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雷人建议,怎么看?
近年来,一些专家经常发表雷人言语,比如,建议农民进城买房,开车去种地;建议生活困难的人,把闲置房子租出去,开私家车辆跑滴滴,等等。这些言论引起网友群嘲,纷纷表示:最不能信的就是专家,建议专家不要提建议。对此,你怎么看? 第一,胡言乱语的专家还是少数,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从情感上来说,我也反感胡言乱语的专家。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专家不是我们的敌人,大多数专家还是有水平、有良心、有见地的。比如,2021年丁仲礼院士,就断言西方国家减少碳排放是放空炮,结果不到一年就预言成真,今年多个欧洲国家,已经放弃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再如,张召忠将军在一次电视节目上,说海带可以缠潜艇,当时引起群嘲,被无数网友黑,后来就真的有美国潜艇被渔网缠住,海带缠潜艇不是空谈。这提醒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走极端,还是要客观公正的看待专家这一群体。 第二,专家胡言乱语的根本原因,是脱离群众太久了。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位知名经济学家,已经八九十岁,走路都已经蹒跚,每月还是乘坐两次公交车,体验普通群众的生活。他说,不坐公交车,就不知道老百姓如何生活,就会有高高在上的意识,说起话来夸夸其谈。我们也都知道,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故事。这说的都是一个道理,一个人绝对不能脱离群众,否则就会闹笑话。多年前,被查处的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说自己600元租了130平米的房子,殊不知房子在核心地段,租金远远不止600。为什么专家会说出雷人言语,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很久了,久到忘记普通人如何生活了。 第三,部分专家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是故意误导公众。曾获得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后来辞职的陈行甲,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领导也不一定是好人。同样,专家也不一定是好人。如果说脱离实际的专家是蠢,那么还有些专家纯粹就是因为坏,是在为某些利益集团张目,故意误导普通群众。我们中国人对精英阶层,是有着极高的道德期许的,宋代张载有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也希望这些专家,能替最广大的群众说话,替底层的弱势群体说话,但是很明显某些专家的屁股,没有端端坐在群众这边,而是选择了利益。所以,这些专家才会揣着明白装糊涂,昧着良心胡言乱语,受到网友的极端反感。 第四,互联网时代盛行断章取义,加剧了误解的产生。互联网的特点就是流量为王、眼球经济,有了流量就有利益,有了关注就有价值。对许多互联网从业者来说,奉行的就是流量至上,为了吸引流量不择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有意无意,选择最极端、最激烈、最能刺激公众的言论,来吸引流量。甚至,他们会故意移花接木、掐头去尾,歪曲发言者本人的原意,以达到吸引公众关注的作用。这些年来,我们见过无数次的反转又反转,都是这种想法驱动下的产物。客观上,这种网络环境加剧了误解的产生,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第五,重建专家的社会公信力,需要严格的规范管理。以前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怎样才能管住专家的嘴,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这是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嘴长在专家身上,专家有开口的自由。但是,如果任由专家胡言乱语,最大的问题是会损伤政府的公信力。因为许多专家有着各种官方职务,发表看法还是政府部门邀请的,某种程度上,专家与政府是一损俱损。所以我建议,一方面,在群众重大关切问题上,政府部门少邀请或者不邀请专家代言,而是更多使用党员干部向群众宣传、解释、动员。另一方面,加大对在各大高校、研究机构、政府任职专家的管理,规范他们在各类媒体上的发言,或者请他们以个人身份发言,避免因为个人的口无遮拦,引发连带危机,殃及政府公信力。 最后,我想起陈云说过的一句话,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想,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普通人能做的,也是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专家、只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