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tlebots第7届世界锦标赛 第8集 赛后分析总结

1 Free Shipping vs Hydra
均无总结。
头图来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660226159239731&set=pcb.660226205906393
2 HUGE vs Fusion
双方都没有发总结,但是可以从OOTA里传出来的图窥知一二:

外侧的Tegris被打裂了,但是内部的还足以支撑轮子接着行走。

Fusion则更惨一些……


来源:
OOTA讨论群以及相关讨论贴:r/battlebots/comments/11arvwj/huge_vs_fusion_aftermath_from_discord/
(主要信源是讨论贴,因为在我赶着发布的时候,Discord的搜索功能出了问题,无法追溯HUGE队伍的原本言论,而且讨论贴里的图片被转换成了webp格式,只好截图,会有一定压缩)
3 Lock-Jaw vs Glitch
均无总结。不过Glitch队说,比赛录制期间正好赶上学校的期中考试(必须亲自完成),所以本场开始的时候,第一批队员还在完成对第二批队员的交接工作,因此入场时站了16个人……不过这些画面全在播出时被裁剪了。

来源:
https://www.facebook.com/glitch.battlebots/photos/a.114968210902634/223527263380061/
4 Beta vs Shatter!
Shatter!的队长思来想去,选择了上一季打Blacksmith时奏效了的前叉套装。当时对阵Blacksmith时的思路是用前叉把对方固定在一定距离以外,然后用自身锤子长度优势来进攻。不过这次的问题是,Beta的行驶比上一场打Kraken时流畅很多,而且Beta有楔形前铲,所以可以很灵活地绕到Shatter!侧面。

虽说如此,但因为体型和构造差距,Shatter!只需要抓到一次机会打中Beta后侧就可以造成很大的伤害,但Beta必须正好打在Shatter!中心处没有装甲的部位才行。下图是Shatter!的第一个机会,但是在落锤的一瞬间,叉子碰到了Beta,导致整个机身往相反的方向反弹,最终没打中。

Shatter!本场还有一些行驶系统上的问题。除了更加贴地的磁铁在不是特别平整、干净的场地上开不太好以外,机器更快的速度也让队长本届经常转弯过度(增加到8S电压的行驶系统理论上可以达到每小时22英里)。在被Beta锤到两个前轮之后,行驶更加有问题了。

再然后Beta抓住机会从侧面打中了Shatter!最怕被打中的部位,打到了锤子传动系统的链轮,之后Shatter!的锤子在往前挥一次之后就再也动不了了。

然而造化弄人,接下来Beta出现失误,在锤Shatter!时自己弹起,反而被转身的Shatter!用前叉勾住,暴露了自己的后侧。然而此时的Shatter!既挥不动锤子又走不动路,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Shatter!本场叠了好几层装甲,在尝试了许多组合之后,最后选择的装甲里,底层是1/2英寸厚的UHMW,再往上是之前使用过的1英寸厚瑜伽垫泡沫塑料,最顶上又是一层1/8英寸厚的AR500。

队伍使用的锤头最可能穿破对方的那个,同时也是最轻的一个,但是加上链条防护之后,机器还是超重了,只好使用上一场被打得破破烂烂的装甲。为防止裁判误会,还得涂点红颜料来标明哪些破损是赛前就有了的。

结果就是,三层材料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形变,其中最底下的UHMW看似平整,但还是把7块电池都挤变形了,队伍为安全起见不得不全换掉。

相比之下,形变反而不是问题,因为代表吸收了伤害,而且也可以用液压机修复。更何况,本届季前赛只有Beta一个可以从顶部攻击的对手,因此本场比赛完后,队伍甚至不用再去管那款AR500顶板了。

除了图片显示的以外,伤害还包括断掉的用来固定缓冲层的螺丝(得钻开)、打碎的磁铁,还有一个从2017年就开始用的锤子轴承也坏了。
来源:
Shatter!博客:https://www.botsfc.com/home/battlebots-vii-post-fight-report-3-shatter-vs-beta-its-hammer-time
Shatter!赛前准备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DUln8H2JJI
Shatter!/Emulsifier自由问答:r/battlebots/comments/11axbhi/bots_fc_builders_of_emulsifier_and_shatter_ama/
5 Quantum vs Black Dragon

