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GB/T 28181-2022 英文版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2023-04-23 15:00 作者:标准翻译网bzfyw  | 我要投稿

GB/T 28181-2022 英文版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 28181-2022 英文版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 28181-201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与GB/T 28181-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标准范围(见第1章2016年版的第1章)。
删除了“联网系统信息”“数字接入”“模拟接入”“模数混合型监控系统”“数字型监控系统”“监控点”“监控中心”的术语和定义,更改了“SIP监控域”“非SIP监控城”“级联”“互联”的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缩略语“PTZ”(见3.2)。更改了“SIP监控域互联结构示意图”(见4.1.1,2016年版的4.1.1)更改了“联网系统通信协议结构图”,媒体流通道增加了H,265,G,7221AAC(见4.3.1,2016
年版的4.3.1)。增加了媒体流数据传输的RTP时间藏要求(见4.3.6)。-更改了网络传输带宽要求视频顿率要求(见5,4,5.6,2016年版的5.45.6)增加了对H.265、AAC的支持(见6.2A.2.1.9,附录C附录F附录G)更改了SDP协议的引用(见6.4附录G2016年版的64附录F)更改了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见6.9附录A2016年版的69附录G)更改了信令字符集要求(见6.10,2016年版的610)
更改了控制要求(见第7章,2016年版的第7章)。
更改了传输、交换、控制安全性要求(见第8章2016年版的第8章)。
更改了注册和注销基本要求(见9.1,1,2016年版的91.1)。
增加了注册重定向(见9.1.2.3)。
更改了设备控制和设备配置基本要求及数据类型(见9,3,1、A.2,1A.2,3,1A,2.3.2)增加了看守位信息查询、巡航轨迹列表查询、巡航轨迹查询,PTZ精准状态查询、存储卡状态查询及应答命令(见9.5.3、A.2.4.10~A.2.4.14、A,2,6.12~A.2.6.16)。增加了PTZ精准位置变化事件订阅和通知(见9.111,9.11.2A2.13A2.6.15)。-增加了设备软件升级、图像抓拍信令流程和协议接口(见9.139.14)。更改了附录A部分内容。增加了部分数据类型定义(见A.2.1,2016年版的A.2.1)增加了部分控制命令及参数(见A.2.3,2016年版的A.2,3);增加了部分查询命令及参数(见A.2.4,2016年版的A.2.4):修改部分通知命今及参数(见A.2.5,2016年版的A2.5);增加修改了部分应答命令及参数(见A.2.6.201年版的A.2.6);部分修改了PTZ指令举例(见A3.22016年版的A.3.2);增加了联网系统扩展应用(见A.4)。
更改了附录B,补充了媒体播放命令说明(见附录B2016年版附录B)
更改了附录C,补充了H.265封装描述(见附录C2016年版附录C)。
更改了附录D基于TCP协议的视音频媒体传输要求(见附录D2016年版的附录L)。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以下简称“联网系统”)的互联结构,传输、交换、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性要求,以及控制、传输流程和协议接口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的方案设计、系统检测、验收以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研发生产。其他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10114-2003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18030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GB/T 2572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GB3511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GA/T 380全国公安机关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ISO/IEC 13818-1;2019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和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
ISO/IEC 14496-2;2004信息技术视听对象编码第2部分;视频
ISO/IEC 14496-2:2004/Amd2:2005信息技术视听对象编码第2部分视频修订2简单档次的新级别
ISO/IEC 14496-3;2019信息技术视听对象编码第3部分:音频
ISO/IEC14496-4信息技术视听对象编码第4部分:一致性测试
ISO/IEC14496-42004/AMD102005信息技术视听对象编码第4部分:一致性测试修订稿10;
ISO/IEC14496-5:2001信息技术视听对象的编码第5部分参考软件
IETFRFC3261会话初始协议
IETFRFC3550实时传输协议
IETFRFC3551音频和视额会议最小控制的RTP描述
IETFRFC3725会话初始协议(SIP)中第三方呼叫控制(3PCC)的当前最佳实现
IETFRFC3984H.264视频的RTP负载格式
IETFRFC4566;2006会话描述协议
IETFRFC4571面向连接的传输数据包赖实时传输协议(RTP)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IETFRFC6665会话初始协议(SIP)事件通知
IETFRFC7798
高效率视频编码(HEVC)的RTP有效载荷格式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互联结构
4.1SIP监控域互联结构
4.1.1概述
联网系统的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方面的SIP监控域互联结构见图1。图1描述了在单个SIP监控域内,不同SIP监控域间两种情况下,功能实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功能实体之间的通道互联协议分为会话通道协议、媒体流(本文件主要指视/音额)通道协议两种类型会话通道协议见4.3.2~4,3.4的规定,媒体流通道协议见4.3.5和4.3.的规定。

