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 2015年6月 上海电视周刊:花花世界 霸气自我

上海,黄梅季的第一个暴雨夜,雨疾风骤。华晨宇对于窗外的恶劣天气并没有太多的一惊一乍,然而本来好好的,大家突然竟然无故忧心起来,只因为想到次日要在黄浦江的游轮上开记者会,“不会翻船吧?”这句话一下子把这个房间里的人划分成了两类:华晨宇与其他。

1、两场秒杀再加场
人是小孩,却已经有了在社会眼光看来不小的事业成绩。就拿这次上海演唱会来说,他只是发了一张专辑,第一次在上海开唱,上海体育馆那万人场地,8月1日那场只35秒的时间门票便被抢购一空。在线购票人数高达16万,创新线上抢票纪录。主办方8月2日同一场馆加开一场,又是一抢而空。最新的消息是,7月31日再增一场。就粉丝的询问度和热情来看售空只是朝夕的事。
票房这么火爆外界纷纷表示意外,他却说:
――“我想象得到啊,我知道我的歌迷一定会来看。她们知道我平时也不怎么接商演,每个月就跑一次商业活动维持生活费。年底多两个,因为过年要回家嘛,那我一年就这么一次最认真地准备演唱会她们为什么不支持呢?”
听到这番话,真有一种拿这个小孩没办法的感觉。说他骄傲吧,年底多跑两场商演因为要回家过年这种话也够实在。说他实在吧,可是那句“我想象得到”确实是来势汹汹。他在提醒各位看官:嗨,各位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如果你只知道张学友刘德华的演唱会一票难求,那么从现在开始必须补上华晨宇这一课。秒杀级的演唱会小王子已经横空出世。
演唱会的海报上是他的大头,没有表情,但在传递着某种讯息,地球人大概难懂,和他一样的火星人可以接收。他的身后有一颗星球,正是火星。
火星人华晨宇,是从快男比赛时外界就给他的定义。当然不是说他真是外星来客,而是人们早看出这男孩并非池中物。不过,他很严肃地说,自己确信外星人的存在。
――“世界那么大,我们不能以我们的认知来看这个世界。”
睁得大大的眼情一点不怀疑。
――“说不准太空的某个地方有个类似的太阳和地球呢,我们不能去否定它。”
他推崇《骇客帝国》的世界观。
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可能就是一个大巨人的眼睛里的一个细胞。

2、经常会和自己对话
不要担心有着《骇客帝国》世界观的男孩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如何好好活着,他自有一套和世界安全相处的心得,那就是“以人为本”。从象牙塔一样的音乐学院到花花绿绿的歌坛娱乐圈,仿佛是很大的穿越,他却说:
――“在学校也是跟人打交道,娱乐圈也是跟人打交道,我的生活还是一样的,除了我就是别人嘛。社会不是会把人分等级吗?学校里有拍老师马屁的学生,公司里有拍老板马屁的员工。”
他看懂了这个世界的规则,于是更喜欢孩子的笑容和眼神。
――“小朋友是最纯洁的。他们没有太多杂念。他们就是会笑得很开、哭得很开。孩子会用他个人的世界观来面对世界。而长大了以后,世界会告诉你世界是怎样的,不是你原来认为的,反而就失去了最原始的笑容和哭泣”
他说孩子,仿佛也在说自己,因为他在说这段话时,脸上就是孩童的笑容和眼神。
――“我是经常会和自己对话,会把自己当成一个旁观者来去看我自己、我和别人、别人和别人,灵魂出窍,看看自己”
这种话换了别人说很容易像怪力乱神,但很奇怪,华晨宇说,就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的态度就是自然而然,不是故弄玄虚,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不被情绪控制,就是现在流行的“情绪管理”,说来容易做到很难。
――“对我来说不难。我没什么情绪。”他说,“看明白很多事情之后就觉得很多时候其实还好,除了睡和吃会叫我开心,我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想法。包括社会给你的很多东西,这是对那是错,都是社会给你的理念,但我已经跨越了。我总觉得一件事究竟是对是错,旁人是没有权利去评判的,只有当事人可以判定。”

