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工作不顺,你要不要创业?

2022-05-06 05:00 作者:张文举的元宇宙  | 我要投稿


前几天,我朋友说,原本没想过创业,结果赶上被裁员,工作又不好找,倒逼着我给自己打工。
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知怎么了,裁员的势头一路飙升,从基层员工裁到中层领导。 
很多人离开后才发现,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于是动了“创业”的念头,有的人停留在计划阶段,有的人已经开始了创业。

如果问家人朋友要不要创业,普遍给的的建议是“三思”,尤其是涉及实体产业,认为“受疫情影响,创业不好干”。

 


没有被吓住的人,大致分为两拨,有的人想法是从小慢慢做起;有的人想法是快速做大,组建团队、创办公司、拿融资、然后上市。当然,他们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有一个连续创业者的朋友,他说之前15年创业的时候,只要有产品,有团队,有数据,基本上很快就能融到钱,现在变的一点也不一样了,哪怕公司已经开始盈利了,都很难融到资金。

 

如今这个环境再创业,已经不可能和以前那样,有概念就能拉融资、做产品、快速上市了,某家咨询公司说,前几年,他们的客户大多数再问怎么进BAT这些大公司,自从去年下半年以后,来咨询的都在问创业方面的事了。

 


他还说近两年,从大公司离职的人,在自己创业方面主要有三个方向,

第一种是知识IP打造,通过做知识付费的方式进行输出和变现;

第二种是个人教练,给用户提供各种私教服务;

第三种是将爱好、兴趣做成小生意,比如开特色咖啡馆、画室等。

 

很少有人再做一些,加盟之类的重投资了,按照当前形势下创业,实体经济,因为受疫情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一旦加码投资,很可能血本无归。

相较于开一家大公司,先能够跑通一个小项目,反而是大多数人,在选择方向时,首要考虑的。

 


如果此刻正在看视频的你正打算创业,或者有创业的想法,有以下的几点建议和思路,应该可以帮到你。

 

第一,思考比行动更重要

不要激情创业,前几天和我一个已经在创业的老乡聊天,我问他为什么创业,他说,自己不适合单位上班,总是和领导对着干,与其看别人脸色还不如自己给自己干。头脑一热就出来创业了,至于创业干什么没想,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想法,走一步算一步。

直到今天,已经换了好几个赛道了,从略有积蓄到一无所有,再到负债累累,仍然在摸索中,始终有一股不甘心,始终相信自己只要再努力一点,早晚会成功。

看到没有,这就是没想清楚没想明白为什么创业,再加上盲目的自信,

一直在瞎折腾,靠奇迹出现,那样的成功概率太低了。

所以,创业之前想想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创业?不是从自己角度出发,不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才去创业,创业的本质是你能解决社会什么痛点,或者你能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从这个角度想明白,就不至于后面像无头苍蝇一样瞎转了。一定要记住,为什么要创业?创业之前的思考比行动更重要。

 

第二,客户为什么要选择和你合作?

首先要清晰地知道,创业是供需链一整套的流程体系,单独的某个环节是强项,很大概率上是不可能创业成功的。

就像罗永浩的锤子手机一样,技术上绝对顶尖,但是为什么依然做失败了,因为他的竞争对手华为、小米,有更好的资源、供应链和销售渠道,这就是技术没你强,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干掉你。

同样反过来,我们再来看携程,携程的优势就是作为中间商,即使你和酒店面对面得见面了,如果你用携程订酒店,依然可以获得优惠,作为中间商不怕买卖双方见面,这就是携程的优势。

所以,问自己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客户为什么要选择和你合作?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第三,怎么为自己的选择和思考做评估?

即使想明白了为什么要创业,也想明白了客户为什么要和自己合作,依然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怎么证明自己想明白的这些问题是正确的呢?或者怎么验证自己想明白的这些问题呢?

如果你去问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估计一圈下来就能把自己搞蒙圈了,建议五花八门,当然他们都是为你考虑的基础上说出来的,但是,去问一个没有创过业或者创业失败的人,他们的建议也只能是为你好而已,不能作为评判依据。

用极简的方式说明怎么评估,那就是假设与证明,我们所做的不就是先假设我们这么干可以解决用户痛点嘛,先假设我们这么干客户就会和我们合作嘛,所以,开干之前用最小的成本去市场上的到反馈不就行了吗,

在大量的市场调查结果面前,就是最好的验证。

如果可行,马上开干,如果效果不好就不断地调整,在去市场不断地验证,直到满意位置。

创业的智慧就是:用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的保证创业成功的概率。

 

好,到这里今天的视频就结束了,希望今天的资讯最你有帮助,我是爱好元宇宙的张文举,我们下期见。

 

 

 


工作不顺,你要不要创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