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一瞧,看一看,这份关于近代民主抗争的干货你真的不要吗?

哈喽,各位小伙伴中午好啊~今天阿海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相关干货。快点来补课啦~
一、基础知识
(1)两次鸦片战争
①鸦片战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于是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战争结果是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42《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协定(更加有利于英国倾销商品,扩大市场)

③附加约定:1843年中英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英国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④第二次鸦片战争:19世纪中叶,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双方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2)太平天国运动
①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前者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后者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前者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其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后者迫于当时形式未能施行。

②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终于在1856年酿成诸王互相残杀的局面,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①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的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可见其侵略中国蓄谋已久,经过这次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②1895年《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远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国家为维护既得利益,进一步侵略中国;之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④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4)辛亥革命
①中国同盟会:1905年建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兴中会属于革命团体)。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分别对应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三大原则)。
③《临时约法》的地位: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能讲是封建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①五四运动:起因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重要口号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21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地点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最终,五四运取得初步胜利,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人职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②五四运动的意义:这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动,并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大会通过了党纲,确立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决定党的中心工作,并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共产党与国民合作决定,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建立,这推动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⑤北伐战争:这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1926年,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其基本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注意: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就有了:
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
新的革命方法→群众路线
但是切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国革命还没有新的革命道路,革命道路是在曲折探索之后才逐渐形成的。
②近代中国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反帝反封建,这件事情理应由中国的资产阶级去做,因为这是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以这件事情就被称为“资产阶级革命”,中国革命的性质也是“资产阶级革命”,但是由于中国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本身软弱,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完成这件事情,因此就是中国的无产阶级(共产党)接着往下,做事情还是那个事情,还是反帝反封建,还是“资产阶级革命”,只是换了个阶级来领导而已,所以中国的革命就是一场“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对反封建的革命”。
(6)国共政权的对峙
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②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这次会议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的策略正发生变化。
④红军长征:被迫长征的根本原因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影响,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革命新局面就此开始,同时,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⑤遵义会议:该会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注意:
①一般地说:左代表着激进、超前。右代表着保守、落后。
如果你的思想、决策、判断太激进,太超前,完全不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我们就称为“左倾”,这时候我们一般会打上一个双引号,代表着你的思想、决策是错误的。因为超前、激进的思想,往往会伴随着决策、行为上的冒险、投机、盲动等等,所以,“左倾”的语境中,通常会出现“左倾冒险主义”“左倾机会主义”“左倾盲动主义”等等。
如果你的思想、决策、判断太保守,太落后,也是完全不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我们就称为“右倾”,这时候我们一般也会打上一个双引号,代表着你的思想、决策也是错误的。因为保守、落后的思想,在行为上,往往伴随着消极、投降、逃跑等等,偶尔也会伴随着投机,所以“右倾”的语境中,常常出现“右倾保守主义”“右倾逃跑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右倾取消主义”等等。
②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军队武装革命。
③第一次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的是秋收起义,而不是南昌起义。
④遵义会议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但没有解决其他问题,“政治问题”是在瓦窑堡会议中解决的,“思想问题”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解决的;所以“遵义会议以后,全党思想都在毛泽东思想之下”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⑤“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挽救了我们的事业。”这种高度的评价,在中国共产党会议史上一共有三次: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7)抗日战争
①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主要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它使中国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③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淞沪会战(1937年8月~11月)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1937年平型关战役是中国抗战以来敌后战场的首次大捷;1937年的忻口战役是国共配合最好的一次战役;1938年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1940年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地位:这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8)解放战争
①内战爆发:国民党单方面否认重庆谈判的成果,撕毁政协协议;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②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人民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③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④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⑤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二、知识归纳
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抵抗、趋势阶段特征及影响
1、侵华方式
(1)经济侵略: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
(2)政治侵略: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3)文化侵略:在中国传教、游历、奴化教育,精神文化入侵。
(4)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
(5)其他:发动侵华战争,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操纵中国政权,镇压中国人民起义等。
2、抵抗

3、趋势:
侵略范围不断扩大,由沿海深入内地。
经济侵略日益加强的同时,不断渗透政治与军事控制。
4、阶段特征
(1)19世纪40至60年代
侵华国家:主要是英法,其次是美俄。
侵略范围: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侵略方式:主要是武力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加紧商品输出,掠夺原料。
(2)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侵华国家:英法,美俄,德意日等。
侵略范围:向中国内地扩展。
侵华方式:在发动军事侵略的同时,由“中外和好”到“瓜分中国”再到”以华治华”,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
(3)20世纪初,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
侵略国家:美日成为侵华主要国家,先是日本独霸中国,后是美国确立优势地位。
侵华手段:主要是扶持代理人“以华治华“。
5、影响:
(1)破坏性:列强的侵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
(2)建设性:列强在侵略的同时,也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列强的经济侵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三、知识升华
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1.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
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甲午中日战争-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首先是知识分子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兴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3.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升华
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主意识进一步升华。
4.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
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
四、知识拓展
中国共产党由幼稚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二七惨案的教训(单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战,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使中共三大决定向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无产阶级必须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武装)使中共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确立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的教训(俄国十月革命夺取中心城市经验不符合中国国情)使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4.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5.面对日本不断扩大侵略,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进一步成熟的表现。
6.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想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