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美术大师罗伯特·麦考尔(Robert T. McCall

曾受雇于NASA的太空美术大师罗伯特·麦考尔(Robert T. McCall)擅长描绘探索场面。他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NASA等机构绘制过大量画作,其中尤以壁画为代表,画面纵贯古今,繁而不乱。麦考尔的大量画作有很强的史诗性,不变的主题是对过去的追忆、对先贤的敬意与对未来的憧憬,利用用色彩偏冷但极其绚烂的背景来烘托在不同历史时期探索活动的典型代表,激动人心。观看麦考尔的画作,与其说是在欣赏宇宙的宏丽,感叹成就的辉煌,倒不如说是在胜利之后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回顾征服天空的坎坷过程,是在追问探索的真谛,是在展望未来的图景。这与我初听First Flight时的感觉竟是如此相近…… Celebrating 100 Years of Powerd Flight
麦考尔为NASA的Dryden飞行中心绘制的《动力飞行百年庆:1903-2003》。画面的主线是各时期代表性的飞行器,大致自中下部太阳中心(绘有莱特兄弟的飞机)起顺时针分布。横幅上书莱特兄弟的名言“我相信飞行是可能的(It is my belief that flight is possible)”,其上站立者自左向右分别代表一战飞行员、二战飞行员、NASA试验机飞行员、航天飞机宇航员和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详见说明图。 History of Flight
麦考尔为Dryden中心绘制的《飞行的历史》。画面以地球为背景,上方飞扬的是空间站和群星。地球之前飞翔着数种飞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试验机),前景则是试飞员和研究者(也许是Dryden的员工?)群象。这幅画与其称为飞行的历史,倒不如说是飞行试验的历史。 Dryden Flight Center
《Dryden飞行中心》,其上罗列了多种试验飞机。 Prologue and the Promise
麦考尔为加州迪斯尼乐园Horizons pavilion绘制的壁画《序言与允诺(The Prologue and the Promise)》,画面的线索是人类文明的进程。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从文明古国走来,一直走向未来。背景从左至右分别展现了金字塔、方尖碑、巨石阵、中美洲的金字塔、帕台农神庙、耶路撒冷石顶、泰国的建筑、中国的寺庙、非洲部落棚屋、圣彼得大教堂、泰姬陵、巴厘岛寺院、日本的Daibutsu佛像、大本钟和国会大厦、埃菲尔铁塔、莫斯科圣巴西尔教堂、华盛顿纪念碑、美国国会山,最后是未来城市的构想图。天空的场景也由从浓云密布转为阳光灿烂再转为群星璀璨,正意味着经历坎坷之后人类才有了今日的辉煌文明,而未来则寄托于太空深处。有意思的是,麦考尔将他家人的形象绘制在了画面最前方的山头上。 Big Picture
《大图景》,其上展现的是地球生命演化,并逐渐发展出人类文明的过程。画面中央站立的是原始人类,左半为远古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右侧则是人类文明巨匠群像及对未来的展望。环绕地球的轨道上则罗列着不同时期的航天器。画面的含义很明显:从远古走来的人类一直向往着飞出地球,在以无数巨匠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人努力下,人类在太空中找到了未来的寄托。 Dream
《梦想》,画面分三层,最上一层是太空,中间一层描绘了来自地球的探索者,最下一层是包括V2火箭、水星飞船和阿波罗登月舱在内的航天器。该画作可以看成是对太空开拓者的敬意与对新一代的期望。 Tour of the Universe
《宇宙之旅》,因长度过大只好拆成四部分展示。这是我所见过麦考尔的壁画中覆盖时间尺度最大的一幅:从宇宙诞生描绘到人类的未来。整个画面分为14小段:起源、宇宙的疆域、地球的创生、生命的起源、史前生物、恐龙时代、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兴起、航空航天的成就、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登月、对未来的承诺、殖民太空边疆、星际旅行、无尽的史诗。上百亿年的历史融会于一画之中,其展现的大眼光和气魄酣畅淋漓而又引人深思。 Art of the Cosmic Age
《宇宙时代的艺术》,是麦考尔与俄罗斯太空美术家安德雷·索可洛夫合作完成的作品。这幅画的主题是人类进行太空开发的历史,从人造地球卫星一号到国际空间站。辉煌灿烂的背景上交叠着行星轨道,展现力度的同时又为画面凭添了几分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