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六武游记——京都篇

2023-03-01 19:29 作者:暗騎柏修斯  | 我要投稿

透过镜头重新剪接 历史给人的想像


考研上岸到开学之前的几个月算是身心上比较轻松的一个时间段,趁此机会也重启了搁置久矣的六武众巡游计划。本篇游记以京都名胜为主,记载途中访古的部分。

笔者算不上正经旅游博主,也并非什么打卡网红,只是长久以来心中一直有着实地考察之前考据中的古迹的想法,也算是向曾经的那段故事致敬。

部分资料摘自维基百科及游戏王wiki。如有谬误,恳请指正。

极刀之武者 左京


如梦斗宴终见分晓。
让强者高唱胜利凯歌。

下午从东京品川出发,乘坐新干线于傍晚时分抵达京都站。古京都城(平安京)的“左京”部分的整体构造参照了中国洛阳城,“右京”部分则参考了古长安城的格局。但因为当时右京部分多沼泽而不适宜居住,因此左京便成为了天皇御所和大部分行政机关所在之处。

图中的【极刀之武者 左京】原版为2015年世界赛的四强奖品,因当届世界赛在京都市左京区举办而冠名。复刻版发售于16年海外先行包(EP16)。


丰臣秀吉

丰国神社

丰国神社位于京都东山区阿弥陀山山麓,作为祭祀丰臣秀吉的大社而存在。神社周边的宝物殿供奉有丰成秀吉相关的物品,但笔者因时间原因没有进殿参观,而是在大殿参拜之后选择直奔阿弥陀山顶的丰国庙。


丰国庙入口处

丰国庙入口距离丰国神社约有半小时的步行路程。因为爬山路实在太累选择了打车前去,只需要十分钟左右。但在进入丰国庙入口后距离山顶仍有五百多级台阶,不得不依靠脚力上去。

丰国庙门口的五百多级台阶,看着就令人头大
丰臣秀吉墓

丰国庙内主要设施就是丰臣秀吉墓。

羽柴秀吉作为日本“战国三杰”之一,在“本能寺之变”之后成为织田信长的实质继承者,并于1586年登上日本朝廷最高官位太政大臣的职位,获赐氏姓“丰臣”。之后秀吉透过不断征伐与收编各方势力,实现日本自15世纪中叶后首次形式上的统一,建立了丰臣政权,成为当时日本的最高统治者。

因秀吉长相酷似猴子,再加上最初是从织田信长的手下作为足轻(步军兵种)出身,因此【紫炎的足轻】被认为有捏他早期秀吉的可能性。而【六武众的军大将】则作为在剧情卡【真剑胜负】之后发售,同时也保留了脸上猿的特征,则亦被视为有丰臣秀吉继承了织田信长(紫炎)势力部分的捏他。


二条城

二条城

京都最初的二条御所则是由织田信长建立并摧毁、丰臣秀吉亦曾使用的居城。之后德川家康重建了元离宫二条城,并作为德川幕府的将军御所使用,日本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大政奉还”仪式便是在这里举行。现位于京都市中京区,电车与公交均可直达二条城站。

二条城与安土城(位于滋贺县)共同被视为【六武院】【紫炎的霞城】等场地的原型参考。

旧二条城的残垣断壁

织田信长为室町幕府15代将军足利义昭所建设的原二条城遗址。后来足利义昭被织田信长流放,原二条城也被拆解 ,一部分石材等被用于了安土城的建设。图中的这部分是在京都市政府建设地铁时所挖掘出来的部分遗址,并将其挪到了现在的二条城内保存。


丸の御殿

城内被列为国宝的二之丸御殿是江户时代幕府将军的行政处和居住场所所在,共有33个房间,其中包含了老中の间、御前试合的场所等,但遗憾的是馆内禁止拍照。

丸の御殿入口处
丸の御殿外景
二条城天守阁遗址

二条城的天守阁(最高处城楼)如今已仅剩遗址,但恍惚中仍然能窥见【紫炎的霞城】的影子。但实际也许只有在织田政权的中心、滋贺县的安土城天守阁才能见到更还原的“霞城”。只能日后有机会再去了。

二条城内的北大手门,不知道和【六武之门】有没有关系。不确定是因为这种门在日本的各处古城池内还是挺常见的。


明智光秀

明智光秀首塚。位于京都市东川区白川东岸的一个小巷子里,乘坐东西线(六地藏方向)到东山站下车走几分钟就到。附近是很冷清的居民区,可能根本算不上什么景点。除了路过的居民之外,偶尔会有零零散散的战国史爱好者前来小驻参观,大多似乎也就是看一眼就走了。

