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鱼鹰社】拉丁美洲的香蕉战争

2022-09-19 10:26 作者:格林机铳  | 我要投稿

搬运自微信公众号海宁的小世界

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Men-at-Arms(MAA)系列第519号:拉丁美洲的战争(1900-1941)“香蕉战争”、边境战争和革命-Latin American Wars 1900-1941. ''Banana Wars'', Border Wars & Revolutions。原作者Philip S. Jowett, 绘图Stephen Walsh。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制服和装备介绍:由于相关国家极度贫困,1914年之前中美洲发生的历次战争中,各支军队所穿的大多数是临时制作的制服。拉美各国的军队虽然通常使用各种款式的平顶圆筒军帽、锥筒型军帽或是“斯泰森”式毡帽,但在中美洲,帽具通常仅限于草帽。棉质衬衫和裤子通常作为士兵的便服来使用,所以很难区分穿着者是否是战斗人员;虽然彩带会出现在帽子或其他位置上(参见图A),但各国所使用的采用国家标志色的彩带因色彩相似同样会造成混淆,另外各支军队不止一次地佩戴白色袖标作为战场识别标志。1911年洪都拉斯内战期间,达维拉总统的军队佩戴红白色袖标,而支持博尼拉将军的叛军则佩戴蓝白两色袖标。与士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来自富裕地主家庭的军官们,他们往往穿着华丽的制服,上面带有金色的辫纹装饰和金色的纽扣,同时搭配礼服佩剑。当然并非所有中美洲士兵的军服都是朴素式样的,美国冒险家萨姆·德雷本控制的尼加拉瓜部队就是一个例子。他指挥着一个所谓的“军”,但那最多就是一支营规模的部队。德雷本尽了最大努力去激励那些周而复始地“训练、骂娘、吃饭、领饷”的士兵,但收效甚微。于是他经过盘算后做出一个决定——把每名士兵的军衔都升一级,这样部队里就没有列兵了;然后,他自费让“他们穿上了镶着金色缎带镶边的华丽制服”。一名目击者描述他们看起来像轻歌剧《学生王子》中的男合唱团,但显然他们之后开始像猛虎一样战斗。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许多拉美士兵穿的是简单的棉布制服,戴便宜的大盖帽。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和玻利维亚,这些大盖帽都缺少硬化的帽墙和帽顶设计(参见图G3),而危地马拉、巴西和墨西哥军队的这种大盖帽则采用硬化帽顶(见图B1)。另一种便宜但实用的帽子是1932年之后巴拉圭军队所使用的棉质软太阳帽,一些墨西哥军队在作战时也戴了类似款式的帽子。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阿根廷军队在夏季也使用一种帆布遮阳软帽,而在30年代早期,巴西军队广泛使用的是一种“帆布头盔”(见图F3)。海地、古巴、尼加拉瓜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军队以及巴拿马的国民警卫队戴的都是美式作战帽。20世纪30年代使用的其他帽具包括了各种款式的软木遮阳头盔(主要是军官使用)。墨西哥人在1923年规定了一种灰色的软木头盔,但它并未得到广泛使用。在这一时期,大多数中美洲和部分南美洲军队穿的都是简单的棉质上衣、锥形裤子以及绑腿或护腿。昂贵的制服通常仅限于总统卫队和军官学校的学员使用。这些精锐部队很多使用的是德式尖顶盔和德式礼服式制服,这显现出普鲁士军事顾问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对许多拉美国家军队的影响。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拉丁美洲的军队开始标准化他们的制服,戴钢盔也开始变得普遍。形状为法国阿德里安式的M1915式和M1926式头盔被墨西哥、秘鲁和乌拉圭的军队所使用(参见图H1);哥伦比亚人则使用德国的M16式头盔;智利军队使用捷克的M1934式头盔;阿根廷人使用瑞士的M1918式头盔;危地马拉和古巴则使用英国的Mk I型M1915式头盔。厄瓜多尔人使用了两种意大利人的钢盔——法国阿德里安式样的M1915以及图H2所示的M33式。1932年,巴西人在阿德里安式头盔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轻型纤维头盔,但其防护性可以忽略不计。

