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孤家寡“猫”因疫情封控被困高楼,他们竟然......

2022-05-11 18:29 作者:它基金  | 我要投稿

2022年的春天,在疫情中匆匆落下了帷幕。


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那些因为疫情封控措施而被迫隔离在家的宠物,怎么样了?


三个来自不同角度,却同样有温度的瞬间,会告诉你答案。


上海.业主

上海某小区


气温渐升,上海防疫成效愈发显现,但仍有一些宠物因为主人暂未解除封控而陷入了困境。


据澎湃新闻报道,4月28日,上海有居民发现自己对过楼栋的6楼,有一只无人照顾的猫咪。据视频拍摄者张先生说,猫咪的主人,没有和猫咪隔离在一起,所以猫咪就成了“孤家寡猫”,连吃喝都成了问题。



5楼的居民,是一对老夫妻和一个女儿,他们全家展开“高空作业”,给楼上的猫咪喂食。


一个人踩在窗台上,把绑着篮子的竹竿伸到6楼的窗口给猫咪,另一个人就护着伸竹竿的那个人。



5楼居民的本意,最好是猫咪跳进篮子里,好接下来照顾,可是猫咪并不愿意的样子,每次都是叼了就跑,聪明的很。


但是它基金还是要提醒大家:


请务必首先保证自身安全!不要轻易尝试!


上海.街道

黄浦区老西门街道


5月6日,上海黄浦区老西门街道、梦花街抗疫指挥部主动跨前一步,在辖区内建立了全市首个动物方舱,共2间房,可安置3只大狗、40只小狗、10只猫。指挥部还专门安排了专业宠物医院的志愿者来收留这些无人照顾的毛孩子,让居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



除了照顾宠物之外,整间医院也严格按照防疫规定,每天定时用紫外线进行环境消毒工作,另外每只进来的狗狗也会使用宠物消毒液进行消毒清洁,并静置一段时间之后放入专门的笼子。



一只5岁的拉布拉多成为了宠物方舱的第一位"客人"。方舱负责志愿者说,狗狗的主人居住在老西门的梦花街,核酸阳性后,被转运至方舱医院进行治疗。



此前,狗狗一直寄养在居委会中,在“动物方舱”建成后,它就成了第一位被转送过来的“客人”,在此静候主人归来。



除此之外,方舱负责人还在方舱门口搭建了一个帐篷,有动物志愿者24小时进行值守,并查看宠物们的身体情况。



目前由于条件有限,动物方舱只能接受老西门街道辖区的转运居民的宠物,居民可以向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询问寄养事宜(上海的伙伴们转发起来啊)。


上海时刻


北京.社区

通州区九棵树玉兰湾小区


前不久北京疫情升级,通州区九棵树玉兰湾嘉园一栋楼出现了密接,社区在第一时间启动疫情应急防护措施,110户居民就此开启了居家隔离的生活。


消息传来的第一时间,有住户在群内发问:封控以后,我们的狗怎么办?


物业经理蔡文考在看到居民的担心后,第一时间做出回复:群里报备,我们安排!



每天,社区内的“大白”们会准时敲开封控业主的屋门,帮助无法外出的业主带狗狗散步。社区“大白”们也充分考虑了小区内非养宠家庭的顾虑,把遛狗范围控制在了封控区内,同时也会细心地收拾好排泄物。



石榴物业集团玉兰湾嘉园物业服务中心在此次疫情期间的暖心事”绝不仅仅只有一件“帮居民遛狗”,他们组织安排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统一上门核酸,帮业主送快递送外卖,还主动帮助社区内的业主去医院挂号。


在问及物业蔡文考经理时他的回复让人感动,他说,一个有温度的社区在关注业主感受的同时,也一定是倡导善待动物、文明养宠的,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大家增强对抗疫情的决心!


感谢可爱的“大白”(本照片已经征得了物业同意)


最让人感动的是,其中一只狗狗“多比”的主人,还专门点了外卖给这些疫情期间忙前忙后的“大白”,更是在解封后第一时间带着狗狗跑来物业表达感谢。


事实上,不仅仅是北京、上海,还有天津,沈阳、杭州......在许许多多城市的角落我们都能看见许多有爱的瞬间。



这些温暖的视频,仿佛是冰冷疫情中的一缕阳光,照亮了抗疫中的城市,温暖了你我的心。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会有越来越多的文明城市管理者,重视如何妥善解决疫情防控下伴侣动物保障问题。


我们相互理解,不放弃任何生命。


感谢每一个努力抗击疫情
让城市恢复正常的工作人员
你们辛苦了!


孤家寡“猫”因疫情封控被困高楼,他们竟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