比赛的最后,Quantum一个电线圈松开了,因此只能往下咬,不能往上拔。赛后花了30分钟才把两台机器分开。

另外,这个据说是英国队第一次赢了一个巴西队。
来源:
Quantum赛后:https://www.facebook.com/spectrerobot/posts/pfbid0j7UxogTmo5BtVSYh7tihiN1EaH1yjmDfRczLGkkN6gLAdmzaNRY6h6Xiz1P6xYJwl?
英国1-7巴西: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7Qotzqqeuw
6 Terrortops vs Slammo!
Terrortops更换配置主要是靠6把不同的武器,切换武器可以给别的配件留重量。最重的武器40磅,最轻的16磅,而本场的武器则是30磅。在录制本场时,武器的最高速度是180mph,不过后来队伍成功达到了220mph。
队伍的武器透过了Slammo!的一层1/4英寸AR500钢、一层1英寸厚的6061铝之后,依然还能打坏里面的武器/复位电机,确实比较厉害。在此之后武器就停转了,可能是VESC电调误以为系统故障后阻断了信号,不过重启一次之后又好了。

队伍赛前也遇到了不可预测的问题:3个电调全都分别毫无来由地失去过响应,连原因都不知道。Terrortops在录制期间搬进了场地两三次,但都出现了各种失去反应的问题。队伍猜测是当时拉斯维加斯的风沙太大,不过换掉有问题的部件之后就好了。
另外,有队员说Terrortops的举升装置理论来说可以有600磅左右的举升力,但举升臂本身应该只能承受200磅左右的重量,不过倒还是成功举起了Slammo!。

队伍的原打算是把对手推到墙角后再进行举升、攻击这个流程,但是因为不知道能不能推得过去,就直接在场地中央进攻了。整个机器的设计思路在驾驶员完全没有练习经验的情况下得以完美地演绎,也是很理想了。不过有一点不理想的地方:队伍没有能装上装饰性的塑料尾巴,因为担心尾巴会不慎卷入行驶系统里。
Slammo!暂时无更新,队长大概在忙着造Apex:

来源:
Terrortops自由问答:r/battlebots/comments/11b815y/team_terrortops_ama_starting_saturday_at_12pm_est/
Terrortops赛后伤害图:https://www.instagram.com/p/CpGAzLQJV1E 以及总结:https://www.instagram.com/p/CpCNICnMo-t/
Slammo!社媒:https://www.instagram.com/p/Co9tZ5gLa30/
Terrortops失灵两次来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7Qotzqqeuw
以及OOTA讨论群
7 Tantrum vs Blip
这个队伍上周才放出来前4场比赛的总结,所以这场的应该暂时还不会发布……
如果从前四场的分析来看的话:Tantrum基本整台机器都是重新设计的。比如对阵Minotaur的时候,复位系统的松紧就没调好,结果机器被转鼓打中时,能量从外框传导到了复位系统,除了损失了覆盖着行驶系统的护甲以外,也没法复位。

至于Blip,把握弹射的时机依然比较难。Blip的弹射机制是靠内部的飞轮蓄能,在飞轮旋转的时候转向很可能触发陀螺仪效应离地,这导致Blip在第一场被End Game抓住了离地的空隙。因此Blip本场的策略有可能是先铲到Tantrum下面再开启飞轮、等5秒左右之后再发射。

不过队伍作客的访谈节目已经放了出来。首先Tantrum并不知道右侧行驶电调为什么起了火,这些比较昂贵的器件已经用了一年多了也还没出过这种问题,而Blip使用的应该也是一样的系统。这个暂时是一个未解之谜。起火的原因猜测是电线在落地时和外壳连接,产生了短路。

而Tantrum的武器在行驶侧起火之前就已经出了故障,听起来似乎是在收回武器的时候挤扁了缓冲用的部件。这场结束时,Tantrum的左侧行驶、武器起转、复位装置全都失灵了,但如果打假赛的话,这些损伤其实完全可以避免的。
Blip往常的武器操作手去夏威夷参加婚礼去了,因此本场负责操作飞轮的是一个新手。

总之,这场比赛不止有“打假赛”或者“放水”这种解读方法,虽然当BB把同一个队放在一场比时难免会出现这种无法完全排除的嫌疑。
来源:
Tantrum/Blip对前四场的总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j-UPgsov7I
队伍访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7Qotzqqeuw
其余来自OOTA讨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