A:中美洲的战争,1900年-1911年A1:列兵,洪都拉斯军队,纳马西格,1907年这名洪都拉斯士兵在外观方面与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的士兵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他戴了一顶简单的平顶圆筒军帽,帽子前端缝着打着蝴蝶结的洪都拉斯国家标志色缎带。在中美洲的军队中,穿着这种总显得脏兮兮的白色“拉亚蒂略(rayadillo)上衣”以及(或是)亚麻布材质裤子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另外这些士兵通常穿凉鞋或帆布鞋,但还有许多士兵是赤脚的。他们的装备同样简陋,只有一只简单的帆布包用来装枪支维护工具以及少量的备用子弹。这名士兵幸运地得到了一支温彻斯特M1895式步枪。在1907年3月的纳马西格战役中,在面对尼加拉瓜人用加特林机枪和马克沁机枪(主要由美国雇佣兵操纵)建立的死亡区时,这名士兵的几百名战友惨遭屠戮。本图背景中有一门37毫米口径1磅霍奇基斯旋转式加农炮,尼加拉瓜人在纳马西格战役中也使用了这种武器。A2:特雷西·理查森,尼加拉瓜军队,1909年参加了20世纪初多次中美洲战争的美国冒险家特雷西·理查森在1909年年仅20岁。他因射术和维护机枪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得到雇佣。本图中他身前是一挺柯尔特-勃朗宁M1895式机枪,这种武器绰号是“土豆挖掘机”,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它在操作时需要操控位于机匣下方的栓杆,这种不同寻常的动作据说类似于操作土豆挖掘机这样的农业机械。图中理查森穿着自己的服装,其中包括一顶战斗帽;这身服装可能来自美国军队在美西战争之后的剩余库存;代表尼加拉瓜的唯一标志是蓝白相间的帽子缎带。为了保护自己,他随身还带了一把带枪套的左轮手枪。A3:列兵,萨尔瓦多军队,1906年在1906年与危地马拉的短暂战争期间,这名旗手手持着19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的萨尔瓦多国旗,这种旗帜在1912年被新的使用至今的萨尔瓦多国旗所取代。旗手穿着那个时期中美洲人典型的临时性制服。他的草帽是一件平民物品,但可能是他的指挥官为他购买的,上面装饰红、蓝、白三色缎带,而在衬衫上也缝了一支用同样颜色缎带编成的花结。虽然装备短缺,但在砍刀之外他还是设法得到了一只美军剩余的干粮袋。单发射击的雷明顿M1897式“滚动式闭锁”步枪在当时是几乎每支中美洲军队都在使用的,这种枪简单高效,操作上也较适合“傻瓜操作”。雷明顿步枪有着8到12.7毫米在内的一系列口径的产品,但在拉美,西班牙剩余的11毫米口径步枪可能才是最常见的。

B:墨西哥叛乱,20世纪20年代B1:机枪手,第70团,联邦军队,1924年20世纪20年代,墨西哥的联邦军队几乎一直处于混乱之中,战斗中军人们所穿的军服往往落后于着装规定。这名列兵戴一顶新配发的浅灰绿色军帽,上面有红白绿三色金属帽徽和交叉的步枪图案的黄铜色步兵兵种徽章,而在一些照片中,步兵兵种帽徽被小的黄铜色数字徽章取代。上衣和裤子是较旧的浅土黄色棉布版本,同时搭配帆布绑腿和皮靴。两条腰带(一条是美国的织物腰带,一条是西班牙式的皮带)上都带有步枪弹夹包,但他的步枪因为他正在操作马德森M1902式轻机枪而留在了军营,而马德森轻机枪是1910-1920年革命期间进口的。B2:“基督军”指挥官,1927年天主教叛乱军队的大多数军官都来自地主阶级,像这位军官就有足够的资金购买一顶质量上乘的宽檐帽,帽子上装饰了两只银色的天主教饰物——一只简单的十字架和瓜达卢佩圣母像。他的信仰也通过他脖子上的十字架和通常由天主教叛军的军官们佩戴的白围巾来宣示。这名军官的服装是平民的,但黑色皮护腿和靴子则可能是他在革命期间服役留下来的。与他的很多手下不同,这位军官装备精良,拥有一把装在特制的皮手枪套里的史密斯沃森点44口径左轮手枪和一支从联邦军队那里缴获的毛瑟M1895式卡宾枪。B3:女兵,联邦军,索诺拉(Sonora),1927年这名女性志愿兵在雅基族(Yaqui,墨西哥西北部一类土著居民,译者注)叛乱中与她的男性战友们一起作战,在一次沙漠战役中她的形象被拍摄到。女兵的军事生涯通常始于随营平民身份,但在20世纪的前20年她们也在前线出现,有时是为了替代在战斗中牺牲的丈夫。1920年以后,政府曾试图剥离这些女兵在前线扮演的任何角色,但当联邦驻军受到印第安人的攻击威胁时,女兵们还是被配发到了步枪。图中这名老兵在当地制作的太阳帽上佩戴墨西哥的三色花帽章以显示自己的身份;除此之外,她身穿便服,但带了一支毛瑟M1910式步枪和弹夹背囊以及一只旧的锡制水壶。

