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食疗本草》对中医食疗学的创建之功

2023-06-22 10:43 作者:杏林赤子张振  | 我要投稿

唐代是食疗的大发展时期,孙思邈的《千金·食治》是首个食物疗法专篇,随后的《食疗本草》对此进行扩展和补充,以其师的文本形式为基础,吸取农书和医药典籍中的经验,形成众多食疗方剂,集食宜,食忌和食方于一书,其是由著名学者、医药学家、饮食家孟诜所著。它提倡未病先防食疗为先的饮食养生原则和三因制宜的食疗法则,从形式到内容的推动唐代食疗脱离本草学和医药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食疗本草》在文本形式上的完善主要是融合了古代的“食经”与“本草”,它摘取本草和食经中的药食两用之物,选择其性味、主治、功效等内容分条列述,再选取食禁、食忌类著作中的相关内容附于其后,形成前代食经和本草的汇合。以杨梅为例,孟诜对以上二者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也就是说《食疗本草》既叙述了杨梅的性味和主治功效,还记述了干杨梅的食用价值,对其多食损齿的食忌也有相应的记载。

此外,孟诜还从医药典籍和农书中吸取经验。孙思邈的《千金·食治》中大量收录前人成果,在列述食物的行文中频繁出现“扁鹊云”、“黄帝云”、“仲景云”等内容,对食物食性、禁忌、主治功效等记载十分详细,孟诜作为其徒,自然对食治的内容有所继承和吸收。而对食物制作和保存经验的吸取则主要来自《齐民要术》, 孟诜对以上二者的内容进行了吸收,以鲤鱼为例,这些内容不仅综合了《神农本草经》、《千金翼方》等本草和医书中的鲤鱼主治和食忌,还吸取了《齐民要术》中鲤鱼可做酱的记载并增添其最好的做酱月份,由此形成其独特的食疗记载。

综上,《食疗本草》的文本记载中既包含了本草治疗类的“食宜”,食经类的“食忌”,还包含了大量的食疗方剂,讲述食疗的具体运用和操作方法,部分食物还有生产、采摘、制作方式和地域差距等内容,这样的文本形式不仅全面实用,而且体现出了唐代及以前食物疗法的实际操作形式和治疗经验,推动了食疗学在唐代的发展

孟诜的食疗思想自古以来就融入了人们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流转,食疗思想一直在不同的文化中传承。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智慧的积累。孟余堂招牌产品“回春五方”均是在孟诜中医膳食养生古法验方的基础上,结合历代中医名家精华,汇集而成的验方合集。其中“五方”之一的清方由孟余堂经大量实效考证和升级改进,最终形成九香平这个传承千年的老牌食疗方,可以扶正纳气健脾祛湿利水消肿,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食疗本草》对中医食疗学的创建之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