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告别与成长——《小满》解析

2023-01-23 14:51 作者:皮卡丘大号  | 我要投稿

《小满》是目前放出来5集中的最佳。

故事是作品的灵魂。《小满》讲的故事终于摆脱了国产动画长久以来歌颂亲情、爱情等所谓暖心故事的陈腔滥调。

《小满》表面上讲述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如何治愈精神创伤,实质上是一个关于告别与成长的故事。叙事结构上虚实结合、现实中穿插梦境,在艺术效果上做到了亦真亦假、如梦似幻。

主人公小满是个六七岁上下的孩童,有一天和几个伙伴在水边玩耍,皮球被浪冲走,小满自告奋勇潜入水中去找皮球,却在水里遇见了一条体型巨大的鲶鱼,皮球没找到,小满游回岸上,吓得精神恍惚,回到家里病了一场,母亲递来的汤药不喝,甚至对桌上放着的一缸金鱼都产生了恐惧心理,小满自此落下了精神创伤,故事到这里为止所有画面应该都是写实的。

接下去的部分,有虚有实,初看不太好懂,不过好在整个故事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在讲的,只要分析出哪个画面是梦境(虚写),哪个是现实,就不难理解故事的逻辑。

由于鲶鱼怪物的阴影在内心挥之不去,小满病愈后仍然时时心不在焉。又有一天他的伙伴们带着他翻墙进了一户人家的院子,院子里有一口枯井,孩子们纷纷爬下去探险,小满也在其他人的劝诱下战战兢兢下了井,井下有一艘船,还有不少刀叉剑戟,小满和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小满玩累了,就在船舱里睡着了。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孩子们到井底探险是真实的,是写实,但是枯井里的船是不存在的,是写虚,船的描写是为了后面情节的铺垫,方便鲶鱼怪继续登场。

接着画面用一种很巧妙的方式转了场,暗示观众接下来出现的是梦境。

整个画面铺着一层红色的背景,中间开了一个圆洞,洞里面是梦境,让人感觉是从鱼的眼睛里看到的画面,后面还有一个梦也采用了这种形式。梦里小满从船舱中醒来,发现身边人都不见了,船底突然跳出那只大鲶鱼怪,小满吓得欲逃无路。

这时场景切回小满的房间,母亲抱着做噩梦的小满不停哄着他。

又有一日,孩童们约着小满又去了枯井。这时画面中又出现了那缸金鱼,鱼缸里的水似乎快干了,金鱼游动很困难,这里似乎暗示着后面鲶鱼被捕获宰割的命运。

这次小满在井底发现了一块彩色圆盘(不知道正式名称是什么),上面分明刻着一条鲶鱼。小满抱着头吓得直发抖,但是身边的伙伴却不约而同地夸赞图案的可爱和精美,小满仔细端详着那个图案,似乎也觉得鲶鱼挺可爱的。同行的一人想把圆盘取下来,却不小心把它打碎了。小满把碎片捡回去,晚上在灯下把碎片一块块粘好,把修好的鲶鱼盘子藏在自己房间的箱子里,然后喝下母亲熬的汤药,甜甜地睡下了。

当晚小满做了一个好梦,他坐在荷塘中间,上次那条鲶鱼游了过来,把皮球还给了他,而小满也不害怕它了。

现实中同伴对鲶鱼的好感,让小满消除了内心的恐惧。小满修复鲶鱼盘子的举动,是想亲近鲶鱼怪的表现,通过修复鲶鱼盘子,他与鲶鱼建立了一种友谊和信任。

一日,母亲带着小满去市场买菜,鱼摊上挂着一条硕大无比的鲶鱼,正是当日小满在水里见到的鲶鱼怪,摊主大声吆喝着,过往的路人纷纷驻足,买下一斤半两鲶鱼肉。

小满抬着头瞪大了眼睛直勾勾看着眼前死去的鲶鱼,他连声跟母亲说:“不要买!不要买!”

很难想象,那一刻小满的内心受到了多么巨大的冲击。对一个幼童来说,强大的力量在一瞬间便垮台了,尽管那曾是恐惧的来源。

回去之后,小满一个人去了那口枯井,他爬下井底,可哪有什么大船,井底都是枯枝烂叶,更别说鲶鱼怪了。

鲶鱼怪的死去,似乎象征着小满童年的逝去。

音乐声起,前面转场时出现过金色叶子树上爬着的一条毛毛虫,这时已化作蝴蝶,绕着枯井飞舞。画面没有呈现小满从井底爬出来,却呈现他从院子里推开原先从外面锁住的门,走出院子的场景。这显然并非现实场景,也不是梦境,它是一种意象,代表小满从某种情感中走了出去。

结尾,小满拿出房间箱子里的鲶鱼圆盘,挂在墙上,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此时,盘子的色彩却早已褪去。

表现形式上,《小满》大概借鉴了皮影戏和剪纸,整个画面的色彩基调是大红和金黄两种颜色,版权方特意选择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播出,确实很应景。皮影与动画的结合恰到好处,毫无违和感,不愧是上美出品,我特别喜欢那棵金色叶子随风飘动的树。

整个故事带着几分神秘色彩,尽管色调喜庆,却有几分淡淡的忧伤感,呈现出类似《牡丹亭》和《红楼梦》的基调,美而哀伤,却又充满童真童趣。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鲶鱼怪是童年阴影的意象,象征成长过程某个时期的心魔,又更大程度上代表了逝去的青春年华,其中的人和事既有美丽的也有丑陋的,无论如何,我们终将和它们达成和解,当我们走出那扇紧锁的大门,就意味着我们要和过去好好做一个告别了。

关于告别与成长——《小满》解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