相传明智光秀在本能寺之变后兵败于羽柴秀吉,逃跑的过程中在小栗栖(今京都市伏见区)被当地农民袭击身负重伤,之后自裁,其首级被家臣介错(为减轻自裁者痛苦的枭首),家臣曾企图私藏其首级,被发现后将首级埋葬于此地。而其胴塚则位于京都市山科区。

小屋子下方据说便埋葬着明智光秀的首级。小屋常年闭锁,仅能通过栅栏门一窥内部摆放着的明智光秀坐像以及神龛。

【六武众之影-紫炎】在卡图剧情中,似乎是作为一个近臣、影武者而背叛的故事人物。在wiki的考据中认为可能是同时捏他了森兰丸(织田信长宠臣)与明智光秀作为原型。

小巷子入口处的名为“饼寅”的日式点心铺。据说是从江户时代就为明智光秀首塚所守墓的一族所代代流传下来的百年老铺子。特产点心“光秀馒头”有豆沙馅和红糖馅两种口味,味道还算不错。


本能寺&织田信长

终于到了本能寺环节。


东西线到京都市区役所站下车即可,理论上与明智光秀首塚之间地铁直达,交通很方便,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图上是本能寺大门,但似乎并非作为入口而是出口开放,笔者是从寺侧后边的小门进去的。

相传本能寺曾多次失火,因此后来将“能”字中的两个“匕匕”改成了“匕去”(日文中“ヒ”与“火”同音),以祈“去火”之意。在本能寺内几乎所有能见到的相关汉字中,“能”字都是“去火”版本。

英魂聚散转眼已千年

从后侧小门进去首先看到的便是织田信长庙。京都市内,甚至全日本都有多处“织田信长墓”,但多座疑冢中究竟哪一处是真的,似乎已经在那一夜大火之后便无从可考了。毕竟后人对信长的纪念意义远大于考证价值。寺内的这座信长庙据传是本能寺之变后,信长之子亲自埋葬父亲之处,因此香火也格外旺盛。

本能寺大殿

本能寺属法华宗(日莲宗)本门流,殿内供奉着日本高僧日莲大圣人像,也许织田信长也曾在此参拜过吧。

本能寺正门口的日莲雕像,下书“立正安国”四字,出自日莲著作《立正安国论》。

本能寺内的宝物馆——大宝殿内一楼供奉的“天下布武”木雕。入馆需要500日元门票。馆内二楼禁止拍照,内部展览着织田信长、森兰丸所使用过的武士刀以及其他文物等。其中有一节布片上沾着据说是织田信长自裁时留下的血与毛发,是为珍贵。

唐铜香炉“三足之蛙”(特许拍照)

从中国传到日本的香炉,是信长的喜爱之物。据说是在本能寺之变前夜,感知到信长有危险从而发出鸣叫,直到被用蜀锦盖住才停下叫声。


从大宝殿出来离开本能寺,前往了下一个传闻中的信长墓。

位于京都市上京区莲台山上的阿弥陀寺,路途遥远被迫打车前往。据说这里是本能寺之变当晚,寺内的僧人清玉上人冒死保存下了信长的遗体,之后将其葬于此处。理论上可能是最真实的一处信长墓。因为距离市区有点距离,寺内有些冷清,不像游客常来的地方。

进寺正中便是大殿,似乎同样也是织田信长庙,不过并没有开放。大殿后方是很常见的日式墓地群,最入口便是织田信长、织田信忠父子二人墓。

在旁便是本能寺之变中一同战死的森兰丸三兄弟等百余人的墓。但是同样在岐阜县可儿市可成寺也有森兰丸墓,因此无法确认哪一座是真的。清玉上人本人的墓亦在不远处。除此以外,寺庙内也同时供奉着大量的平民墓葬从。

京都市内另有一处信长墓在大德寺,是丰臣秀吉在没有织田信长遗体的情况下强行为信长举办葬礼的地方,此事比较广为人知,因此也不再去参拜。

 

从阿弥陀寺出来后步行了十分钟左右,不远处遇到一座“御灵神社”,这是计划外的偶遇,不知道是否与【六武众的御灵代】有关联。但是这座神社似乎始建于明治年间,仅从时间上推断的话,可能没什么关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现如今的本能寺并非在原址上所重建。在本能寺之变后,原寺址几乎被大火完全焚毁。天正十七年(1589)本能寺重建时,丰臣秀吉强行命令其搬迁到几公里外的现寺址。当时接到这一强制命令的众人放声号哭,却又不得不遵循这位摄政关白的命令。

位于中京区的元本能寺南町

最后还是去本能寺原址看了一眼。如今这一带已经与都市融为一体,附近皆是居民区与社区机构,仅仅剩下一座纪念碑,向世人诉说着几百年前的故事。

山高水远,苍茫有遗篇。

可歌可叹,如今重开卷。

六武游记——京都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