课程。

02
课程目标
在课程中我们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方面设定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对应了毕业要求指标点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具有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发现、分析、质疑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探索解决方案。素养目标对应与团队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积极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而在课堂中,学生往往能够较好的掌握知识目标,而在能力目标与素养目标上难以达标。
03
课程痛点
这也是我们课程创新的初衷,首先,学生通过两年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已经具备了基础的设计知识和技能,但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依然无法解决遇到的设计问题,其原因在于长期处于低阶知识的学习模式,在进入高年级后缺乏系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能力;
其次,在进入高年级后,学生已不像在低年级时,对专业学习富有新鲜感,他们在课堂上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堂参与度不高。这也体现了我们课程的痛点之二,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第三,学生现在大多是00后,做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比我们80后、90后接触的品牌品类更丰富,传播的形式更多样化,可以说,他们就是未来的主力消费人群,面对这样的一群人,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品牌VI作品的产出标准,显然是有些不合时宜的。

根据以上的痛点问题和课程定位,机构形象设计课程团队从去年对课程开始了设计与创新。
04
课程创新设计
课程团队在设计与创新时的总体策略是以项目式教学为主要模式,通过项目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将以往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产生新的知识,用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我们从热点话题“元宇宙”中创设情景即“布兰德虚拟城市构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化教学导入“城市有什么机构”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再通过乘风破浪式闯关设计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索,在项目中期通过课程联动和班级联动进行协作评估,最终将经过多轮打磨后的成果进行展示。以此形成了我们《机构形象设计》项目式教学的完整闭环。

05
课程成果
因为这样的课程改革,确实产生了相当有创新性的机构设定,在布兰德城市中同学们设计出了有专门为布兰德城市维持低碳、绿色、环保的机构——碳汇银行。

有符合α世代的合成器为主的虚拟乐队举行的大型露天摇滚现场音乐节——隔壁音乐节。
也有让假装快乐获得真正快乐的多巴胺园和集合星球。



以及为了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提高,提供一系列保险服务的反“蕉绿”保险机构。

还有有对未来生物存在方式的创造和定义的有机塑性馆。

同时也有,以循环经济为基础,富有人文温度的二手书翻新售卖书店——旧痕拥抱局。

从同学们的创意中,我们看到了科技引领的生活,也看到人文涤荡的情怀,而这些创意就是在我们课堂的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师生交流中产生的,可以说我们课堂中的每个人都在为一座城市的美好而共同努力。
正是这样的一些作品,在参加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得了1个国家级三等奖,和众多省级的一、二、三等奖。这算是来自官方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课程和学生的激励和鼓舞,实现了以赛促学的良好效应。

最后,希望通过这样的项目式学习为主动学习注入新的活力,把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 当出题人变为学生自己,相信他们,可以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