C:中美洲和古巴,20世纪20年代-30年代C1:志愿兵,哥斯达黎加军队,科托战争,1921年1921年7月发生在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之间的科托战争是典型的中美洲国家边界争端;这场贫穷国家间小股部队规模的战争让许多装备简陋的爱国主义志愿者卷入其中。图中这名哥斯达黎加士兵穿着拼凑的最基本服装,一条三色缎带则缝在翻起的帽檐上。照片资料显示士兵们是拿着系绳的各种袋子而不是军用背包奔赴前线的;图中这名男子将他最小量的个人物品裹在毯子卷里,而上衣口袋中则放着他的雷明顿步枪使用的仅有的几发子弹。虽然哥斯达黎加人的军械库中有更为现代化的毛瑟步枪,但雷明顿步枪这时仍在使用。虽然哥斯达黎加军队的状态相对较差,但与他们作战的巴拿马军队情况更加糟糕。C2:工兵上尉,危地马拉军队,1920年虽然20世纪20年代的大多数中美洲国家的军队规模都很小,但他们通常都保有一所军事学院来训练他们必需的有限数量的军官。图中这名危地马拉陆军上尉穿着当时最时髦的一种军服,其中包括大盖帽、束腰上衣和马裤。橄榄绿色帽子的正前方是一枚镀金色国家盾形章,环绕帽墙的三条金色带子和上衣袖口上方的三条条带代表了他的军衔。许多国家的军队都使用城堡图案作为工兵的兵种徽章,这一徽章同样展示在这名上尉的领章上。另外按照危地马拉的规章,他的军刀配有蓝色绳结。棕色皮护腿和靴子似乎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危地马拉军队中被普遍使用。C3:骑兵下士,古巴军队,1933年这名士官参加了1933年9月的“中士起义”,这场政变最终导致了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开始他的独裁统治。他的制服仿照了美国陆军的风格,其中包括一顶骑兵帽,帽子根部带黄色绳索和“橡子”饰物,顶端则是国家盾形章。交叉的马刀图案兵种徽章佩戴在衣领上,衬衫袖子上的两条黑色V字章代表了军衔。马裤以骑马状态穿着,裤腿被前方绑带的皮护腿箍住;如果是非骑马状态,皮护腿会在侧面用绑带绑紧。这一时期,古巴军队从美国获得了相对良好的武器装备,其中包括新提供的M1918勃朗宁自动步枪,它配有帆布和织物材质的腰带,腰带上的包里可以装自动步枪的20发装弹匣和自动步枪的清洁工具包。

D:尼加拉瓜:桑地诺叛乱,1926年-1934年D1:志愿兵,志愿卫队,1929年许多尼加拉瓜人不仅反对桑地诺叛军,同时还拿起武器抵抗他们;这名志愿兵来自志愿卫队,它为支持国民警卫队而成立,并且也配发到美国的剩余制服。这名志愿兵的M1902式战斗帽上系有白色带子作为野外的敌我识别标志。浅土黄色M1912式棉质夏季制服在左袖子上缝着一条代表“志愿者”的蓝色/白色/蓝色倒V字丝带。注意他的鞋子已经穿坏了,个人装备也仅限于一只装个人小物件和备用弹药的帆布包。除了少数的国民警卫队部队,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并肩作战的尼加拉瓜部队都配发到了老的M1898式克拉格-乔根森(Krag-Jorgensen)步枪。这名志愿兵还在肩上披着一条野外夜间使用的传统尼加拉瓜毯子。D2:桑地诺叛乱军官,1928年作为军官的这名人物拥有尼加拉瓜起义者较好的着装和装备。他的斯泰森式毡帽上围着红黑两色丝带,和红围巾一样,它们都是桑地诺起义者的标志。他的便服在潮湿的丛林里很快就会破败,而靴子则是从一名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军官身上搜来的战利品。桑迪诺叛乱游击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敌人手中夺取武器。这名军官的不同寻常之处是与国民警卫队的小规模战斗中所缴获的一支珍贵的M1928A1型汤普森冲锋枪以及一把史密斯沃森M1917式左轮手枪,不过鉴于点45口径子弹的短缺,他必须节约使用这两种武器。D3:卫兵,国民警卫队,1927年为了对付桑地诺叛乱,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帮助下组建起来并接受他们的训练以及他们在服装装备上的援助,甚至国民警卫队的指挥官也往往来自美国海军陆战队。这名警卫队成员戴一顶作为美国剩余货的战斗帽,帽子上佩戴的三角形黄铜帽徽上展示浮雕式尼加拉瓜盾形章。浅土黄色衬衫的左袖子上佩戴他的部队的蓝色菱形徽章,上面的白色字母“GN”是“国民警卫队”的缩写。士兵的马裤、护腿、靴子以及步枪腰带都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剩余装备,腰带上的弹夹包用来装点30口径斯普林菲尔德M1903式步枪的弹夹——这种步枪只装备给少数几支经过挑选的国民警卫队部队。另外他还拥有一只美国海军陆战队式样的水壶。

