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辟谣一些从游戏里传出去的错误枪械知识(2)

2021-05-27 00:23 作者:嗨KV183  | 我要投稿

好像大家还挺喜欢的。。那继续写点,如果反响好考虑做个视频?

5/30更新:就一堆评论区里提到的话题做了一些补充,同时就一些我知识盲区和经验盲区的内容问了一下一个怀俄明老铁,一个真的天天撸铁的铁汁,给了我不少有趣的分享。


- 箭矢的杀伤力

觉得箭矢杀伤力大的刻板印象除了归功于脑瘫数值策划,还要感谢一大票影视剧。

冷兵器时代的箭矢规格差异可以很大,有很小的也有很大的,但是箭矢给人伤害大的印象是因为以前医疗条件非常有限,贯穿伤的治疗远比利器造成的切割伤难以医治,由于出血造成的死亡率高,而且很多时候箭头有淬毒处理,造成的伤害更是难以估量。

但是放到现代,箭矢的优势已经基本上只剩下静音。

箭矢普遍比较重,即使是轻箭也远比常见的子弹更重,而箭矢的飞行速度远远不及子弹,这带来的明显体现就是箭矢的射程更近,且弹道会更加弯曲。除开十字弩,弓本身对射手的素质也有不小的要求。

举个例子来说,比较常见的350gr(约22.7g)轻箭头,能射出来320ft/s(约97.5m/s),能量也就108J左右。普通的7.62x51 NATO步枪弹的能量随便都超过3000J,即使是5.56x45弹药也有普遍超过1500J的动能。

对着无防护的普通人来说,箭矢和子弹一样致命,但是对着有防护的士兵而言,箭矢的效用就比较有限了。穿透力不足、射程不足、精度不足都是箭矢的致命伤,而且枪械的装填速度是远胜过弓弩的。

有评论指出有现代驽是可以通过暴力手段达到比较变态的箭速的。我认为如果箭的速度上来的话,杀伤力肯定不会比子弹低——但我也质疑下实用性如何。我认为驽是很帅的武器,但是我不认为它在现代能比枪械实用多少。如果单纯是打猎,并不需要多高的威力就可以击杀猎物了(别跟我说你想猎恐龙),如果是军用语境的话弩箭都是特殊用途,为了静音也更不可能追求高速。

当然想要把弓箭玩的很厉害我觉得也是可以的,不过要用弓拉出来比步枪还强的威力,估计你得是下面这位才行:

你也想手拉200磅?

- RPD,RPK,PK

我只想骂街。我不知道是什么游戏把一堆人玩得看见木枪托的机枪就喊RPK。

先说RPD。

RPD的D就是捷格佳廖夫的首字母,这是一把实打实的二战枪,并且到了现在还在世界各地广泛被使用。这枪打的也是7.62x39 M43弹,是比较不错的轻机枪。RPD虽然没有快拆枪管的射击,但是枪管壁较厚,热容较大,理论上允许连续射击300发而不等待冷却。

RPD除了跟AK47/AKM打同一种子弹之外,跟AK枪族没有关系。

典型的RPD

RPD是弹链供弹!RPD是弹链供弹!RPD是弹链供弹!不是弹鼓!只要你装得住,你愿意用裤裆都行。

这也是RPD
这还是RPD
这不得不是RPD

RPK就是大号AKM,属于BAR的精神继承人,就是配了两脚架的重型长枪管自动步枪而已,根本不配称为轻机枪,但是因为轻(仅5kg左右),替代了接近9kg的RPD作为制式班用武器。但其实RPD的火力持续性根本不行,因为其枪管过热非常快,也不支持快拆。

RPK可以用AK默认的30发弹匣也可以用常见的40发长弹匣,也有75发弹鼓。民间还有其他的第三方弹匣/弹鼓产品我没有了解,但评论区高人已经有举出的了。

我此处提及的仅限于RPK,不包括RPK-74。RPK本身已经是一个具体的型号。

40发香蕉弹匣
75发弹鼓
如果有弹鼓就算机枪,那这也是机枪(bushi)

对着PK/PKM/PKP喊RPK的我就更不能理解了,是不是只要是毛子的机枪就一律叫RPK?

我是非常喜欢PK系列机枪的。

PK系列发射全威力的7.62x54R弹药,非常有精神。弹链供弹。作为步兵武器,PK系列虽然在射击精度上比不上FN MAG(美军称为M240),但PK尤其是PKM要轻得多。作为发射全威力弹药的武器,PKM空枪重量跟RPD一样为7.5kg,远低于超过12kg的M240。

PK有可以快速拆卸的枪管,同时可以按照使用场景来选择安装三脚架还是两脚架。

PK是卡拉什尼科夫的设计。

一把比较典型的PKM

值得一提的是PKP Pecheneg这个型号。这个变种改为了不可快速拆卸的枪管,但采用了一种奇特的强制风冷设计,通过枪口焰带动气流冷却枪管。【据说】PKP可以“以40-50发的长点射速度连续射击600发子弹”。这个说法我持怀疑态度我也没办法验证,因为我有生之年应该碰不到这枪。

不明部队的士兵手持的PKP Pecheneg
注意PKP枪管护套开口下露出的充满沟槽的枪管表面

怎么识别这几种苏俄机枪?

