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元素——漫无目标的假期

这一阶段,是硼元素。
硼——一种被称为"焊剂"的元素。
为了实现梦想,一次次投身于烈焰之中。
驱使它这么做的,应该是勇敢吧。
“妈妈……”“我,早一星期去学校……”
终究是不可能瞒掉的,况且,也不想因为这事就骗家人。已经和谢宛秋约好了,早些回学校复习。
“什么事啊。”
“考试,那个……再考一次。”
一贯自诩好学生的我,吐露此言,顿时面红耳赤。
“哦,没考好是吧。进大学,还是要多花点心思在学习上啊。”、
“是……”
妈妈的语气,倒是比想象中淡然许多,但忠告的分量却依旧是沉甸甸的。
“乐队、练琴什么的。你不小了,自己把握吧。”
果然……会被这么认为啊。
看看墙角的贝斯,摇摇头。它,我并不喜爱,说实在的,没认真倾注过什么真情实感;现在,却像一根无形的绳索,把我束缚着动弹不得。
寄托虚荣的工具、成名赌局的筹码,不过如此。终于是要反噬自己了吗。
不,不好,我不要!
步履有些踉跄,迈向了墙角边,像抱住快要溜走的希望一般,搂紧了它。
这是唯一的机会啊!
学习,早已不再希冀;校园活动,出类拔萃也终究是泡影;唯有乐队首演成功,尚能拨开一线光明……
练起来!
两周后,便可以熟练弹奏出自己的部分,背谱也不成问题。然而大学物理的课本,却几乎没翻开过。
恍惚间,暑假即将过半。
“这是?”
某晚,正躺床上刷着手机,突然弹出一条信息。
“你好,扬帆计划,想来吗?”
什么啊,过短的话语、陌生的名词,完全一头雾水。
发件人,陈……思语?
啊,脚放肩膀上的室友啊,稀客稀客,同宿舍一年也没见搭上几句话,这回是哪阵风把她吹来主动找我了?
“什么玩意?”
“科创项目,接个课题,做实验。暑假尽量多去,开学后一周一次就行,持续一年吧。”
有假不放,做实验,有病吧?上两学期三门实验课还没做够啊?!更迷惑了。
“有什么好处啊?”
“成果优秀,能出国、拿奖金,上学校首页;差点,保研会优先考虑;一般的,评奖学金有加分。有论文就会署名。”
一串连珠炮,似乎说到了好久远的未来,但确切益处仍然不明。
“那上首页把握有多少啊?”实在是没兴致,随便再问句打发走好了。都已经躺平了、连补考都不在意,这种光辉前程又与我何干。
“八成。”
“啊?”
没想到还一本正经回应了,定睛一看,确认没错。哟,最优结果八成,平时没什么声响,隔了根网线倒是挺能吹,上首页会这么容易?
“对,保守八成,至少保研会有好处。”她又强调了遍。
“OK,不行之后找你啊。”
其实是这家伙找不到人硬凑数吧,否则哪可能想到我。不过,最近也没什么要事,既然说的那么斩钉截铁……不如信一次?
于是,背上书包,踏入了这莫名其妙的项目中。
“这个……那个……你……他……”
陈思语,现在是我和她的第一次长时间接触。
来到实验室,一会喊这、一会叫那、一会找导师问课题、一会准备报告、一会清点器材、一会分配成员工作……没想到这家伙还有几分领导力,之前总失踪的,难道是在悄悄研究这些?
小组五名成员,算上我,两男三女。呵,早想好了,认真做是不可能的,态度至多是推一步、动一步,不是说保证有成果么,那就坐待佳音咯!再说了,我是被“请”过来的,这样子也不过分吧?
“之后要做些什么呀?”虽说如此,还是虚情假意问了句。
“听安排就好。”
好!正中下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看来可以彻底安心了。
然而几天后,却发现并非那么简单。
洗瓶子,做反应,处理数据——日常不过这几件事情,连陈思语也不发号施令了,所有人都得听着研究生前辈的指挥。
“这个瓶,划痕处没洗干净,再多泡一会!”
“温度计插的位置要对,不能碰底!”
“实验记录方式不规范,升温加料时间都要仔细写!”
……
在婆婆妈妈的奔波中筋疲力尽地度过每一天,即使是机器人般的低级操作,也让我几欲逃跑。
“我们之后一直是这样?”某天回宿舍路上、悄悄问陈思语,她毫无感情地回答着。
“是的。”
早知如此,别说八成、十成把握都不来了,就算上一次首页、昙花一现万众瞩目一回,又如何呢?花费这么多时间精力,值得么?
哎?等等,我原本是要……那岂不是可以?
“啊,对了、陈思语,那个……我物理补考呢,能不能早走一周呀?”
“可以啊,去吧。”
不怎么光彩的事情,却出人意料成了救星。
我顺利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