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诗的日子15.5

2023-06-26 19:51 作者:没胃口的棺材  | 我要投稿

大路还在修,我得从巷子里绕到集中卖衣服的街道去。从酒城路转入新华街,再拐进兴华北街,穿过植物园路,从民主街南端的口子走出去就到了人民路的商业街。 热光把巷路分成了两半,一半明黄,一半灰白,我迟钝地走进阴影里凉快,晨光志气满满,躲闪令我倍感流浪,宛如巷战。淋落于我眉毛的金色鳞光让我打开了遮阳伞。 一扇深棕小门外的太阳下晒着一堆黄绿带土色的皱缩薄片,我凑近细看,不确定是什么,看起来有点儿像禽类郡肝内侧那层黄色的膜,或许是鸡内金,我闻到了一线中药的味道,但没有看到哪里有中药店的招牌。 我曾走过这里一次,那也是个灿光微热的日子,上午,那栋灰色平房楼上的仙人掌也一样的朝向这边,不知道刺有没有多长几根,那扇门口前的小花已经结了苞,是一个穿红裙子的阿姨种了它们,我记得她种花时露出的白花花的大腿。 走新华街,会路过实验一中,二小,若干托儿所,若家幼儿园,若些培训班以及居民小区和住宅楼房,除了前两所学校以外,大部分建筑在手机的电子地图里都是隐形的,更不消说那一两家早餐店和小卖部了。兴华北街也一样,只是多了理发店和快递站。 民主街的这段路属于它的中段,北街和南街贯穿起来很长,我从北边来。这一截巷子明显比刚才走过的要窄很多,但仍可以一眼望到尽头的“滨谷潮乐汇”,那是马路对面一处服装卖场的彩色招牌。 这条街有很多理发店、美容美甲和养生馆,风水命理的门边有手写的对联,我头上挂着承接婚庆的横招牌。这里最多的是外卖小作坊,炸鸡,烤肉饭,麻辣烫等等,也或许美容养生馆要更多,只是我不知道,因为巷子里总有更深的地方我没走到。 商铺和房屋重叠在一起,紧挨着近乎成压缩态,事物是不规则的形状,小巷最宽的地方只一辆汽车单行也很难通过。 上次来这里,刚好碰到有婚车接亲,他们把车从大马路开进来,从左边转进巷子里,顺时针转了一圈从右边另一个接马路的口子钻出去,一辆接一辆地,缓缓挪动着,等开到马路还得避顾左右两方来车才能转弯,实在好慢。 路挤我不敢妄动,只站在一边等他们开出去,大概是2辆黑色红旗和12辆黑色的奥迪,统一的车型,车牌杂乱,我想我应该数错了,我没看到新娘。我知道自己不擅长数数越发让我不擅长数数,但我安慰自己一切都是非编码区起的作用。我只能确定其中一辆黑车车盖上残留着很多栾树的小花和灰尘,像是此前在一棵栾树下停了很久。 前段时间很多人结婚,这或许是诸多婚庆公司在这里有片希望之地的原因,我尚不怀疑人们希望和真爱一起举行结婚典礼的意愿,也不怀疑这意愿的发生需要清醒和运气二者其一,我不确信这典礼和意愿有必然的联系。 虽然我同很多个婚车队伍相遇,但我只有一次运气见到新娘,那个车队,首车是白色,后跟着是一辆红色吉普,紧接着是两辆白车,再后就是十四辆(我不确定是十三还是十四)扎红花的黑色奥迪。新娘就坐在第二辆敞篷白车上,穿着披冠的中式婚服,她正举着手里的团扇挡刺眼的阳光,当天是很热。 在我老家镇上,婚车似乎没有这么讲究,至少车型很少这么统一,即便安排了婚庆公司,他们也只负责给新娘车上扎花,少有供车队的。我们那儿的婚车大都是亲戚开来的,接完亲等席散后给自家人个红包也就了事儿了,所以一行婚车各式各样,加起来也很少超过十辆。 关于老家习俗我了解的不多,大概在我结婚之前,作为旁观者,对这些习俗我都会一直不清不楚。我时而怀疑,前人是在等一个时刻,把一切全部告知给后人,郑重得近乎压迫地交代清楚,只为了让后人非参与到他们的队伍里不可。我真想算算姻缘啊。 快走到头,视野才放开,能看到一个三角路口有很多家餐馆,主营的都是三餐的主食,人流量多了起来。 我在斑马线上走走停停,总算过了人行道,这里没有红绿灯。 卖场很小,就像是开在永辉超市门口的那些服装店的规模。这里挂满了清仓,买一送一,促销,活动等字样,我上一次来这里它们也挂在同样的地方。 一楼卖童装,二楼是男女装,三楼卖家纺,扶手电梯只通到二楼,上三楼的电梯没开,要从二楼走上去。 衣服的款式不丑,多样性介于单一和让人眼花缭乱之间。女装区的衣服按款式的色系和风格分开,有韩系,日系,法式,美式复古风的各类短袖,背心,吊带,薄款外套和上下套装,也有改良旗袍和改良汉服等等,短款都集中在中间,呈一个个方块状,长裙和套装则被挂在靠墙和靠柱子的区域,起到了空间划分的作用,最远的角落里还有少量年前滞销的秋冬装。男装区则由黑白灰色的短袖,T恤,衬衫和薄款卫衣组成。 我取下一件粉色短袖,上面有个紫色头发的女孩儿,让我想到了爱探险的朵拉。我从领口里掏出吊牌,但没看到价签,于是把衣服挂了回去。我应该穿点不卡通的衣服,我不是天才。 我从另一排里取下另一件没有图案的灰绿色针织短袖薄衫,然后拿出吊牌,依旧没有价格,我只能问店员。 “这多少钱?” “那上面有啊。” “没有啊?” 我把衣服递给柜台里的店员,她把衣服倒过来,拽上挂着的黑色防盗器,“这啊,有,79。” “哦哦。” 我接过衣服后把它挂了回去,79元买一送一,我没有买。一件39块5我大概会考虑,但捆绑式打折不太适合我买得少的需求,为什么它不能五折单卖呢?如果一定要我买两件,多花出来的39块5就像我给它们的份子钱,这对我这个独身之人太残忍了。 一楼童装的最大码我也能穿,但有什么比一件旧衣服更适合用来追忆童年的呢,我已经是个吃过很多碗面的成年人了。我厌倦了自己从不厌倦任何东西的习惯,将就让我疲惫。或许在我老死之前,我将一直是个无法再成为儿童的年轻人。 我原路返回,又路过刚才那道棕门,它已经开了,里面有很多木架子,上面放了很多中药。没有等待它打开,我两手空空,像是原地重逢一样,从门里见到了新的东西。 我买了把鞋刷子回家,刷干净了我的帆布鞋,阳光很好,它们半天就能干。洗干净后的鞋子像两朵艳黄的向日葵,我把它们放在空调外机上。穿上这样新鲜的花朵一定是件体面的事情,我脚下生风,不逐日。

无诗的日子15.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