就跟女朋友让你分辨口红一样?

RPD是左侧进弹,其次不管什么型号的RPD都一定有一个比较短小的护木。RPD的机匣和二战的DP机枪一样都比较细长,是典型的捷格佳廖夫设计。

RPK就是长枪管的AK,没太多好说的,枪托护木随便换,但看机匣就知道。

PK系列机匣非常大块壮实,右侧进弹,一般是标志性的中间镂空的枪托。PK/PKM有一个可旋转的提把氨庄在镪|管(我不知道这几个字为什么会被变成****)上,PKP的提把是固定在枪管护套上的。PK机枪没有真正的护木。

- 弹鼓

弹鼓在射击类游戏里往往都是另一个化身的“扩容弹匣”,大部分精神小伙都是无脑直接一键购买安装,并且想当然觉得是神器。呕

弹鼓的好处就跟它在游戏里呈现得一样直观——充沛的一次性火力输出。也仅限于此了。

即使是到了21世纪的今天,许多武器的弹鼓仍然是故障频发的代名词。弹鼓的弹簧/发条不仅脆弱而且需要频繁维护,而且许多时候逼迫射手不得不放弃装满弹鼓以保证供弹顺畅。

另一方面,弹鼓的沉重被笨拙是在射击游戏里体现不出来的,毕竟游戏里人均肩射MG42、手持DP、BAR健步如飞。弹鼓的巨大体积除了使得士兵背负行军时不适,狭小空间里也难以施展,但游戏里谁管你,大家都是穿模战士。

还有很多人因为PPSh的71发弹鼓就称其为神,其实这是非常错的。如果为了保证可靠性,PPSh的弹鼓经常不能压满。而且,由于是手工装配,不同枪之间的弹鼓可能还会因为公差问题难以兼容。另外,此枪由于是围绕弹鼓设计,在安装后来的35发双排单进弹匣时可靠性还比较难以名状。纯弹匣设计的PPS冲锋枪就完全没这种问题。

除了PPSh,汤姆森冲锋枪的弹鼓在士兵里也是恶评如潮。黑帮爱用也不过是方便打完一梭子就跑,黑帮才不管运动战的和枪支保养的需求呢。游戏里100发弹鼓的芝加哥打字机哇塞好强啊,现实中100发弹鼓的M1928狗都不用。防杠,汤姆森冲锋枪除了100发弹鼓还有50发弹鼓,但是同样还是太笨重,最受好评的还是30发弹匣。

- 弹匣

我不知道是咋的(原脏话过不了审已删除),弹匣(Magazine)和弹夹(Clip)这两种东西真的很难辨别吗?

而且,匣这个字真的那么难念吗?

我就是爱抠字眼,我就是的地得纠察队员,我就是要分清弹匣弹夹,有问题吗?

- M1911

虽然我比较喜欢,但是我没有机会打过M1911,所以没办法谈亲身体验。

很多游戏里把这个枪作为初始副武器或者干脆就是开局给的“白板”武器,所以属性一般都非常糟糕,而且给人“小手枪”的印象。

首先我认为任何性能糟糕的武器都是不可能在全球各地被使用超过100年——M1911和M2重机枪都是100年前勃朗宁的设计,没错。M1911手枪不仅精度良好、可靠性高,而且包含握把保险在内的双保险设计使得这是一把非常不容易走火的相对安全的武器。然而电子游戏玩家并不知道什么是保险。

评论区指正,M1911由于扳机的问题加上枪管短后座原理,其实从结构上来说精度不会是最好的。我的观测谬误在于我之前接触到的用户都是使用的较高质量的M1911变种,普遍都有精良的制造质量。我相信二战时期的M1911A1的精度应该是要差得多的。

友人告诉我说丑国现在出现了一种给1911手枪设计的二段式扳机,两级之间用弹簧来连接。我非常质疑这种设计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即使扳机力的问题解决了,1911的握把保险注定了开枪时候手必定是僵的。

.45ACP在百年以来一直被视为非常可靠有效的弹药。虽然美军用贝雷塔的二踢脚废物取代了M1911作为军用制式手枪,但是还是有士兵宁可自购也还是在用M1911。抛开什么射击精度、弹道性能不谈,作为自卫武器,.45就是比9mm的威力大,没得洗。四等人在这方面又非常诚实地“开了历史的倒车”,违背国会老爷的旨意重新采购1911,命名为M45A1。不过很快也凉了,因为这么个又重弹容量又低的玩意儿是显然跟不上时代的了。

还有就是,不管是尺寸还是重量,M1911都绝对不“小”。同口径的Glock 21、SIG P220和USP .45都在800克左右,但M1911随便就超过1kg。尺寸懒得说了,直接上图。