E:巴西的叛乱,20世纪20年代E1:联邦警察,阿拉戈斯州,1927年20世纪20到30年代的巴西不仅遭受军队叛乱和地区革命的困扰,而且也面对地方上盗匪活动的猖獗。这名阿拉戈斯州的准军事警察正在执行一项旨在打击著名的强盗头目兰皮奥(Lampiao)的行动,兰皮奥领导他的团伙超过20年,一些人认为他是“罗宾汉式”的英雄,一些人则认为他是冷血杀手。图中这名警察在他的巴西式皮帽子的正前方佩戴了一只采用阿拉戈斯州标志色的花帽章。头巾和围巾是绿色的,这两样物品同时受到一些土匪和剿匪者们的喜爱。联邦军服的旧式军服上衣上佩戴代表士官的右臂军衔V字章,而他的裤子和鹿皮鞋则都是平民版本。为了展现自己“潘乔·比利亚”(Pancho Villa,1910年-1917年墨西哥革命期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译者注)式的英雄形象,他周身还围上了装他的巴西造M1922式毛瑟步枪子弹的弹药背囊。这名警察把他的个人物品装在一个帆布袋里,而一把传统式样的骨柄刀塞在了腰带里。E2:旗手,“死亡纵队”,1924年1922年至1926年间的“中尉叛乱”期间,这名叛军副官成为卡瓦尼亚斯中尉领导的“死亡纵队”的一员,而他手持旗帜的图案寓意不言自明。这支部队参加了普雷斯特斯(Carlos Prestes,巴西共产主义领袖,“中尉叛乱”的领导者之一)纵队历时2年多行程数千英里的史诗性长征。这名副官穿着上世纪20年代许多巴西军官都会穿的浅土黄色制服,他与联邦军队的唯一区别是他的红色围巾。所谓的潘帕帽在巴西军队中得到广泛使用,骑兵尤其如此。虽然他的装备是最基本式样的,但棕皮武装带上配置了皮手枪套来装鲁格DWM M1906式半自动手枪——这是配发给巴西军队的军官使用的——它取代了旗手这一角色通常会携带的卡宾枪。E3:长矛兵,加乌乔人军队,南里奥格兰德,1923年加乌乔人是指在横跨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南部的潘帕斯草原上生活的牧牛骑士;在巴西,他们对地区的忠诚度和独立倾向使他们在20世纪20年代多次反抗联邦政府。图中这名来自南里奥格兰德州的非正规军老兵效力于奥诺里奥·莱梅斯·达·席尔瓦将军的“军队”,这支部队后来曾与普雷斯特斯纵队短暂结盟共同对抗巴西政府。这名长矛兵穿着样式千篇一律的传统服装,这包括了灰色的潘帕帽、花格衬衫、宽松的羊毛长裤和带有齿轮马刺的软皮靴。围在脖子和帽顶一圈的红色围巾是巴西加乌乔人服饰的一大特点。这些人被描述为装备通常只限于长矛的过时武器;图中的长矛上飘扬采用代表南里奥格兰德州的绿色、红色和黄色三角旗。这位骑士也设法得到了一把左轮手枪,当然它只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老古董——撞针击发柯尔特手枪。

