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考研专业介绍|经验分享|最全干货
建筑与艺术设计考研裙(免费)861793834,欢迎进群交流!
前言:选择大于努力!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01 北京交通大学介绍
地理位置 北京三环以内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首轮建设任务已顺利完成。
学院当前下设建筑系、城乡规划系和媒体与设计艺术系。设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建筑学硕士、艺术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迄今为止,学院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活跃在国内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岗位之中。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4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在国内或国外名校继续深造。
02 学校优势介绍
1. “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2017年,学校正式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重点建设“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学科领域。
2.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位于北京三环以内,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另有威海校区。北京校区周边大厂云集,便于实习、工作。
3.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3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学者3人。
4.专业性强,基础课少。专业课程上学院老师会发挥自己的人际关系请一些建筑界内有名的大师做讲座,开拓学生的眼界和带来一些建筑前沿的分享。
5.保护一志愿考生,调剂优先于一志愿考生,不歧视本科院校,公开透明度很高!
03 建筑与艺术学院介绍


学院下设建筑系、城乡规划系和媒体与设计艺术系。学院按照建筑类(含建筑学、城乡规划)、设计学类(含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招收本科生。设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建筑学硕士、艺术硕士、工业设计工程硕士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目前有国内、国际在校学生共1000多人,其中本科生800多人,研究生200多人,留学生40多人。
目前学院教职工90多人,专职教师中70%以上具有博士学历,80%以上具有海外经历,此外还长期聘请海外教授6人,兼职教师20多人。
建筑学老师项目众多平台好,积极负责,相处体验更像是朋友关系!
04 建筑学招生专业目录介绍
2023年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硕士招生计划
全日制:


非全日制:

05 建筑学历年录取人数介绍
23考研北京交通大学学硕录取7人、专硕录取21人、非全日制录取39人
学硕:

专硕:

非全:

23考研北京交通大学学硕338分、专硕306分,非全日制284分
06 择校 选择大于努力!
从今年考研人数暴增80万可以看出,考研竞争越来越大,因此择校就需要慎重再慎重,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择校经历。考研最初由于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抱着考就考顶级的心态报考一所顶流985,但经过一战的惨败我改变了想法,选择大于努力!于是寻求最稳妥的学校并最终确定的北交。
北交是211、双一流,建筑学相对北京其他建筑高校好考而且没有压分的现象,地理位置绝佳,因此是一所性价比很高的学校!我认为择校时不要仅仅盯着报录比、招生人数这几个因素,最好看看学校的真题、复试占比、是否有压分现象以及报考竞争者的水平等因素,切忌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水平。
北交的题目出的比较寻常,题型也没有大型改革,近几年在各大高校建筑学基础改革下北交没有题型的变革情况,对于考生来说变数很小。建筑快题从近几年的真题分析,不难发现主要以公共建筑为主,博物馆、展览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也不排除旅馆住宿住宅类型的考察。
07 复习用书
(1)大纲指定用书:
中国建筑史 / 外国建筑史 / 外国近代建筑史 / 建筑构造 / 建筑材料 /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制图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设计资料集》等内容





中国建筑史(1-9章) 外国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1-3章) 共75分 建筑构造上册 建筑构造下册 建筑材料(少部分) 共75分题目类型:名词解释、画图题、简答题、论述题
(2)初试资料课程概况