虽然长得没有精神,但是塑料枪的双排弹匣还是好东西

- 左轮=威力大

威力从来都是看子弹不是看枪。左轮可以以比较简单的结构来发射大威力的马格南类弹药是不假,但是不是所有的左轮都是大威力。多的是.38左轮打不死人的案例,9mm的左轮威力跟普通手枪也不会有任何区别。只不过稍有区别的是,因为左轮没有复杂的后座机构,尤其是一票单动左轮,同体积下它们可以容纳比自动手枪更长的枪管,所以在发射药燃烧极限内,如果同体积下左轮的枪管更长理论上在发射同种子弹时左轮理论上可能有相较于更短枪管的自动手枪获得更高的初速。

十分非常以及极其地感谢@德麗莎阿波卡利斯 的补充,我觉得不更新一下加入到正文对不起良心。我忘记的一点是,左轮会普遍由于密封性差而损失火药能量,所以反而威力会比同弹药的自动手枪低。左轮给人威力大的印象主要来源于其广泛使用强装药的马格南类弹药。

防止杠精,这里提的自动手枪指的是广义的自动装填机构的手枪,不是指全自动循环发射的手枪。

经过明煮灯塔国的朋友提醒的一点就是,左轮还有一个好处反而也是游戏里体现不出来的,就是左轮一般对同口径的不同弹药有较好的兼容性,很多时候甚至不经改装就可以发射多种弹药。举例来说,适配.357马格南的左轮可以非常安全地直接使用.38Special弹药,不需要任何改装,但由于.357马格南的装药要强得多,因此适配.38Special的左轮发射.357马格南弹药可能有危险。

但是须知的一点是,左轮同样由于结构简单,没有太多的机械部件来承受和分摊后坐力,虽然理论射击精度会较佳,但对射手的掌控技能也有较高要求。游戏里反派人均.44左轮,但实际上.44马格南弹药的后坐力是非常难以掌控的。而且对于军事用途而言,.44左轮不仅体积过大,弹容量小,对于有防护的目标没有足够的穿透力,但对无防护的人类目标的威力又过剩。我很难想象它的意义和李奇微的手榴弹有什么区别。

- 致死性

这实际上是一个比停止作用还要抽象和众说纷纭的话题。

很多连枪都没摸过的人直接就把致死性等同于威力,这是大错特错的。举个例子来说,12号霰弹枪发射豆袋弹,基本上人挨一发直接躺地上——但是不会死。.22子弹威力够小吧?空尖、软尖的.22弹药一样致命。

我总是见到跟我说小口径步枪弹弹头会翻滚所以威力大——你说清楚点,致死性强,没人会反驳。但是动能低、TKOF低即停止作用差,这个没得洗。就跟之前有人说插板防弹衣扛12号独头弹没压力一样地,打不死你你还不会疼吗?

我也不能指望发言的人都挨过枪子儿吧,毕竟我也没挨过;但是你但凡打过,你都知道枪得有后坐力吧,力的作用是相对的对吧,你肩膀都能感受到的力,子弹飞出去打到目标身上,即使不是贯穿伤也是钝器伤吧?难道可以说没穿透没致死性就没威力了?

现在的致死性测试基本上不是打猪肉就是打凝胶,然后看空腔的形状和大小,这个本身没有错,因为空腔的体积基本上就可以跟失血量是呈正相关的。但是这种跑分性质的测试是很难反映综合的【威力】的,因为所谓威力本身就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它既包含穿透力、停止作用也包含了致死性。

值得一提的是,朋友给我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数据。他用16英寸的雷明顿R4和18.5英寸的鲁格Mini14用同样的子弹打弹道凝胶,后者的空腔要大得多。印证了评论区里有提及需要弹速来带动空腔的说法。

但是在我追问用的啥弹药的时候人家表示忘记了。我?

置顶的评论有非常详尽的补充。非常惊喜。

装逼不能只有我一个人装,大家一起装才有意思。

你要真的评估一个枪/子弹威力如何,是要具体到它的典型使用场景里来看待的。5.45x39弹药打阿富汗游击队员一打一个死,但是你拿它去猎个大象犀牛你看谁敢?.44马格南弹药是大家都觉得比较典型的大威力手枪弹,灯塔国居家装逼好货,然而你去上战场用.44给我打一个装甲车看看?

小口径步枪弹近年来重新在广大没摸过枪的人心里口碑回升,是因为的确现实中短突击步枪随着特种作战开始推广。特种作战多数情况下对目标就是击毙,更何况丑国SWAT现在对着咸饭基本上也就是用步枪浇一顿直接击毙了事,所以大家就觉得,嗯,小口径步枪弹好,是正道的光。我上一篇里说小口径步枪弹的停止作用可能不如打大口径手枪弹的冲锋枪,还有人觉得我是冲锋枪婆罗门。

其实我喜欢霰弹枪,毕竟我枪法差,是真的。


推荐感兴趣的pon友们去油管看一个叫hickok45的精神老头,他打各种各样的枪,并且亲自给大家演示被M1步枪啃拇指

老年沼气步枪手


辟谣一些从游戏里传出去的错误枪械知识(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