3、自我认识是一样乐器
他没什么情绪,只有特定的情况下除外,起床没睡够的时候,会有起床气。
――“那时候情绪会很DOWN,集中不了精神。”
他的作息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睡得比较晚,尤其做了艺人后工作常常拖到很晚。
――“大部分状态下我就是想睡的时候就睡,想吃的时候吃。”
在有的人看来,他这样是很懒散的,因此工作方面给他一张时间表是必须的。比如出唱片,跟歌迷汇报一下:下半年肯定是要交出第二张了,目前收歌已经结束,词曲、编曲完成大半,已录好了三首,整张专辑十一首歌,他自己写七首半,那半首是和日本音乐人的合作。这一张整体走向会和第一张《卡西莫多的礼物》有很大不同,第一张是孤独小人物的独白,这张更“霸气自我”,会很极端。大到宇宙上帝,小到家庭亲人。也许发第一张时他就是孤独的,而现在的他,找到了自我霸气的脉搏。
就呈现形式上来说,最大的不同是加入了说唱,过去没尝试过,这次会有而且是自己的创作。实情是找不到合话的人来写,因为他提出的概念是“要摇滚的说唱”,而市面上要摇滚有摇滚,要说唱有说唱,却没有摇滚的说唱,于是就干脆自己写。这很像华晨宇在歌坛走的路,本没有这条路,自己走出一条路。
在他之前,歌坛也没有他这样的歌手。他对自己的认识就不是一个纯歌手,而是某一样乐器。
――“我在生活里喜欢和乐手聊天反而不喜欢和歌手聊天。”他说:
――“歌手们大部分听一首歌是听唱得好不好,但是忽略了这首歌本身是不是好听。我就没把自己当成一个纯歌手,我是把自己当成一样乐器。我在演唱的时候,也不会因为自己是歌手就把自己当成最主要的,要压过乐器,不是这样的。我觉得自己和吉他、贝斯、鼓这些乐器是一样的。”
喜欢和乐手聊天因为能说到一块去。而身边小伙伴,在北京这两年主要是快乐男生这群人。
――“我们一起出道的啊。大家都是从没有人认识的人变成许多人认识的人。”
虽然没有住一起了,但只要有休息时间就会聚会。

4、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
对这个90年出生的男孩来说,回想两年前的选秀比赛,已经像很久以前的事。最难忘海选那次,就是尚雯婕力排众议力挺他那一回,他怪异自闭,一通乱弹吟唱,兀自傻笑,如今对比当时,怪异尤在,更为呆萌,他这样看自己的变化:
――“读书时,我是个不爱上学的孩子,很少去上课,除了玩乐队就待在家里面。当时就是很封闭的不爱和人接触,出道这么长时间,越来越能放轻松,就随意一些了。”
出道两年,在他的口中已是“这么长的时间”。
两年时间,有的变了有的没变,有的是貌似变了其实也没变。比如当时是没洗脸穿着睡衣拖鞋就去海选了,现在外表看来精雕细琢过,其实,要不是出镜,私下还是邋里邋遢。
――“很多歌迷知道,我穿个施鞋就去机场了。不过有时候心情好了,就打扮一下,偶尔吹个头。”
外形这件事不是他的重点。
很多方面,他都是不在意外界眼光的。就像新专辑第一波主打单曲的名字《我管你》,歌里他唱:“管你什么想法,我是我自己的表达,管你什么看法,我的世界我来浮夸。”
――“我不在意别人的夸奖,也不在意别人的批评。一件事,我认可,做出来,即使全世界都说是错的我也不CARE。”
他强调:
――“就是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我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当然这套理念不是单纯版逆,不是你要我干嘛我偏不。就像我也能理解很多人的理念,哪怕我不一定觉得你是对的,我也理解你。”

