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道德经》中最实用的辩证式思维

2022-08-01 12:48 作者:邂逅经典文化  | 我要投稿

道德经中最实用的辩证式思维,曲则全,说的是委屈反而能求全,大的胸怀都是被大的委屈撑大的,有多大的胸怀就会有多大的成就,枉则直,一个人学会弯曲,才能够伸直自己,洼则盈说的是水往低处流,一个人把姿态放低,才能够变得丰盈。毕泽鑫说的是破旧反而能够伤心,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少则得说的是,一个人拥有的越少,新的收获才会越多,多则惑,则是一个人拥有的越多,他的困惑也就越多塞。

图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没有绝对的好坏,一切都处于无常的状态。老子《道德经》中的许多名言都反映出老子的辩证法智慧。本文选取其中六个名言,并通过它们来解释老子的辩证法慧。


一,“物壮则老”

事物发展壮大到最兴盛的时候就会开始衰落。一年中的春季植物开始生长,到夏季发展到最繁盛的状态。这时候植物又开始转向衰落,到深秋的时候,花和果子纷纷掉落,叶子变得枯黄。冬天万物凋敝,植物处于休息的状态。到第二年春天,植物又开始逐渐地生长,到夏天又重新转变为繁盛状态。植物的生长总是不断地在盛和衰之间转化。这就是植物的盛和衰之间即对立又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


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在生活中福总是依存在祸里面,祸总是藏伏在福里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规律。古代有个塞翁丢失了一匹马,这时一个邻居向塞翁说,”可惜呀,你家遇到了很大的损失!塞翁却说,难道丢失一匹马就不会是个福事吗?果然,不多日之后那匹丢失的马又回家了,而且带回来一群野马。那个邻居又来找到塞翁说:恭喜你!马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一群野马。塞翁却说,我得到了这么些野马,难道就不是一个祸事吗?果然不长时间,塞翁的儿子因为骑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掉下来摔断了腿。那个邻居又来向塞翁说,你们家果然就遇到了一个祸事。塞翁却说,难道儿子摔断了腿就不能成为一个福事吗?果然不长时间后,国家在百姓中征集所有的年轻男子去前线当兵打仗,很多人都死在战场。塞翁的儿子因为腿断了,没有被征去当兵,所以免于一死。这个故事的开始时,塞翁丢失了一匹马,后来马回来时带回来一群野马,这时祸事就转化成了福事。但带回来的野马又使塞翁的儿子摔断了腿,福事又转化成了祸事。塞翁儿子摔断腿就没有去当兵,免去了一死,这时祸事又转化成了福事。这个故事很典型地揭示了福祸之间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生活中的福祸互相依存、转化都是这样的规律。

三,”大辩若呐“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平时说话结结巴巴的人,辩论时才是最厉害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平时就是一个结巴,但辩论时谁也辩不过他。


四,”曲则全“。

如果不想委屈自己,而是与对方硬拼,往往会受到损失而难以保全自己。如果能先委屈自己,事后就可以得到保全。受委屈时,先吃亏了。但过去之后自己获得了保全,就又得到了好处。这也是吃亏和得利之间的辩证关系。

图片


五,”敝则新”

衣服穿得破旧了,就会换一个新的。新的以后还会变得破旧,就又会更换一个新的。从此可以看出,新旧就是这样不断地互相转化的。人体的细胞也是这样,细胞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衰败而死亡。这时新细胞就长出来,代替旧的细胞。这个新的细胞也会衰败死亡,之后又会产生新的细胞来代替。事物衰败之后,就会产生新事物,这就是“敝则新”,就是旧和新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

图片


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可信的语言往往是普通的,过于美丽的语言往往是不可信的。语言适当地往好里说还可以,如果达到花言巧语的程度,就是假话。这就是真话和假话之间的辩证关系。老子的辩证思想还有很多,能够领悟老子辩证法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有益处。


END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蓦然回首,邂逅经典文化。


《道德经》中最实用的辩证式思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