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ra Credits游戏设计】生存游戏的合作困境



公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 哈定悲剧),比喻宣示著有限的资源注定因自由进用和不受限的要求而被过度剥削。这样的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源自于每一个个体都企求扩大自身可使用的资源,然而资源耗损的代价却转嫁所有可使用资源的人们。(可使用资源的群体数目可能远大于夺取资源的数目)(百度百科)。经典例子就是英国的公用地供公民共同放牛,但公民个体总想多放一头牛,不过分又能赚更多,之后大家竞相模仿,牛数量不收限制地超出土地承载力,最终崩溃,饿死了所有的牛,没有任何人获利。

现在很多的多人生存游戏也是这样子。玩家目标是在不利环境中生存,而地图中的资源若能合理分配则大家生存下来和抵御怪兽绰绰有余,但是玩家是一个个个体,总想着装满自己的背包,甚至不惜和其他玩家抢夺资源并交战,众多资源消耗在斗争中以及战后恢复中,但赢得的资源也入不敷出,便有人打起了偷袭并抢劫资源的算盘,又交战,形成恶性循环。这样所有的独狼玩家在尸潮中都会覆灭。

那么如何避免公地悲剧呢?其实很多游戏已经教会我们了。在同为生存类型的单机游戏中,玩家会在每个人物间合理分配资源,并不会发生冲突反而还能合作,并且整体做好长期规划。那么单人控制所有人物和每个玩家控制一个人物的区别在哪儿呢?
信任。在认识和信任其他玩家之前不会跟他共享资源或是组成团队,这样很容易就造成冲突;并且即便在一个相互信任的团体里,只要有某一人背叛了,也很容易引发恐慌,造成表面信任联盟的破裂,堕入公地悲剧。
那么我们又如何将大人生存游戏里的信任合作和长远规划实现到多人游戏乃至现实世界呢?现实世界的解决方法都有不足。

其一,讲工有资源私有化给个人或者公司,激励其所有者合理分配并长远规划。不过这牺牲了很多共有资源的潜在好处,且多人游也变为单机游戏了。

其二,团队中制定规则限制成员获取公共资源,并惩罚触犯者。这能带来秩序,但坏处在于维护秩序也需要消耗资源,降低了效率。
虽然公认的完美解决方法还不存在,但确有成功的例子。部分相互信赖的人分配资源时,给予信任或社会压力,大家愿意公平分配资源且成功实施。游戏中的例子是,互为真实朋友或其他亲密关系的玩家组成上述的信任团体以规避公地悲剧;

现实中的成功典范是德国的绿色能源。不同于严厉打击侵吞公共资源的行为的常规思维,德国政府而是出台了如简化能源投资步骤等相关政策以鼓励公民投资清洁能源。住户可以自己买太阳能板或是小区集体买一个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力连入电网再平均分配利润,大家都相互信任,少有矛盾。所以过半的德国清洁能源是公民所有的,走在世界前列。

看来建立共赢的奖励系统是打破以自我利益为主的死循环是一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