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症 | 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体重!
肥胖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过多脂肪积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医学上对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的儿童,称为儿童肥胖症。
目前儿童肥胖更是越来越常见。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胖一点没关系,尤其是老一辈的人更喜欢用“白白胖胖”来形容孩子,觉得孩子长得胖乎乎的,说明健康,而且看上去更可爱。
所以小孩子肥胖的原因除了平时缺乏锻炼外,与老人对孙辈的“疼爱过度”心理有很大的联系。在食物面前,不加以节制或控制,甚至让孙辈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最终导致孩子的体重与日俱增。

一.儿童肥胖的危害?
1.血管硬得早
体脂总量与动脉僵硬度呈正相关,持续体脂过高的人群动脉更为僵硬。而动脉僵硬度高是动脉粥样硬化一个明显的信号,会增加心梗、中风发生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2.导致性早熟
超重和肥胖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而性早熟的一大危害是孩子提前终止长个,结果导致成年身高较矮,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给孩子的心理发育、升学、就业和婚姻等带来很多不良影响。
3.儿童脂肪肝
儿童脂肪肝患者越来越多,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尤其肥胖的儿童更易患脂肪肝。
4.心理有负担
除了对身体健康的伤害外,超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在成长期间承担额外心理压力、遭受他人恶意中伤的情况也十分普遍,成为超重儿童成长中建立自信心、肯定自身价值的阻碍。
总之,肥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对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心理行为等产生不良影响,可引发包括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在内的多种并发症。

二.如何预防儿童肥胖?
1.避免母亲受孕前和怀孕期间营养过度和体重增加过多。早期建立健康的喂养关系,避免过于严格和过于宽松的喂养,鼓励纯母乳喂养4~6个月。
2.在出生后前4个月不添加固体食物。每月测量并记录体重,如果发现宝宝体重增长过速,要少给、晚给固体食物,尤其是谷类,用水果和蔬菜替代。
3.对学龄儿童加强饮食与行为习惯教育,规律进餐,减少在外就餐,营造舒适的就餐氛围,专注吃饭,不要边吃饭边看手机、电视。限制摄入含糖饮料(包括果汁)及油炸类食品,多用蒸、煮、炖的方式。做好食物的多样性,鼓励多吃水果和蔬菜,每餐做好定量。
4.对儿童日常表现进行监测,做到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记录每日体重、活动、摄食、环境等情况。父母要引导孩子形成良好饮食与行为习惯。
5.限制看电视时间及其他屏幕时间,2岁以下儿童要避免接触,2岁后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并减轻学业负担,增加家庭活动。
6.避免久坐等静态行为,适当有氧运动。对于3~5岁的孩子,每天至少要有1~2小时户外活动;6~17岁的孩子,要坚持上好学校的体育课,每天至少要有1小时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如慢跑、走路、跳绳、简单的家务等。
运动前应做好准备工作,避免空腹运动和饭后1小时内运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应注意补充水分。家长应根据儿童喜好和身体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身体活动,且不能过分追求运动强度和时间,以免运动损伤。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