F:巴西的叛乱,20世纪30年代F1:列兵,第2步兵团,联邦军,1930年巴西军队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采用的军服在未来十多年中基本没有变化。图中这名士兵戴着一顶帽墙为深绿色的大盖帽,帽子上展示交叉的步枪图案的步兵兵种徽章;浅土黄色棉上衣的领口上展示着团的编号“2”。他的锥腿裤的裤脚被护腿箍住——在1915年到1932年间,巴西军队的规定了棕色和黑色的皮护腿和靴子的使用。士兵之间的装备差异很大,像这名士兵配备的是老旧式样的灰绿色帆布材质携行装备,它带有两侧各三个弹药包。另外他还背着顶端绑着毯子卷的背包,同时拥有一只灰绿色的帆布“干粮包”和一只被浅黄色面料包裹的黑色金属制大水壶。巴西联邦军队使用着各种型号的毛瑟步枪,而这名士兵的M1908式步枪是1925年从捷克CZ公司购买的。F2:旗手,国民军,立宪主义者的军队,1932年1932年“立宪主义”革命的叛乱分子的大部分人员来自圣保罗州的民兵组织国民军以及联邦军队中发动暴动的第二师。图中这面圣保罗州州旗经常与巴西国旗一起飘扬,因为叛军领导人坚称他们的斗争并非为了脱离国家独立而是为了国家的改革。“保利斯塔人”(Paulistas,圣保罗州的土著白人,译者注)自己生产大部分制服以及三种型号的钢盔。本图中所示的钢盔是法国M1915式阿德里安头盔的一种简单仿制品,另外的两种中,一种是以英国Mk I式头盔为基础的,另一种则是阿德里安式头盔的又一变种,其顶部是一个半球形圆顶而不是原型头盔的那种纵向“盔冠”。白围巾是“保利斯塔”志愿兵们普遍使用的识别标志,这名旗手的右胸口袋之上有一枚小号的珐琅漆徽章,图案为字母“S”和“P”之间加圣保罗州的盾形章。他左胸前的勋章代表他参加过1930年的革命。黑色的护腿和靴子是当地制造的,腰带和背带装备则是浅土黄色帆布制成的。他得到一只毛瑟C96型半自动手枪(也可能是西班牙制造的这种手枪的阿斯特拉人仿制品),手枪装在了肩背手枪套里。F3:志愿兵,“黑人军团”,立宪主义者的军队,1932年奴隶制在巴西残存的后期的20世纪30年代,巴西社会仍严格按照种族进行划分,因此在反叛军中组建一支非洲裔巴西人部队是具有开创性的。这个连规模的军团中的所有人,包括军官、医生和护士在内都是非洲裔巴西人。图中这名志愿兵戴着“帆布头盔”,“盔檐”可以像图中这样向下拉也可以部分上翻钉在(扣在)“盔身”上。“盔身”上别着的徽章上展示圣保罗州州旗和巴西国旗交叉的图案。他的制服还包括当地制造的衬衫、裤子、皮护腿和皮靴。他本来使用的图F2出现的那种白色围巾似乎在战斗中被摘下来了——这种围巾在阅兵时才佩戴;与之对等,当时联邦军队经常会戴红色的围巾。除了水壶是巴西军队的制式装备外,其他装备都是本地制造的。他的武器是一支捷克斯洛伐克提供的VZ24型步枪和两枚本地生产的米尔斯式手雷。他腰带上的那只手雷是标准型号的,而他手中的那只经过改装变成了一枚手榴弹。

G:莱蒂西亚(Leticia)事件,1932年-1933年G1:中尉,哥伦比亚轻型炮兵,1932年这名军官的软木遮阳头盔是从英国供应商手中购买的,它的正面配有哥伦比亚国家标志色(自外而内依次为黄/蓝/红色)的帽徽。另外一些照片资料显示在首都波哥大的军事学院的学员戴着意大利殖民时期的软木头盔。中尉的浅土黄色棉上衣的肩章带上佩戴的两颗代表军衔的金色五角星。与上衣同材质的马裤搭配美国制造的高筒系带靴。军官们会自己购买装备以及配枪。图中的双筒望远镜是美国陆军型号的,它购自波哥大的一家军官装备商;棕色皮腰带和西班牙造9毫米口径阿斯特拉半自动手枪也是同一家准备商提供的。G2:上等兵,混成山地旅,秘鲁军队,1933年在莱蒂西亚冲突(即哥伦比亚-秘鲁战争,1932年-1933年间两国因亚马逊的莱蒂西亚地区领土爆发的武装冲突,译者注)中,秘鲁投入战斗的大部分人员都是由平民志愿者、警察和国民卫队组成的,但图中这名参战士兵属于一支正规部队——混合山地旅。这名二等兵穿着标准制服,但照片中很少见到这一点。20世纪30年代早期,秘鲁的军官和士兵们都戴平顶圆筒军帽,但军官版的质量更高。为了适应夏季战斗,许多帽子上都增加了长护颈帘。在主要部队中,平顶圆筒军帽的正面会佩戴团的番号徽章,但其他大部分帽子通常是不佩戴帽徽的,而本图中的例子展示的是短杠式样的军衔徽章。这名士兵的浅土黄色棉上衣和裤子搭配深黄色的毛呢绑腿和棕色的皮靴。棕色皮革装备上固定德式弹药包,腰带扣上则展示着浮雕式秘鲁盾形章。另外这名上等兵将刺刀安装在他的秘鲁造毛瑟M1909式步枪上。G3:列兵,哥伦比亚军队,1933年哥伦比亚人在莱蒂西亚地区投入了比对手秘鲁更多的正规军。这名士兵戴的是常见的基本型野战帽,它采用布制帽舌并且没有硬帽顶;质量更好的帽子会采用皮制帽舌并佩戴金属制国家帽徽(见图G1)。士兵们最常穿的是一种轻便的胸前没有口袋、纽扣暗藏的棉质上衣;裤子会搭配军便鞋或图中这种黑色高筒系带靴。他的棕色皮革装备也是德式的,这包括了背包、干粮包、水壶和帆布防潮布。而他的武器是M1929式斯泰尔-毛瑟步枪。

