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952. 坎星动力纪实

2020-04-01 09:02 作者:复古瞳  | 我要投稿

时间到了1952年,坎星动力公司的第二枚AERO.3也搬上了发射台,而此时为一月25日,在完成AERO.3的发射之后,坎星动力公司的另一种不同的设计方案与不同的系列将要推出,并且有可能成为新一代坎星动力公司的主力探空火箭,取代现在的AERO系列。

AERO.3(2)发射中

然而如同上一次的情况一样,第二级点火失败,似乎这一型号的发动机不能适应这样的压载,但是好在XLR11证实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火箭引擎。

AERO.3号(2)

火箭质量:3.375T

级数:两级

有无控制:有无人舱段,无控制

是否搭载科学实验:是,数目3

成本:526

结果:失败

到达高度:16km

因此,新的系列RECON已经在计划中了,而RECON.1已经在AERO.3发射的时候开始建造,跟AERO.3不同的是,RECON.1是一型可控火箭,并且质量也超过十吨,力求超过100KM的高度,为日后的载人航天事业打下第一块基石。

2月25日早间,硕大的RECON.1被运上了发射台,坎星动力的工程师很担忧这么大的火箭能不能升空,但是强劲而有力的A-4发动机确实工作了很长时间,在86秒后熄火,将RECON.1送到了110KM的高空,收集了宝贵的数据,

RECON.1发射

RECON.1号

火箭质量:18.375T

级数:一级

有无控制:有无人舱段,有控制

是否搭载科学实验:是,数目1

成本:642

结果:成功

到达高度:112km

而在此之后,3月30日,第二枚RECON.1升空,用于累积经验。升空81秒后引擎关机,收集了高空的气压数据并且传回。随后在高层大气被遥控自毁。

RECON.1号(2)

火箭质量:18.425T

级数:一级

有无控制:有无人舱段,有控制

是否搭载科学实验:是,数目2

成本:642

结果:成功

到达高度:101km

---------------------------------------------------------------------------------------------------------------------------

时间来到了7月,坎星动力的工程师们认为单级的RECON.1不够达成进入亚轨道这一条件,于是添加了新的一级,仍旧使用A-4引擎,以期望突破140KM大关。于是在进入九月份之后拿出了一份设计图纸(这么长时间干什么去了),命名为RECON.2,择日发射。

10月3日,RECON.2加注燃料完成,发射。

RECON.2号

火箭质量:19.325T

级数:两级

有无控制:有无人舱段,有控制

是否搭载科学实验:是,数目2

成本:945

结果:基本成功

到达高度:131km

---------------------------------------------------------------------------------------------------------------------------11月的坎星并没有什么变化,而第一枚载人火箭XS.1却准备发射了。

XS.1点火

搭载了两名英勇的宇航员,开始了他们的太空之旅。

发射没有成功,错误的控制面设置使得XS.1仅仅飞行了2KM高度就损毁了,制造此控制舵面的工作人员已经被辞退,但好在“水星1”降落伞经受住了考验,将飞行员们顺利的带回了地面。

XS.1飞船

火箭质量:13.005T

级数:一级

有无控制:有人舱段,有控制

是否搭载科学实验:无

成本:6773(过多的“水星1”降落伞)

结果:失败但是飞行员存活

到达高度:2km

年末,当大部分工程师忙于改进RECON.2的时候,当年那个被降职的工程师又回来了,带着他的AERO.4一起。得益于技术的成熟,只用了17天就赶造出了这枚AERO.4,并且在12月3日早上发射。他没有用成熟的A-4引擎,而是使用了同期研发的RD-100引擎作为自己的第一级助力,而得益于RD-100和XLR11的稳定工作,AERO.4型探空火箭达到了前所未有之高度,那位工程师使得AERO系列复活了。

而接下来,一种被称之为混合体的方案也被放到了老板面前。

AERO.4发射
分离了第一级之后的AERO.4

AERO.4号火箭

质量:1.056T

级数:两级

有无控制:有无人舱段,无控制

是否搭载科学实验:是,数目1

成本:1317

结果:成功发射

到达高度:473km



1952. 坎星动力纪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