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又快要高考了,你知道吗?现代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根本没有可比性

2023-03-02 17:28 作者:浅醉苏生  | 我要投稿

还有三个月就又要到高考的时间了,又到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候。很多人把高考与古代的科举相提并论。但你知道吗?现代的考核和古代科举比起来简直就没有任何可比性。同样都是考试,我们这是学校的选拔考试,而在古代却是从平民进入贵族阶层的阶梯。

高考是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的升学考试,属于全国性考试,也可以说是全国人才的一次超大面积选拔。择优录取这一点和科举没有区别,但得到的待遇就相差太多了。高考是进入高校的入门钥匙,我们经常听说哪里出了一个高考状元,进入了清华北大学习。但你知道现在的状元和古代的状元相差多大吗?

古代科举考试并不是电视里面那样,大家都跑到京城参加考试,考第一就是状元了。这是影视剧的艺术包装,真正的科举并非如此简单。古代考试第一关是院试,院试就是县级别的考试,考上后得到的身份是秀才。《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就是这个级别,不要觉得秀才很差,很多人认为秀才相当于我们的小学毕业。其实这个想法错得太远了,在古代秀才已经算是有了功名,20岁之前能考上秀才的人绝对是天纵之才了。和普通人比起来已经有天差地别,在很多时候秀才是免去赋税的,而且一个县里的秀才数量都是寥寥无几,如果秀才违法在古代都不可以随便处置,必须有充足的证据才可以定罪。考上了秀才才有资格进行下一步的考试,考秀才就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考上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一本毕业。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是省府一级的考试。这一级考试中榜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唐伯虎点秋香》里刚开始宁王派人来找唐伯虎就是称呼他为唐解元,说明唐伯虎就是那个地方的乡试第一名。从宁王派人来请他做官也能看出,到了举人这个级别,身份地位已经和普通人完全拉开了差距。举人在古代是可以直接做官的,按照现在的说法,举人相当于现在的硕士毕业。在古代由于人才稀少,举人直接做7品县令的都有很多。我们总是调侃古代的7品芝麻官,但你知道吗?7品可不是芝麻官,如果拿到现在来说,7品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兼书记兼公安局长等,一个县的所有实权全都在他手中。所以你能理解为什么范进中举会高兴得抽过去吗?

第三级考试叫会试,也是我们经常从电视机里看到的那样,全国的考生都要跑到京城去参加考试。这一级上榜的叫贡士。贡士考出来还没结束,还得去皇帝面前再考一遍。当然在很多时候也只是走个过场,皇帝希望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学生,这样一来就能笼络住很多人才。这是最后一级考试,被称为殿试。

殿试在北宋之前还会淘汰贡士,但因为北宋一个叫张元的家伙,参加殿试被淘汰了好几次,一怒之下就投靠了金国,帮着人家打北宋。宋仁宗才觉得这却是有点坑人,从他开始就取消了殿试的淘汰制度。在此以后,只要是会试合格的贡士都能通过殿试。殿试并不算是考试,但殿试却会将这些贡士分三个等级。等级名字很好记,叫一甲二甲三甲,我们经常比喻比赛成绩很好会说自己一定会是前三甲,这里的前三甲就是说的古代殿试的三甲。不过以后再听到这个形容词可别上当,古代的前三甲加起来最少也有一百多人。

一甲只有三人,就是我们常说的状元,榜眼,探花。在一甲的三人叫“进士及第”,而且“进士及第”也仅仅说的是前三名。一甲的这三位等于屁股上装了火箭发动机,会直接授予官职,一般6品-7品。不过电视剧里那种考上状元就当上钦差,回家报仇的狗血剧情就别想了。二甲一般有四五十人叫“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叫“传胪”,也会直接当上7品官。其他人就没有这个待遇了,要进翰林院还得考试。剩余的都是三甲叫“同进士出身”,这名字一看就比一甲二甲要差很多,意思是相当于进士出身,含金量大大降低。

虽然前三甲看起来有高有低,但其含金量却非常高,这些人算是古代文人的巅峰了。会试中榜就相当于博士学位了,殿试等于是博士后。所以现代的高考和古代科举基本上没有可比性。我们的高考其实就相当于在古代考秀才而已。


又快要高考了,你知道吗?现代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根本没有可比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