‍H:萨鲁米亚(Zarumila)战争(即1941年的厄瓜多尔-秘鲁战争,译者注),1941年H1:下士,秘鲁军队1941年的秘鲁军队穿的似乎是混搭式军服。按规定制服是灰绿色华达呢面料制作的,但许多部队穿的制服实际上是由轻薄面料制成,另外一些则是浅土黄色棉布制成的,而后者可能是一种杂役服,但这一定并未得到官方确认。图中这名士兵戴着M1926阿德里安式钢盔,钢盔正前方展示秘鲁的太阳图案帽徽。在他的灰绿色华达呢上衣的袖子上展示着军衔条纹章,条纹章的颜色为代表步兵的浅蓝色。华达呢长裤搭配毛料绑腿和标准的棕色皮靴。皮腰带上的德式弹药包也得到了Y字形背带的支撑。一些照片显示,秘鲁军队使用了英国剩余的织物载具装备,这名士兵的水壶和背包就是源自于此。另外他的腰带上挂的刺刀鞘里装的是秘鲁造FN-毛瑟M1935式步枪的刺刀。H2:下士,厄瓜多尔军队厄瓜多尔部队也穿着混搭制服。厄瓜多尔在战场上只投入了少量正规部队,而这名士兵属于其中一支装备最好的部队。他们中的有些人戴着这种意大利造M33型钢盔,涂装为原始的意大利“橄榄棕色”;一些留存至今的实物在右侧画着巨大的圆形国家标志章(自外而内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红色),但这可能是在后来加上去的。在1941年时,其他的士兵戴的是斯泰森式帽子,还有一些人继续戴着20世纪30年代广泛使用的大盖帽式野战帽。一些参考资料指出他们的衬衫和裤子通常是橄榄绿的,但这名士兵穿的是灰绿色的棉料制服。厄瓜多尔军队也会穿常服、配黑领带的白色衬衫以及黑色高筒靴。某一消息来源描述了一些士官在左胸口袋之上佩戴军衔徽章,徽章的样式是长方形的贴片上展示一到三颗星。图中这名士官拥有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采用的美国的织物载具装备,到了1941年这些装备仍在使用。一些许可证生产的毛瑟步枪也在使用中,其中包括这种短版的FN-毛瑟M1934式步枪。H3:坦克车长,秘鲁坦克连萨鲁米亚战争期间,秘鲁军队将他们珍贵的所有24辆CKD LTP38型轻型坦克全部投入了野战。坦克内的三名乘员穿的都是捷克斯洛伐克制造的浅橄榄绿色连身制服,他们往往戴皮制防撞头盔,但图中这名车长使用的是在战线之外使用的更为舒适的软木遮阳头盔。秘鲁人的软木头盔有几种型号,图中这款是1935年开始一直被陆军使用的意大利式,上面配陆军帽徽和珐琅质国家帽章(红/白/红色彩组合)。注意他连身服的领子上佩戴一对黄铜色坦克图案徽章,这是装甲部队的标志。车长的M1936式双筒望远镜也来自捷克斯洛伐克,配枪则是一只巴莱斯特-莫利纳(Ballester-Molina)半自动手枪,这是柯尔特M1911A1式手枪的阿根廷仿制品。

【鱼鹰社】拉丁美洲的香蕉战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