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3个方法,提升孩子的主动语言

2022-05-02 09:42 作者:医患有道  | 我要投稿

“当我的孩子想要某种东西时,他从来不会提出要求,而是直接拉着我走到货架前。”


语言干预在孤独症儿童整体的康复干预中,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其中“如何让孩子主动说话”也是令很多家长苦恼的问题。

 

从儿童表达性语言的发展来看,大体经过四个阶段:理解反应,模仿,提示,主动表达
 

对于孤独症障碍儿童来说,TA们语言发展的每个阶段存在较大障碍,尤其是在主动表达阶段。

 

一些有口语的孤独症儿童不用或很少用口语表达自己的需要、感受、请求、意图等,主动语言很少,或根本就没有。

 

 

一.主动语言是什么?


所谓主动语言,是指儿童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自己主动说出的符合当时场景的语言。
 

 

 

 

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


1、动机问题

孤独症儿童主动语言缺乏的主因是缺乏表达动机(为什么说),缺乏表达内容(说什么), 缺乏表达技能(怎么说),解决主动语言问题首要解决的是动机问题。
 

 

2、缺乏语言模仿学习的环境

许多孤独症孩子最初并不明白语言在满足自己需要时具有的工具性功能,刚开始是靠模仿明白,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习得语言的。

 

比如:孩子渴了要喝水时,家长给孩子示范说“水”、“喝水”;那么之后孩子渴的时候,说出“水”,家长就拿水给孩子喝。

 

就是这样的情景模仿下,孩子开始一点点增加语言的信息量,慢慢理解词音与所指对象、语音与所指情景的联结关系。

 

 

 

 

三.如何提升儿童主动性语言?


1.帮助孩子建立说话动机

 

语言学家们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表达性语言训练时,反复强调,要从表达动机的语言训练开始。
 

因为表达动机的语言可以直接满足孩子的需要。动机性语言一般包括:

 

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要求,比如吃;对他人行为的要求,比如抱抱;对他人关注的要求,比如亲亲,对具体信息的要求,比如苹果;对驱除不快之物的要求等,比如怕。

 

基本模式为:使用语言传递“要求信息”→他人的“信息反馈”→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

 

以此来不断提高孩子学习语言的动力,激发TA们说话的愿望。

 

比如:孩子想吃糖果,怎么哭闹都不给TA,要教孩子用口语提出动机“吃糖果”,家长再满足孩子。

 

让孩子在使用语言与满足需求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积累过程,家长要有万分耐心。

 

 

2.让孩子多听,多重复,丰富语言信息

 

制造一个有声语言模仿的环境,让孩子有意无意的“听”,从而接受大量的语言刺激,丰富语言信息量,比如唱儿歌、放童谣,讲故事等等。

 

在平日学习、生活、娱乐、户外活动中,家长用语言描述孩子的行为、动机、看见的食物、听到的食物,让TA重复,从而提升其语音与实景的对应联结能力,丰富语句。

 

 

 

 

3.训练孩子学会提取语言信息

 

面对他人的提问、讲述,孤独症儿童很少或根本无应对反应,主要是由于TA们不知道怎么回答问题、无法正确地、恰当地提取语言信息,缺乏说话技能。

 

这时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口语水平的能力,逐步训练TA学会提取语言信息、使用语言的技能,即回答他人问题的能力。

 

比如读绘本故事,在反复聆听讲解之后,孩子记住了故事内容,家长针对故事提出问题,对孩子进行对答训练,问题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这种主题对话,能够逐步培养孩子的对答能力,提升语言思维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应多利用自然情景对孩子进行示范教学,给TA提供足够的语言模仿机会,让孩子慢慢学会主动说话。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3个方法,提升孩子的主动语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