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态农场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及其展望

2023-02-22 10:31 作者:农业生态  | 我要投稿

1、生态农场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生态农场是依据生态学原理,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和多样”原则,通过整体设计和合理建设,获得最大可持续产量,同时实现资源匹配、环境友好、食品安全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生态农场以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和模式为支撑,汲取我国传统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双重精华,建立起各种半自然生态系统以重建与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生态农场不断拓展生态农业的多功能性,积极发挥了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平衡的正面影响作用,带动了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改善,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新路径。 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推进生态农场建设,有利于人们在深刻把握自然规律和正确认识人类的农业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双重影响的基础上,提供既能适应自然规律的,又有科学预见的和可调控的人类行为方式,促使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对生态平衡的正面影响得以极大发挥。同时,可以借助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与控制系统,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现代农业产业化过程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重建与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并建立更合理的结构,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农场建设是从源头上把控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抓手,对改善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农场与食品安全的展望 我国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首次被纳入原有的三大文明的理论体系,生态环境建设被提到了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高度, 同时也对各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文明的理念就是要求我们在进行农业生产保量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不断我国提高食品安全的水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生态农场建设,就能解决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提高农业管理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既要粮食满仓,又要绿水青山”。因此,为保障我国城乡居民的食品安全, 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应大力发展生态农场。 今后,发展生态农场,就能够精准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和模式,精准落实生态农业的支持政策,这是推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举措。2021年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组织开展了生态农场评价试点工作,首批132家的生态农业经营主体获得“生态农场”称号。2022年又有299家经营主体获评国家级生态农场。我国计划到2025年,通过科学评价、跟踪监测和指导服务,在全国建设1000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带动各省建设10000家地方生态农场。同时依托生态农场评价和建设工作,将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总结一批生态农业技术和模式。 参考资料:《中国食品报》食品高端访谈专栏“加强生态农场建设,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记者:蒋梅、张嘉真,访谈专家:曹林奎,2025年5月25日第1-2版。

生态农场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及其展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