5传输要求
5.1网络传输协议要求
联网系统网络层应支持IP协议,传输层应支持TCP和UDP协议5.2媒体传输协议要求
视音频流在基于IP的网络上传输时应支持RTP/RTCP协议:视音频流的数据封装格式应符合4.3.6的要求。
视音频流在基于IP的网络上传输时宜扩展支持TCP协议协议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6交换要求
6.1统一编码规则
6.1.1I统一编码规则
联网系统应对前端设备、监控中心设备、用户终端ID进行统一编码,该编码具有全局唯一性。编码应采用符合附录E中的E.1规定的编码规则(20位十进制数字字符编码)。联网系统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管理平台与其他系统之间的通信应采用本章规定的统一编码标识联网系统的设备和用户。

7控制要求
7.1注册满足以下要求:
a)应支持设备或系统进入联网系统时向SIP服务器进行注册登记的工作模式设备或系统注册应扩展支持携带协议版本标识,协议版本标识应符合附录的规定b)
c)如果设备或系统注册不成功,宜延迟一定的随机时间后重新注册
d宜实现注册重定向功能,给设备动态分配接入服务器,以应付大规模设备接入时服务器端的负载均衡和故障迁移:
e设备或系统注册的会话控制过程见9.1。

8传输、交换、控制安全性要求
8.1设备身份认证
设备身份认证满足以下要求:
a)应支持对接人系统的所有设备进行统一编码,设备编码规范见6.1的规定;b接人设备认证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认证方式。对于非标准SIP设备,宜通过网关进行认证:
应支持采用基于口令的数字摘要认证方式对设备进行身份认证,认证流程见9.1和IETFc)RFC3261的第22章:
d)宜支持数字证书的认证方式。
8.2数据加密
宜在网络层采用IPSec或在传输层采用TLS对SIP消息实现逐跳安全加密

9控制、传输流程和协议接口
9.1注册和注销
9.1.1基本要求
注册和注销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SIP客户端、网关SIP设备,联网系统等SIP代理(SIPUA)应使用IETFRFC3261定义的REGISTER方法进行注册和注销。注册和注销时应进行认证,认证方式应支持数字摘要认证方式,高安全级别的宜支持数字证书的认证方式。
b)b)注册成功后,SIP代理在注册过期时间到来之前,应向注册服务器进行刷新注册,剧新注册消息流程应与9.1.2.1的流程描述一致,并遵循IETFRFC3261对刷新注册的规定。若注册失败,SIP代理应间隔一定时间后继续发起注册过程,与上一次注册时间间隔应可调,一般情况下不应短于605。
d)系统设备注册过期时间应可配置,缺省值为86400s1天)应在注册过期时间到来之前发送刷新注册消息,为SIP服务器预留适当刷新注册处理时间,注册过期时间不应短于3600SIP代理注册成功则认为SIP服务器为在线状态,注册失败则认为SIP服务器为离线状态eSIP服务器在SIP代理注册成功后认为其为在线状态SP代理注册过期则认为其为离线状态。
D对于处于开启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的路由器内侧的SIP代理,宜支持使用TCP发起SIP注册,并在注册成功后保持TCP连接不关闭,SP代理及服务器在该TCP通道里发送心跳刷新注册、视音频点播、控制等所有请求及响应SIP消息。若TCP通道断开,则认为SIP代理异常掉线,SIP代理应按前述要求间隔一定时间后重新发起注册。
9.1.2信令流程
9.1.2.1基本注册
基本注册即采用IETFRFC3261规定的基于数字摘要的挑战应答式安全技术进行注册,具体注册流程应与图8相符合。

附录A(规范性)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控制描述协议(MANSCDP)命令集
附录B(规范性)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实时流协议(MANSRTSP)命令集
附录C(规范性)基于RTP的视音频数据封装
附录D(规范性)基于TCP协议的视音频媒体传输
附录E(规范性)统一编码规则
附录F(规范性)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附录G(规范性)SDP定义
附录H(资料性)摄像机和平台路径选择技术要求
附录I(规范性)协议版本标识
附录J(规范性)目录查询应答说明
附录K(资料性)媒体流保活机制
附录L(规范性)Subject头城定义
附录M(规范性)多响应消息传输
附录N(规范性)城间目录订阅通知
附录O(规范性)摄像机采集部位类型代码
参考文献


GB/T 28181-2022 英文版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