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故事|这不是江湖
律师第一次去会见A时。A还很委屈, 滔滔不绝得向律师讲述自己是冤枉的,他不明白出于江湖义气借钱给朋友怎么会是犯罪呢?
时间回到几年前,A与B是在酒桌上认识的,A见到B后就想与他结交。其实B就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混子。那么A为什么要认识这样的人呢?因为A为人老实,为了不让欺负就想结交这种有江湖习气的人。 B有没有罩着A不清楚,但B倒是经常找A,也没别的事情就是借钱做生意。A不多问,每次也豪爽得答应了。
这一天B神神秘秘得找到A,仍旧是要钱,但是理由变了,B这次来是让A入伙的。原来B迷上了网络赌博,欠了好几百的债务,为了尽快还债,他瞄上了窃取信用卡信息。B告诉A之前已经得手几次了而且收获不少,这次是来要钱做为再次做案的启动资金的。B感谢A这些年的倾囊相助,但B债务缠身,只有通过犯罪才能还上债务,还上欠A的钱。
A答应了,也许仍旧是出于义气,也许是真的怕自己的钱再也回不来了。于是B邀请A到他租住的地方,向A介绍他的同伙们,并详细地向A讲述了他们是如何在ATM上安装摄像头的,又如何倒卖信用卡信息给外地人的,并承诺事成之后给A分成。A听完后还很贴心的告诉他们多办几张手机卡,现在手机有定位,防止被抓。第二天A就将钱转到了B的账户。
有了A给的几万,B又一次开始行动。可惜这次还没得手就被人发现了。警方很快就锁定了B和他的同伙并将这个犯罪团伙一网打尽。B供出了是A提供了犯罪的资金,于是A也被抓了。
让我们回到开头,听完A的讲述,律师不禁皱起了眉头。虽说A一口咬定自己是无罪的,只是借钱给朋友,但是B和同伙在公安机关的陈述都称A是共犯。这都是什么朋友,你对他们义气,他们对你却没有你想象的那种义气。你的朋友们早就把你“卖”了。律师劝A还是认罪认罚吧,争取从宽处罚。
因为疫情的影响,A的案子早应开庭却延期了。律师再去见A,A一次比一次憔悴。但A却仍旧认为自己无罪。
最终经过审理,A被法院以信用卡诈骗罪、窃取信用卡信息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数万元,还需要退赔被害人的损失十几万元。A出于义气“帮助”了朋友,一点好处没捞着,坏处都趟在了自己身上。有人觉得A很倒霉,是个倒霉蛋。其实A是个糊涂蛋,义气是好事,但是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
A没有读懂江湖,现在也没有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