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分钟哲学】为什么说“缸中之脑”很蠢?

__________________
缸中之脑:科学实在论的必然产物
缸中脑假说预设了物理实在
假说具有一个“脑”作为生物学存在,以及一个带有精密电子工程学特性的“缸”作为工程学存在
缸中脑是以上两者为前提的一个假说
缸中脑假说常见于理工科知识分子,由于其对工程学科学的崇拜,他们幻想由此假说可以获得普遍性解释;
是一种全能幻想;
“缸中之脑”说法的逻辑不清之处:
“缸中”是多余的。因为世界也可以认为是个“缸”。
脱离到世界外,是外层的世界——递归调用导致“缸”无边界。
此缸中一切“物理学定律”都是缸来决定的。
这个场域就崩塌了。
评:对于定律的信任出于经验,经验不一定可靠,但我们只能暂且相信了。
认为意识需要物理载体去实践的想法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个物理载体的符号学体系,也是由感受搭建的“缸中之脑”这个问题它其实算不上一个哲学问题 而是一个思维错误,它是科学实在论的必然产物
__________________
❤️❤️❤️
科学实在论预设你的感知体验都是物理现实创造合成模拟出来的,那既然说有一部分物理现实可以产生特定的体验,那各种各样的物理现实都可以产生同样的体验(比如打通你的神经网络让你吃到苦的也变成甜的)也就是说一种感觉它有多种的物理可实现性。所以才会有“缸中之脑”的问题——我的感知并不是这些实实在在原原本本的东西给我呈现的,而是有一个高级的模拟的这么一个缸把我大脑放在里面,乱七八糟信号传进来,一下子这个世界就生成出来了,因此这一切都是假造的。
它的问题首先在于,它既然怀疑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但仍然要去预设一个稳固实存的物理现实世界的存在(一个物理学的存在“缸”丶“脑”,好像再通过一些计算机/生物工程学就可以伪造个现实世界出来,它实际上代表着理工科知识分子的一种全能幻想)它内在地暗含着嵌套结构(梦中梦中梦)你体验的整个物理现实它随时随地有可能篡改,这其中所有的物理学定律它的一致性可靠性都是一种宗教信仰(比如说你两个电讯号相接一定会怎样怎样,这些东西都是一种假设性质的)如果我们是一个真正的物理实在论者,我们总会说背后有一个物理学定律/源代码,这个源代码它很有可能自己会变(不需要一个什么程序员主导,篡改这些源代码)或者说你的感知就好像是显卡运算出后显示屏亮出来的光 ,但是你不能说这个显示屏里面呈现出来一个显卡一样的那个东西 它就是显卡本身。就是说首先你不能预设你的感知知觉它的载体就是你的脑,因为你的大脑本身也必须在你的感觉系统里面你才能去把握它(所以这是一个无穷嵌套的结构)所以这些预设都是多余的。
我们以黑格尔的话来说——不是你所谓的感知知觉在认识这个世界,而是这个实体在认识它自己是宇宙在认识它自己(并不是“缸中之脑”而是说“脑中之缸”。我们一般会理解成有一个外在的一个实体,中间有一个意识,然后这个意识可以去照看到照亮这整个缸去把握它,它不是这种关系)不是实体当中有一个主体,而是这个实体要成为实体,它必须要有一个主体在那边把它展现出来否则它永远是虚无(它永远隐匿在里边,没办法浮到台面上来)历史只能在第一人称叙事当中敞开(在黑格尔那边告诉你这个东西不停展开的最高阶段就是变成哲学,但是在马克思那边这个东西不停展开的最高阶段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就是一种实体和主体达到统一的这么一个状态)
所谓“缸中之脑”问题其实它是一个前反思的非哲学问题。与其问“缸中之脑”你不如直接就设定这个物理学现实和你的感知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而且并不是多重可实现性然后可唯一一种感知对应的它们并没有那种函数关系。因为这种关系预设了背后预设一个物理学定律的整体在那边 ,而且还预设有一个最高级的程序员工程师它设定了这些代码并保证这个代码不会变。问题是这代码就是会变,而且这些代码我甚至可以说在意识没有感受它之前,你说它存在不存在都没有任何意义,它随时随地可以敞开(既然它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一种存在,它随时随地可以窜改整个历史)如果说有造物主这样的存在,那它和你每个个体的主体性和整个社会的意识是联系在一起的,而马克思主义会说这个和阶级的意识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宇宙精神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个孤独的没有人陪他玩儿的只能自个儿在那边编代码的一个单身程序员。如果有主宰的话,这个主宰是时时刻刻生成出来的。每一瞬间每一个局部的这个底层物理现实和它的运行法则丶内在的规定性都是在细小的博弈当中不停地涌动生成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讲的话人的第一人称意识感知本身,它是可以牵引着物理现实它的变化的(可以控制你的神经系统发生变化的)我们会把这种功能叫做一种所谓的主观能动性,但你要达到那个那种状态还是要有客观的一个背景环境和机缘,要有大量的这个外部环境有实践或者说有劳动,或者说有一种革命性一种解放性的一种斗争去引导你,才能够去通过你的意识获得自由,去改变你的这个内在的神经系统还有你外在肢体上的行动语言上的行动。
那么要把这个东西驳倒的话,你还是要去重新走古典观念论的路——从笛卡尔开始的欧陆哲学一直到卢卡奇(卢卡奇之后欧洲理智史就由结构主义来接替了,到此古典观念论基本上是告一终结)
__________________
❤️❤️❤️
科学时代论的必然产物、物理现实产生的必然体验
一种感觉有多种可实现性
故称之为multiple realiability
感知由高级模拟的“缸”实现
预设有稳固的物理现实存在(生物学,工程学等等)
全能幻想
脑和缸是一个东西,故假设多余,可无限套娃hhhh
假设有物理学定律或代码 则感知为显示屏显示的东西
“”关键实在论” 将不可见的称为实体 substance
主体可看成感知的受者
所以假设多余 设置一个模拟器即可
整个宇宙都可视为模拟系统
黑格尔认为所有的感知是实体在认识自己
即实体要成为实体 就要有主体将其呈现出来
否则永远是“纯无”
唯一能让其浮现出来的是意识
可理解为“脑中之缸”
黑格尔认为欲使其有意义,则须由主体展开,不停展开即成为哲学,而马克思认为是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是实体和主体达到统一的状态
AI是另外一种
“缸中之脑”是对哲学毫无把握的状态 物理学现实与感知不是一一对应 ,不具有函数主义上的对应关系
本体论上的一种存在,符号系统可随时改变
通俗理解为有一种超级程序员有一套代码不会改变,但是事实是实时演算
第一人称现实很容易篡改,通过意识活动,比如禅定
,可篡改神经系统里面的苦乐二元秩序
总结“缸中之脑”的问题:第一,无穷倒退;第二,多余
背后是功能主义
分析哲学---神学的辩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