5、很感谢也理解许晴
所以,她百分之一百地支持和自己在《花儿与少年》中相见恨晚、被认为是“上辈子情人”的许晴。公主最近再上《花少2》,真性情大释放,再度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作为上辈子情人的他听说之后,专门去看了那段引起争议的视频,之后专门发了一条微博,大意是理解晴姐为什么这样做。
他说:
――“晴姐被问,是在玩真心话游戏的时候。表演,谁都做得到。晴姐完全可以说我觉得第一季第二季不一样,都挺好的,但她选择说了真话,所以我理解她为什么这样说。”
不过他同时声明也理解观众为什么质疑她。
――“就觉得你凭什么不尊重人嘛。其实大家都没有错。”
回想起第一季《花少》时,自己也是一个小麻烦。一开始,姐姐们觉得他总是走丢乱担心他。后来,了解了他这个人知道他不是无故走丢,也不会真的走丢,就没什么好担心了。回溯第一季,也有一晚是矛盾的巅峰,有人酒醉,有人崩溃大哭,最激烈那一夜过后,感情反而更好。
对于许晴,他的确有特别感情。
――“我一直感谢晴姐。看过《花少》的人都知道,那时候我才出道不到半年,处于不太适应的状态。在我很怕陌生人的情况下,晴姐见我第一面给我一个拥抱,我是很感动的,我很谢谢她。大家都不那么了解许晴这个人,但我很了解她,她是一个很善良、很直爽的人。”
他说许晴也像是在说自己,他们是同一类人,似乎他分外容易遇到或者吸引到一些别有个性的人成为同党,是物以类聚的道理?
――“我是很喜欢有个性、好玩的人啊,我会喜欢跟这样的人讲话,没有太多的距离感。”他笑着说。

6、有梦想没梦想都美好
《花少2》他没去,但今年会再去一个江苏卫视的真人秀节目做嘉宾,与娱乐圈的练习生做交流。和练习生相比他似乎是幸运的没有经过炼狱式的考验,但他却不是这样看。
――“如果觉得很苦,那说明这个人并不是真的爱他做的这件事,说明你只是要那个结果,而且,如果你真的为了这个梦想而累得受不了了,那就可以换一个梦想了。”他说
――“我就并不是一个只有音乐梦想的人,我还爱台球、游戏。也许哪天我不想做音乐了,我就暂停去打游戏。但我也不会倡导大家不要有梦想,有梦想很美好,没有梦想也很美好,反正我学音乐那么多年,没有觉得很累。我是想学就学,而不是要死在这件事上。”
他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
――“其实音乐,我一直只是偶尔碰一下。我最多的状态还是坐着、吃、睡觉、打打游戏。以前读书时一个星期全部加起来做音乐也不到两个小时,现在除了工作以外,我是真的就在休息。”
看出来了,这套有人费解、有人不解、有人根本无解的花花理论,可不是要花很多时间坐着才能想出来的么?

7、年轻的但丁和年轻的华晨宇
说是费解,其实也不难解。花花世界,其实简单,总之就是那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出自但丁,但丁写出了长诗《神曲》,花花华晨宇也在做着“神曲”,用他的语言、他的方式,这条路上总体孤独,但也有他的知音人。
想起一个故事,但丁年轻时时常在家乡翡冷翠的广场上仰天静坐,坐到天明(和花花说的大部分时间都坐着的状态惊人吻合),一天晚上,有个陌生人走来问他:“世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鸡蛋。”但丁脱口而出,那人点点头走了,几年之后的某一天,但丁仍然坐着仰望星空,还是那个陌生人走上前去,继续数年前的对话:“那么如何烹调呢?”,但丁看了来人一眼,不假思索地答“放一点盐。”。
写这篇稿子时,回看了两年前对华晨宇的专访报道,当时刚比赛结束,问他做艺人可有什么变化?他说:
――“以前是老师骂你,现在是领导骂你。”
两年后,还是同样的话题他说:
――“学校里有拍老师马屁的学生,公司里有拍老板马屁的员工。”
年轻的但丁和年轻的华晨宇应该是一样的认真、轻松又坚定。
end
附 华晨宇 2015年10月 上海电视周刊:只做自己喜欢的事(附郑佩佩专栏文章)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999770
华晨宇 2016年11月 上海电视周刊:跟着费蜀黍多少学了点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013349
华晨宇 许晴 2015年10月 时尚先生/残酷真人秀(节选)(小腹黑一下,依然认真解释)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94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