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柳崖外编(四十五)
172,乌龙道士
京师东便门有个绿营兵薛某,薛母给他娶了个妻子,颇有姿色。成婚了一个月,薛某就被派去驻防北路,两年了都还没回来。一天,来了一个道士,长得黑脸长须。就坐在门前化缘,给他米也不要,他说:“我是泰山神乐观的住持。观众塑真武大帝像,尚缺圣像披发五百寸,如今已化得百余寸,只需要化女菩萨的发缕一寸就足够了。”薛妻将此事禀告婆婆。薛母说:“这是善事。”就让她剪下一缕头发给了那道士。道士高兴地离开了。
到了晚上,薛妻感觉有些心神不宁,随后更衣入睡。忽然听到窗隙外传出莫名的声响。有个人骑着一条乌龙【乌龙有狗的代称之意】,从窗外进来,那人用袖子将龙一拂,原来是一缕头发丝。那人进到帐中,薛妻思绪清晰,但是说不出话,只能任由其奸淫,无法招架。那人五更下床,仍旧拿出头发一吹,化为乌龙,骑上便走了。天亮后,薛妻才将此事告诉薛母。薛母于是和她结伴而睡,果然有个道士骑着乌龙进来,来到薛妻帐中恣意奸淫,薛母只能在旁边看着,不能动弹,也不能说话。自此之后,薛母和薛妻都不敢睡觉。等到道士一来,则灯火昏暗,道士已经抱着薛妻走进床帐中去了。薛妻从此日渐委靡成疾。
后来薛某从军营中回家,其母及妻向他诉说这件事。薛某于是准备了数枝小弩箭,箭头上涂满猪血,藏身在床后。当夜,又是一阵风声响动。道士一如既往骑着乌龙而来,薛某发动弩箭,射中了道士左肩。道士大叫,正打算吹发化出乌龙。薛某又连发二弩,都射中在其身上。道士倒在地嗥啕不止。薛某连忙出来查看,原来是一条大黑狗,便将其斩为了数段。薛妻服了药,逐渐痊愈了。
173,王能
康熙五十一年夏,汉军正蓝旗陈侯没有承袭先辈官职,而是和四个同窗在西山圣感寺读书。一天饭后散步,遇见一个少年,俊美若冠玉,衣冠楚楚,他上前对陈侯等作揖道:“诸公应该是来此游山的吧。”陈侯道:“我等是选此清净地读书的,不是游客。”少年说:“我生性喜欢读书,但是没有道合的好友。能和您一起同读吗?”陈侯看好他性格潇洒,彼此年纪又差不多,和同窗商议之后,同意留他同读。少年很高兴,当即带着被子住进了寺庙。陈侯派小童问话,少年答道:“在下姓王,名能,是江南人。随父在京读书,因喜慕西山的幽静,因而前来。”王能善于攀谈,能作楷书,写诗作文,击钵即成,皆属佳品。谈及《论衡》《周易》,都有深厚的见解,陈侯等人都颇为敬服。
一天,阴云密布,雷声四起,电光斜飞,冉冉逼近。王生吓得面色如土色,蹲在陈身后,道:“请救救我!”陈侯询问何故,回答说:“我怕打雷,一听就吓得要死。”陈侯于是和他坐在一起,紧紧抓住他的衣袖。只听见霹雳声在四周惊动,撼天动地。过了一阵,风停雨止,雷电也收起声响。王生答谢道:“我摆脱此劫难了。”众人问何故,王生道:“今日就要分别,就把实情告诉你们。我其实并非人类,乃是木精。因修炼有成,夺天地造化之功,为神忌惮。所以每五百年必遭雷火之劫,经历三劫之后就会道根长固。”言罢,穿林越岭走了。
174,鹰嘴女鬼
正红旗披甲人哈凤阿,被调往右卫驻防,奉差遣一路走至陕西地界,来到一处偏僻山庄,借宿在一间小房间中,展开被子睡觉。大约睡到三更天,睡梦中感觉有人将手伸进被子摸他。哈某惊醒过来,看到一个女子背对他坐在床边,长发如云,梳着高高的发髻,耳垂珠环,身着长长的红衣,一直拂到地上。哈某不敢出声。就这样过了一会儿,女子忽然回过头,只见长得面白如纸,鹰嘴鼠鼻,猫眼狮眉,看着哈某惨笑。哈某想要夺门而走,却被那女鬼挡在当口,仓皇间,又见女鬼一手掠鬓,一手掠衣,双手如同利爪,身上的绿毛有一寸长。哈某害怕极了,忽然间看到炕的另一头放着口大箱子,于是猛起一跃,揭开盖子钻了进去。看到女鬼要过来,在箱子里边用手死死拉住盖子的横梁,不停战栗。只听到女鬼嗤嗤笑个不停,利爪穿破箱盖就要掀开。两边就这样相持了好一阵子。女鬼于是骂道:“天地间居然有此不识好歹的东西!”天空即将黎明,忽然响起打早更,箱子外顿时寂静无声。此时哈某已然昏迷在箱子里,等主人过来,才将他扶出箱子,半晌才醒过来。便将晚上发生的事一一说出。大家于是掘地三尺,从下面挖出一具腐朽的棺木。里面有一具女尸,其梳妆打扮和哈某所见的女鬼完全一样,鹰嘴鹰爪,绿毛遍身,不知是哪一年的僵尸了。
175,借金人
前锋统领图某,家里算是富裕,有母亲年纪八十,近日寿诞摆宴,朝廷赏赐了一百两金条。这天,客人散去后,将要就寝,忽然听到房顶瓦片微有响动,从上面跳下一人,推门进来。身着青袍紫巾,腰上悬着利刃,面庞白皙微有胡须,身高七尺。上前作拜道:“闻说您有黄金,请借给我观赏一番吧。”图某叫人给了他,那人就飞檐走了。
几天后,大约二更时分,图某在密室里,又走进来一个人。一看,就是先前借金的人。图某说:“壮士想要什么呢?”那人说:“特地来还你黄金的。”图某说:“已经送给壮士了,何必还回来呢?”那人说:“我自己有千两黄金,但不识成色好坏,因此想要借朝廷赏赐的黄金来比对,不是缺钱。”将黄金放在几案上,就要离开。图某挽留道:“能喝几杯么?”答道:“能。”图某于是命人取大杯子,斟满了酒。那人立刻就饮了十杯子。图某问他的姓字,他说:“日后再相逢,叫我借金人就可以了。”便离去了。
过了数年,图某获罪下狱,财产都被没收,日子过得很苦。一天深夜,有人背着包袱掀窗进来。图某呆愣在那儿,那人说:“你忘了某年月的借金人了吗?借金一事还没来得及感谢,又请我喝酒,你算是我的知已了。知己有难,这五百金就当给你祝寿吧。”放下包袱,忽然就不见了。后来图某被赦免出狱,靠着所赠与的钱财养活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