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隐患是什么?
原创:2023.5.12 立氪科技新能源
这是一个反认知的事儿,因为隐患不是离资源焦虑,也不是电池污染,而是电网吃不吃得消。
简单算数题,2022年全国总发电量八点四万亿度,充满一辆新能源汽车需要30度电。预计到2035年时,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会达到1.6亿辆,按1.6亿辆一周充1.5次来算,这些新能源车一年要用掉3744亿度的电。什么概念呢?
2022年123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是这样子的,新能源车用电量除以居民生活用电等于28%,这可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比例。而且更重要的是用电负荷的问题,
你家里用太多高功率电器同时打开很容易跳闸,对吧?这就是用电功率太高,电路吃不消了。如果这么多电动车晚上一起开始充电,那你家的冰箱和暖气片可能得先拔掉才行,不然电网就很有可能吃不消。所以很多朋友去看电动车的密度来决定买不买新能源,其实不太对,应该要看的是换电站的密度。当然有人要说了,你用2035年的用。电来挑战2022年的供电太不严谨了吧?但事实上呢,相关部门就是这么考虑问题的,所以很多相关政策都已经出台了。
2020年,换电站正式被纳入我国新基建项目范畴,产业发展规划也明确表示要大力推广换电模式,上汽、吉利、未来甚至中国石化、南方电网都在布局换电模式。根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换电站总数要超过3万座,还是这1.6亿辆新能源车从充电改成换电的话,换电站可以在用电低峰期提前把电池充好电,大家有需要的时候去换一下就行了。我自己就有一辆未来,开到换电站前,它自动倒车入库,自动换电,我什么都不用做,手机刷个几分钟就换好了,非常方便,而且更重要的是换电站可以变废为宝,充分的把垃圾电利用起来。
什么是垃圾电?2020年全国有将近200亿度风电被启用,几乎等于三峡大坝一年发电总量的1/5,为什么呀?因为凌晨三点风不会停,但凌晨三点没什么人用电,以现在的技术来讲。把这些电储存下来的成本太高了,还不如直接弃用掉。但是如果换电站铺开来,那就不一样了,因为换电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储能装置,那些原本被无奈弃用的风电、光电就可以完全被利用起来,充电几小时,换电几分钟,简直不要太方便。那既然换电这么好,那为什么现在换电站的数量远远不如充电桩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市场早期一定是先低成本的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一个充电桩随便找个车位、搭线、配件,再加上施工成本,两三千就搞定了。
新建一个换电站呢?场地要租金,人员要成本,但是更重要的是全自动的换电设备和备用电池,未来一块七十千瓦的电池价格在7万左右,一个换电站起码得囤个十几20块才行吧,所以一个换电站不投个两三百万是根本开不起来的。我们国家目前的策略也很简单,充电桩先行快速普及,换电站紧随其后,到某个数量临界点后开始全面普及,接替充电桩,两步走的同时,由国家牵头统一换电标准,让所有的车可以到所有的换。换电站去换电,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排队加油浪费钱,排队充电浪费时间,只有换电,那才是又快又省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