部分资料说明:
《知识点标画视频课程》 书本多达5本以上,在看完一遍书之后很容易抓不住重点,也无法把书中内容串成一个框架。甚至出现看完书什么都记不住的情况。所以特别增加了知识点标画的课程,每节课的时长基本在半小时,结合易考,常考考点在全书内标画。因为要用最小的力节省时间成本,最大限度的抓住重点。本课程用于前期刚开始看课本也适用于10-12月最后冲刺,利用细碎时间来串知识点。
《知识点讲义》:课本的内容最全面但是容易抓不住重点的内容,大家中期复习可以直接使用编写的《知识点讲义》,该讲义分为三本: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建筑构造。讲义内容包含对课本的提炼和重点考点。建议前期看完课本直接用讲义,赠送的电子版知识框架作为辅助进行记忆补充。
《真题集及解析》包括2010年至2023年的建筑基础真题和快题设计真题,并带有详细解析,补充解题思路,条理清晰。拿到真题集后先将题目按照课本章节分类,非常清晰的可以看出常考考点,并进行重点复习!
《建筑图集》内包括中外建筑史图、建筑构造图,内有每年的建筑史图和建筑构造图的真题,建筑史图占很大的分数占比,属于必得的分数!建议全都会背画,勤画多画!
《简答题汇总》《论述题汇总》《简答题汇总》为24年考研新增原创资料,将常考考点进行分题型整理,背诵非常方便,相当全面,考研冲刺必备!
《专题总结》将外建史中建筑四大师、各时期建筑建筑特点、各时期建筑对比、中建史中木构架建筑演变、各时期建筑特点...进行专题整理。对于考研后期的背诵时期知识的梳理更加清晰。对于写论述题和简答题提供思路!
(3)学习顺序以及方法
先看大纲指定用书(课本)2-3遍结合书本重点标画的视频课
知识点讲义+思维导图
真题集及解析 分析分类后在知识点讲义和思维导图的具体位置上标记
九月开始按照建筑图集上的图开始画和记忆 最好考前可以画到5遍
简答题汇总、论述题汇总、简答题汇总、专题汇总(考前背熟)
08 备考经历
回顾整个备考的过程,由于确定学校已经是九月中旬了,复习时间十分紧凑。先说一下我9月份前具体情况:
英语从7月开始背单词并且做完04-10年的真题
政治做完1遍1000题和听完涛涛的网课
建筑基础部分,由于之前看过大概1遍这五本书,其实在看第一遍结束我觉得自己看了个寂寞,什么都没记住,第二遍看完后有了一点印象但是知识点是零碎且混乱的,后来忍痛割爱用了整整3天半的时间听完重点标画视频课,把所有的知识点串了一遍,对常考和重点标记在书上,做到了心里有数。这时候心理已经没有特别慌张的感觉,感觉自己已经有了一点把握。
建筑快题部分,轴测图之前建筑学习中没有怎么接触过,而且功能排布一般。还没过画过一次完整的套图
专业课
9月前期:先自己看书2遍左右(最好在暑假班之前)并且辅助思维导图梳理书中内容,因为零散的知识点无法支撑整本书,把握大框架(也就是思维导图)才能在建筑史方面的学习中得到大部分的分数。因为有了之前在书上标画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后期就是一直对着书中的重点和常考点进行复习和梳理框架。所以可以做到对三本建筑史的框架了然于心也方便自己缕清知识点。中外建重点在于理清时间线,背诵各个时代的建筑特点,或按不同建筑类型记忆。构造在于理解建筑各部分构造层次的原理,因为在考试时会把不同部分结合起来考察,之后背几遍笔记。
9月下旬到11月:在确定学校后首先将过去十年的真题进行分类,将所有题按照知识点按章节分类后,对于北交的考点一目了然,对接下来的细化总结有了重点复习。将总结后的真题与之前在书中标画的重难点进行的对比,发现之前的工作没白做,购买的资料都对应上了,让我很惊喜,所以在后面的复习中我可以丢下很大一部分顾虑(之前总担心复习不全面)。九月底开始结合笔记和思维导图开始进行多次重复性背诵,九月底开始疯狂的画建筑史图和构造图,构造图并不是构造书中单一的部分考察,近几年北交比较喜欢将几个构造节点综合起来考察,例如:外墙墙体剖面图...图集里内容真的很全面,但是我又不放心还是会结合书本去对照,(又浪费很多宝贵的复习时间)因为北交真题重复率很低又不会超纲,所以11月末必须要把所有的建筑史图和构造图全部过关默画,切记不可自己预测,绘图题占比较大是必得分数!《简答题汇总》《论述题汇总》在10月和11月的时候,经常看。在吃饭的路上和图书馆的路上,利用细碎时间经常翻看。因为最后考试的内容90%都来自于书上,无论题型怎么变换,其本质是不变的。所以这个时候我就多看看题目可能提出的形式,顺便复习了这个章节的知识点。
12月:专业课笔记反复背诵结合知识框架,考试前必须做到建筑史框架在脑海里清晰不差,并且开始模拟真题或者是机构模拟题,不要抗拒模拟,只有严格时间模拟还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时间安排。再结合热点话题进行补充:碳排放、碳循环、低碳、绿建、未来建筑形式走向、普利兹克奖、旧城改造、城市更新...用答题卡或者A4纸来练习,《专题总结》里面的内容已经很全面了,但是我很担心复习不全,又去整理了几个建筑的前沿热点,因为北交的老师很注重城市规划方向的内容,所以我用了一天的时间做了一些补充。



建筑快题(A1 两张)

暑假前期:大量的案例积累 重点积累案例中场地处理 、主入口处理(凹凸处理、片墙引导、景观引导)、立面语言、体块造型逻辑、中庭处理、交通盒摆放的位置、优秀配景(植物、铺地、人物)分成不同的种类进行2-3种的着重分析。
暑假:进行快题的集训练习,这是快题提升的最佳时间,可以从中大量学习快提手法,也是观察对手水平的最好时间,学习别人快题好的地方。选定几套配色,不要盲从,大量颜色相似配色的图纸会使老师审美疲倦,但也不要选择过于跳脱的颜色。
后期:一周一套保持手感,一定要注意时间。在考试前严格规范6小时画图来保证考试时可以画完快题!平时练习中,快题绘制、任务书解读、题眼把控、图纸排版、绘图技巧、整体时间把控,都要分类进行着重的练习。规范自己的画图时间和图纸排版。最重要一点,记忆小分析图,室内外透视图7-8个,以便在考场上直接画出不需要进行二次思考节约时间!
9月

10月

12月(考前最后一套)

最后:
现在开始复习的小伙伴们不要着急,经验贴看几个就够了,成功的失败的都要看,在成功中吸取学习经验,在失败的经验中避免自己走弯路。切记不要太过频繁的去翻看经验贴,达到心里的满足从而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我也在各大经验贴中翻找适合自己的内容,但只有走完整个复习过程之后才知道,别人的经验只能借鉴,所以最好早点进行准备,给自己不断试错不断积累知识的机会。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现在和十年前”。当你发现自己该为自己努力的时候,什么时候都不会晚!如果能尽早地学习,大量的积累,你的根茎会牢牢地扎在土里!在座的各位准研究生们,不要放弃自己请继续努力!
建筑与艺术设计考研群(免费)861793834,欢迎进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