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何为胆结石

2023-02-20 16:22 作者:熊寿康堂健康日志  | 我要投稿

何 为 胆 结 石


胆结石即为胆石症,以发生部分不同分为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结石,继发性结石主要是胆囊结石排进胆总管,并停留在胆总管内,多为胆固醇结石或胆色素结石,少数可能来源于肝内胆管结石。



胆石可发生在胆管系统的任何部位,胆囊内的结石为胆囊结石,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下的肝总管和胆总管内为肝外胆管结石,汇合部以上的为肝内胆管结石。具体如下:

最为常见,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右上腹绞痛,也可表现为隐痛,易与胃部疾病混淆。

可再细分为原发性结石与继发性结石。原发性胆管结石是指在胆管内自发形成的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是从其他部位排出的结石,主要来源于胆囊,少数来源于肝内胆管。

指肝脏内胆管产生的结石,具体病因尚不清楚。是我国常见而难治的胆道疾病。其病因复杂,主要与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蛔虫、华支睾吸虫)、胆汁淤滞、胆管解剖变异、营养不良等有关。

根据结石的化学成分不同,也可将胆结石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包括混合性结石和纯胆固醇结石,胆固醇含量超过70%,在纯胆固醇结石中超过90%,其他成分有胆红素、钙盐等,80%以上胆囊结石属于此类。

胆固醇含量应低于40%,分为胆色素钙结石和黑色素石。前者为游离胆色素与钙等金属离子结合而成,并含有脂肪酸、胆汁酸、细菌、黏蛋白等成分。黑色素石不含细菌、质较硬,由不溶性的黑色胆色素多聚体、各种钙盐和黏液糖蛋白组成,几乎均发生在胆囊内。

此外,还有碳酸钙、磷酸钙或棕桐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少见结石。如果结石钙盐含量较多,X线检查常可显影。

病因

胆结石与较多因素有关,一般认为是个人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肝脏正常情况下会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等物质的消化,在不健康生活、饮食习惯影响下,可导致胆汁分泌紊乱、成分改变等异常。胆汁内有结晶析出,结晶逐渐钙化,最终形成结石。

主要病因

1、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浓度过高,胆汁易形成结晶,沉淀聚集融合,形成结石。

2、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及卵磷脂等成分比例失调,导致胆固醇呈饱和状态发生,沉淀析出结石。

3、胆色素结石包括黑色结石和棕色结石,黑色结石主要在患有肝硬变或慢性溶血性疾病的胆囊内形成,棕色结石在胆囊内或胆道内形成。

4、胆囊排空功能损害,胆汁淤积。

5、某些内分泌激素水平与胆结石形成有关。

6、怀孕、肥胖、全胃肠外营养等因素可增加胆结石风险,蛋白质、脂肪、糖食用过多,胆囊结石发病率较高。

7、细菌感染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感染也可能。

诱发因素

生活、饮食习惯不健康,如进食油腻食物、暴饮暴食、不吃早饭是最为常见的原因。此外,部分细菌、寄生虫感染也可诱发。

流行病学

胆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的大城市胆结石的发病率近10%,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女性多发于男性。

好发人群

1、肥胖者。

2、长期高脂饮食者。

3、长期不食早饭者。

4、寄生虫感染者。

症状

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通常经查体发现。由于结石会引发炎症,部分患者可出现右上腹隐痛,部分患者可出现急性胆绞痛,常有恶心、呕吐等不适。


就医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胆结石,无症状者不需预防性手术,可观察和随诊。有症状和并发症的胆囊结石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病情复杂或无腹腔镜条件的可做开腹胆囊切除。


何为胆结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