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俄国的服役型社会

2023-02-20 11:55 作者:钱袋伊凡  | 我要投稿

在15、16世纪的莫斯科大公国和沙俄,俄罗斯是个服役型社会。 所谓的服役型社会,即一个人们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之中,法律虽然规定了各阶层的经济利益,但这些利益并不是为了这些阶层本身而服务,而是为了满足其为国家服役而存在。 获得了相应的利益,也就得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服役贵族拥有土地就得征战,工商业居民不出战,但承担供应诸如射击军这些职业部队的财税义务,农民则承担出征的田亩税。 在这样一种体制之下,俄国人的选择就只有两种,一是服役,二是纳税,在这样的制度下,可以说人人都是沙皇的奴隶,即便是贵族,理论上的权利也就只有一个——为沙皇服役至死。 服役地产正是这种理论下的产物,地产是授予给可服役的服役贵族的,若是服役贵族死亡,没有男丁或男丁尚未到服役年龄,地产那就得收回,那些战死服役贵族的妻儿就会被赶出去。 因此寡妇们总是会尽快再婚,拿出一个服役的男丁好维持土地,许多俄国普通人和外国雇佣兵就是这样一跃而成为贵族的,当然,想要等到好日子,先得在接下来的战事里面活下来,而以俄国的战争频繁程度,这还是有些困难的。 而即便没有战死,服役贵族也得面对不断征战下导致的巨量消耗,若是一直打胜仗还好,可以获得战利品来补贴,但胜利哪儿那么多,连续不断的战事会使他们越来越穷,越来越无法补充装备和战马,为了保证装备(毕竟这关系到战场上的生死),很多服役贵族就不得不把自己卖给富有贵族当奴仆…… 当然,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大贵族们(波雅尔)的利益也是得确保的,而确保方式就是世袭领地,这种类型的领地可以世代沿袭,不会因为不能服役而被收回,当然,服役肯定还是得服役的,这点哪怕是作为波雅尔也不能避免。 商人有些时候也会服役,俄国的商人是半官半商性质的,大商人有管理小商人,承担国家出售的义务,比如西伯利亚扩张,那就是商人们雇佣哥萨克完成的,接着俄国的官方力量再随之跟进,就这样完成了对西伯利亚的扩张。 一直到罗曼诺夫这个被大家拥立上去的沙皇 服役社会才得以被改变,随着法律的完善,俄国各阶层都获得了他们的权利,贵族们获得的自然最多,他们的土地得以沿袭,农奴也可以无限追捕。 不过这并没有扭转原本作为俄军主力的服役贵族越来越烂的趋势,成为了历次作战里面俄军的最大软肋,每次都被打败,俄国也不指望他们输出了,战争主力已经变成了射击军和西式团。 到了彼得时期,这群人已经退化成“到战场上砍一刀就算对得起沙皇,随即马上跑路”的程度了……

俄国的服役型社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