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常识午餐】
1. (单选)下列关于安全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灾发生时,如果所处楼层较低,应当立即跳楼逃生
B.吃火锅时可以小心缓慢地向燃烧着的酒精炉里添加酒精
C.面粉厂容易发生爆炸是因为面粉中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
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不能立即开灯检查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窗通气和关闭煤气,这时不能立即开灯,因为因开灯产生的电流(电火花)易点燃空气中的煤气,造成火灾或爆炸。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火灾发生时,即使所处楼层较低,也应当选择正确的逃生方式逃生,从通道疏散,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即便楼层在二楼,也不能立刻跳楼,跳前应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的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户,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以缩短跳落高度,快速从火灾现场逃生。
B项:酒精是易燃物质,即使缓慢向燃烧着的酒精炉里添加酒精,也极易引起酒精燃烧,烧伤人体或引起火灾,正确做法是先熄灭燃烧着的酒精炉,再添加酒精,或更换新的填满酒精的酒精炉。
C项:面粉厂容易发生爆炸是因为面粉厂存在大量面粉粉尘,面粉是可以燃烧的,当一定量的粉尘在一个密封的空间中剧烈摩擦会导致爆炸或者燃烧。
2. (单选)关于书画产生年代与收藏情况,下列哪一说法绝对不可能是正确的:
A.画家自称“仿黄公望”,则该画不可能早于元代
B.曾被米芾收藏,则该画可能出自清人之手
C.有“古希天子”印章,说明该书画曾是清代宫廷的藏品
D.有“宣统御赏之宝”的印章,说明溥仪曾欣赏过该作品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人文-人文其它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米芾是北宋书法家、画家,B项中“出自清人之手”表述错误,宋代人不可能收藏清代的作品。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黄公望是元代画家,如果有人仿黄公望,不可能早于元代。
C项:“古希天子”,是清代乾隆皇帝的皇家印玺铭文,印文用于清代乾隆年间收藏的书画作品上。
D项:“宣统御赏之宝”是清代宣统皇帝皇家印玺铭文,“宣统”为清朝皇帝溥仪的年号,因此印有“宣统御赏之宝”的印章,说明溥仪曾欣赏过该作品。
3. (单选)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近年来团购作为一种新型商务模式出现于大众视野并风靡全国,在国际上,团购属于下列哪种电子商务模式:
A.B2B
B.C2C
C.B2C
D.B2T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经济-宏观经济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务模式。
第二步,B2T模式,B是通常意义上的商家,而T则指的是团队(TEAM),简单的来说就是企业对团队的模式,互不认识的消费者,借助互联网的“网聚人的力量”来聚集资金,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以求得最优的价格。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B2B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专用网络或Internet,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传递,开展交易活动的商业模式。比如阿里巴巴,就是我国最大的B2B网站。
B项:C2C实际是电子商务的专业用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比如淘宝上的个人卖家和个人买家。
C项:B2C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的商业零售模式。比如当当网。
4. (单选)以下公文标题中,最符合公文写作规范的是:
A.《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的通报》
B.《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报》
C.《国务院表扬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的通报》
D.《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近期几起事故情况的通报》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管理公文-公文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标题拟定格式的相关常识。
第二步,公文标题一般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D项中标题正确,国务院安委会是发文机关,近期几起事故情况是事由,通报是文种,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在此告知近期几起事故情况,使用恰当。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8条规定,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A项标题文种使用通报不恰当,是在一定范围公布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应该使用通告。(注:该标题中发文机关国务院可以省略,也可以加上)
B项: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8条规定,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B项是对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一种传达,标题文种使用不正确,此处应当使用通知,故错误。
C项:“事由”前面一般加“关于”二字,表示涉及的范围或事务,不能省略(除非省略事由),故C项错误,缺少介词“关于”。公文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个要素中“文种”不可省略,在特殊情况下“发文机关”和“事由”可以省略。一是省略“发文机关”,多见于上行文,其他因版头印有发文机关而省略此项的情况也很常见。二是省略“事由”,在命令、公告、通告等文种中较为常见。三是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在公告、通告等公布性文件以及内容单一的知照性通知经常这样处理。15种行政机关公文中大多数标题可以省略其中的一项或两项,但议案、决定两个文种的标题不能省略。
5. (单选)下列说法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的是:
A.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B.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C.工伤的康复费用可从工伤保险中支出
D.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需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法律其它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48条规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失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根据这个法条可知,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5条第3款规定,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A选项正确。
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25条第2款规定,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B选项正确。
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38条第1项规定,因工伤发生的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C选项正确。
6. (单选)下列关于中国民族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B.汉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C.民族的地区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D.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民族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我国各省区中,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是云南省。云南省是一个民族构成极为多样化的省份,汉族和25个少数民族在该省杂居。其中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有15个:白、哈尼、傣族、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族、基诺、德昂、独龙。而广西省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而不是最种类最多的。D选项表述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600多万人。A选项正确,不选。
B项:世界各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多的达十多亿人,少的只有几十人。超过1亿人口的民族有7个:汉族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日本人、巴西人、印度人,其中汉族约13亿人,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B选项正确,不选。
C项: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200多个民族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在这些地区又都杂居着不少汉族,其比例也相当高,因此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C选项正确,不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