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花师小哲】《小逻辑》读后随笔(二十九)——推论

2022-06-30 16:37 作者:花师小哲-中二  | 我要投稿

判断从第181节到193节,因为内容非常多,本篇不根据小节来讲。

推论。推论是概念和判断的统一。推论是判断的形式差别已经返回到简单同一性的概念。推论是合理的,而且一切事物都是合理的。推论是概念的实现和明白发挥,是一切真理之本质的根据。从判断到推论,我们可以说一切事物都是一推论

PS:合理即合乎理性。这就不得不提到黑格尔著名的论断“存在即合理,合理即存在”,到现在为止也许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句话,特别是不要把“合理”理解成“合乎道理”而颠倒黑白。事实上,黑格尔之后,有两个学派把这句话分成两部分,就变成了保守的和激进的黑格尔派(例如著名的青年黑格尔派),曲解了黑格尔的意思就容易得出很多“疯狂”的结论。这一部分也不展开。


推论到客体。在推论中,特殊性表现为个体性与普遍性之间起中介作用的中项。推论进一步发展,则从形式来看,即在于个体性和普遍性也可以取得这种中介性的地位,这样就形成了主观性到客观性的过渡。

在概念的实现过程中,共体就是这一个返回到自己的全体,全体中有差别的各环节依然是这个全体,这个全体通过扬弃中介性被规定为直接的统一性。概念的这种实现就是客体。或者说,主观概念通过推论才可以展开自己,突破限制而成为客体。

PS:从推论到客体似乎非常奇怪且难以理解,黑格尔用了不小的篇幅来进行解释,这里暂且不展开。


推论的三阶段。这里,三阶段根据形式不同,有两种表述(但其实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毕竟划分角度是不一样的),先来第一种表述,这种表述相对更抽象一些:

(1)直接推论。概念的各规定作为抽象的东西彼此仅处于外在关系中。这样两个极端(个体性和普遍性)和一个中项(概念)都还只是抽象的特殊性。(主词是小项,谓词是大项,这些都是普通逻辑的术语)

(2)理智推论。两个极端和一个中项之间被设定为漠不相干地独立自存着。这种推论没有概念,主词与一个别的规定性相联系。

(3)理性推论。主词通过中介过程使自己与自己相结合,这样它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


再来第二种表述,这种表述就附加上了对应与普通逻辑中的推论形式,这部分依然是不展开太多。

(1)质的推论。是定在的推论或质的推论。

形式1:E-B-A(E:个体性,B:特殊性,A:普遍性)

形式2:A-E-B。形式2表现出形式1的真理,即中介性过程只是在个体性中发生,是偶然的

形式3:B-A-E

三种形式也是质的推论的三个阶段。事实上,只要这三式,我们就可以根据E、B、A中任意两个来推出第三个,则三者的差别就可以被扬弃了,就会来到量的推论或数学的推论(数学中的公理即是量的推论,是自明之理),然后进一步扬弃即可到达反思的推论。

PS:在普通逻辑里,一般认为三段论有四种基本的形式,上面三种都是三段论中的形式,黑格尔认为第4式是不必要的,不仅是在普通逻辑推理里还是在思辨逻辑的发展过程中。

(2)反思的推论。中项并不仅是主词的一个抽象的特殊的规定性,同时也是一切个别的具体的主词。

反思的推论的三个阶段:全称推论、归纳推论和类推。

PS:全称推论的问题在于,结论是包含在大前提之中的,例如经典三段论“人皆有死,孔子是人,孔子会死”。也就是如果只通过全称推论,我们可以认为我们事实上是获取不到新的知识的,这也是归纳会出现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正是由于归纳、类推等方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能保证其正确性,才会引出非常多麻烦的问题。

其实再扩展一下,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效率和准确之间的矛盾,人之所以会有错觉就可以理解为为了效率而牺牲了部分准确性的妥协,这也是当前的人工智能还不能战胜人的智能的一个关键点,或者说,如果没有归纳和类推,则人类将永远被困在一个没有出口的知识迷宫之中,必须要敢于用归纳和类推这样看似不稳定的方法来认识新事物,我们才能拓宽知识。

(3)必然的推论。

必然的推论的三个阶段:直言推论、假言推论和选言推论。

下一篇开始讲概念的第二阶段——客体

【花师小哲】《小逻辑》读后随笔(二十九)——推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