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刘、流浪地球黑子的反击

转自:不到江苏誓不为人
: 对大刘、流浪地球黑子的反击
文章谨代表个人观点,欢迎转载
首先说一下我个人观影感受,作为一个大刘粉丝,科幻迷,原著党。对这部影片我是很满意的,说实话我一个从来看电影没有哭过的人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居然湿了眼眶。原因一个是自己喜欢的作品上映心中的加分,还有就是电影真的很好看、很震撼。
对于一个原著党来说,这个电影是满分的。影片尊重了原著的内容,各种社会背景设计都是与原著别无二致的。电影对于人物形象情感塑造十分饱满,内容也很生动。更别提为大刘粉丝设置的各种彩蛋(前进三,电脑上的三体星系等等)更是丰富了观影体验。
对于非原著党的影迷朋友,影片叙述易懂,不需要很高的科幻素养也可以看懂影片情节。而且影片在尊重原著的情况下,很巧妙的将故事设置在了原著中的刹车/逃逸时代,使得社会氛围更贴近当代社会生活,也更容易被广大影迷朋友认可。
《流浪地球》绝对是中国科幻电影上的里程碑的一个大作,影片把原著中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的设定搬上银幕的设定哪怕在国际科幻影片上也是开创性的。打破了飞船探索,外星人接触的老一派风格,也使该片绝对有资格拿到高分。
再来说说电影的瑕疵,我们不否认影片会有瑕疵,内容上的赘述或缺陷也好,技术设置上也罢,不否认会有瑕疵,但瑕不掩瑜,我们不会因为一点点瑕疵而否认整部影片。大刘说过,科幻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对自然规律进行一些改变,然后展示在这种改变之后宇宙是如何带着硬伤运行的。如果真的要吹毛求疵到极致,那么电影文化,甚至文学将不复存在。
没有影片是完美的,特别是科幻电影。就连国际上以严谨著称的科幻电影《星际迷航》,也不可避免的有不少不符合物理规则定律的硬伤,然而这并不影响它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与在全球影迷中获得的赞誉。
中国科幻电影刚起步,能制作出如此与国际接轨设置超国际的影片,已经是很大的突破,就连一向对中国充斥污蔑的外媒也不惜褒扬这部影片(见附图)。为什么在国内就会有人故意给《流浪地球》招黑呢?有小道消息说是有人出资故意为了毁掉这个IP。这毕竟是小道消息,我宁愿相信是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宁愿相信是因为中国影迷的审美不同,甚至部分影迷审美不成熟。但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那么这就真的是中国的悲哀,中华民族的悲哀。我们的同胞大力努力输出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文化竞争软实力,居然被某些人在资本的指导下甘愿做工具。更可悲的是这些人也是我们的同胞,如果没有人对他们进行反击,那我们这个民族就算是没有希望了,又回到了鲁迅笔下麻木中国人的时代。也许是我太天真,也许是资本真的无国界,但我想不通同属中华民族为何就有人甘愿胳膊肘往外拐,甘愿对本民族国家的人竭尽全力去抨击污蔑。


再来说说大刘,我们这么多粉丝喜欢大刘,并不是像某些明星的粉丝一样,追脸追IP,我们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大刘的作品,更喜欢为人随和的大刘。几个科幻迷团体曾经联合制作过拜年祭(在b站上,2018科幻拜年祭)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并有幸参与了拜年祭的制作。我们当时希望我们小团体的拜年祭可以更加规范。于是通过各种渠道取得了大刘的联系方式,希望取得大刘认可的版权。电话拨通后我们对于取得版权并不抱很大希望,毕竟我们只是民间小团体。但大刘并没有拒绝我们,而是真的给了我们版权并且给予我们支持。单单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大刘的为人的谦逊随和。而且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是打电话,而不是发邮件联系到大刘的,这是因为大刘本人和他在《太原诅咒》中写的一样,是一个很低科技的人,平时不上网也几乎不用网络社交软件。但这居然被某些黑子当成无端抨击大刘的空子,实在是让人汗颜。
对于不认可这部影片和大刘的人,我希望你们可以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对于广大读者影迷,我希望大家可以擦亮双眼,明确立场,不要不知不觉做了资本舆论附和的墙头草。
写到这我想到了当代散文大家余秋雨,他本人在也是一个很低科技的人,所以在别人污蔑他时并不知情,也就没有对污蔑诽谤进行回击。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余秋雨在我国的文学界地位有目共睹。大刘也一样,一个在国际国内靠实力获得过众多奖项的高产优秀作家,终将成为中国科幻史的里程碑。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胜利。只希望有一天,新的‘曾远风’又要当街追打新的‘徐扶明’时,中国的民众和传媒不再像过去和现在这样,一起助威呐喊。”这是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对未来中国文学界的美好希望,现在看来,这一点是做到了,但何时才能让“曾远风”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处,以至于不复存在呢?我们离这一步似乎还很远。
最后,我想用巴金先生的一段文字来结束我的这篇文字。
“我有点害怕那些一手拿框框。 一手捏棍子到处找毛病的人,固然我不会看见棍子就缩回头,但是棍子挨多了,脑筋会震坏的。碰上了他们,麻烦就多了。我不是在开玩笑。在我们社会里有这样一种人,人数很少,你平时看不见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是你一开口,一拿笔,他们就出现了。
他们喜欢制造简单的框框,也满足于自己制造出来的这些框框,更愿意把人们都套在他们的框框里头。
倘使有人不肯钻进他们的框框里去,倘使别人的花园里多开了几种花,窗前树上多有几声鸟叫,倘使他们听见新鲜的歌声,看到没有见惯的文章,他们会怒火,上升,高举棍棒,来一个迎头痛击。....
他们人数虽少,可是他们声势浩大,寄稿制造舆论,他们会到处发表意见,到处寄信,到处抓别人的辫子,给别人戴帽子,然后到处乱打棍子,把有些作者整得提心吊胆,失掉了雄心壮志。”

PS:这是我第一次投稿,如有不规范的地方请谅解,欢迎大家评论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