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人们若退无可退
如今我脑中还剩下的,只有第227号命令了:
“是停止撤退的时候了。一步也不能撤!从现在起,这就是我们的口号。必须顽强地保护每一个据点,保卫苏联的每一寸领土,直到流尽最后一滴鲜血。我们必须抓住我们的每一块土地,尽最大努力加以守护。祖国正处于困难时期。我们必须阻止敌人、击退敌人、消灭敌人,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
或许圈外人不会知道妄想症系列意味着什么。甚至,不会知道中文Vocaloid意味着什么。
但我还是要说。
无论Vocaloid被认为以何种形式存在,是虚拟的人物配上了声音,是创造出的完美的偶像,是有着一个二次元形象的乐器,是其声源的另一种存在形态,或者其他的什么。现在我不想再区分所谓“歌姬厨”“p主厨”或者所谓“偶像派”“工具派”,仅论它最后的表现形式:一个个几乎无需报酬、无论要求的歌手,成为了词曲作者以及其他如画师和电脑动画师在内的创作者可以信赖的合作对象和串联团队的核心。
所以我想说它是进步的,因为它脱离了声源本位而将权力下放给创作者。或许中小型p主(即创作者)收入拮据的“用爱发电”方式是它受到诟病的原因之一,但至少这可以说明一点:在此处,艺术仅是艺术本身,而绝非资本掌控的传声筒。
你们可以批判,可以驳斥,可以不予理会。但是,请勿让它消失。
因为中文Vocaloid的社区不是主流,而是亚文化;不是强迫人去接受的唯一真理,只是志同道合之人可以在此歇脚的自留地。我畏惧它会消失,畏惧它会衰败,是因为我希望这世上还有纯粹可以存在,希望资本的运作将不会是我们“文化”的唯一表现形式。
那么说到《妄想症》系列。
我不知道列位对哔哩哔哩这个网站了解多少,不过事实是,在它像如今这样包揽万物之前,它曾经从包括中文Vocaloid在内的泛二次元亚文化中起家。在那个曾经的时代,这个社区辉煌过,它曾经是网站的拳头项目——而正式在这种背景下,妄想症系列,这个参与者众多、情节丰富、引起了现象级关注的史无前例的系列曲出现了。此前并非没有类似的作品,却或许因为联合创作者不足的问题而略逊一筹。故而在《妄想症》系列早已完结的现在,它是我们对于一个曾经无比辉煌的年代的最后回忆。
它是旗帜。
针对那些认为该系列曲中存在大量血腥偏激情节的看法,我不免要说它有些断章取义。那些血腥的、暴力的、“三观不正”的剧情,其背景是一场妄想——出于友人受伤、梦想破灭,在恐惧和绝望中产生应激反应而出现的妄想。而故事最终的结局是主角泠珞摆脱妄想,在昔日一同组建乐队、目前因受伤而改行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好友零羽的治疗下康复。
也就是说,所谓的错误的一面,在原作品中也是作为阻碍和挫折出现的一面。这个故事的精髓并非让我们去学习那些恶习,而是打破它强加于我们的枷锁。
所以我要举几个或许不恰当的例子了。
鲁迅的《药》《狂人日记》,里面满是“吃人血馒头”甚至“吃人”的描写,是否太过血腥暴力,不允许让孩子看到?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面写“共产主义的幽灵”,写“用暴力手段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那么又是幽灵这种封建迷信还恐怖的东西,又是暴力,是不是也该禁止?
《觉醒年代》就更别说了,充斥着守旧派、军阀、背叛者,虽然里面正义的、支持改革的理想主义者不少,但是基本上结局每一个好的,是不是也不让播了?
可笑吗?可笑。把涉及和宣扬二者混为一谈,的确就是如此可笑。
悲剧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自然是为了告诉我们,美好是值得珍惜的,我们应当把生命创作成喜剧,或者,向死而生、捐躯赴国难的悲喜剧。
对,你们可以反驳,可以说,妄想症的结局没有那么伟大光明正确。加害者、守护者、潜意识等等实际上结局中都死了,死得血腥暴力。
那么,结局是悲剧,就代表作品宣传悲剧应当发生吗?作品中悲剧是既定的、无法挽回的,就代表作者接纳悲剧的发生了吗?如果作者并非对其不满,又为何要创作这一作品呢?
更何况,结局常常不只有纯粹的好坏之分。
仅以四大名著为例。
《三国演义》,仁义的英雄刘备失败,自私的奸雄曹操胜利(别辩,正史不谈,只论小说),正统的继承者灭亡,叛乱的篡位者发迹。
《水浒传》,投靠敌人,背叛曾经的兄弟和信仰,友情被拆散得七零八落。
《西游记》,从反抗命运到认命,造下无数杀孽之后最终屈服。
《红楼梦》,主角离家出走,放弃了亲情爱情友情,而其他众多人物几乎全是悲剧下场。
诸君大可以先说我横加指斥。
然而我并非在斥责。我从中看到了一种叹息,一种对于命运悲剧的无奈,一种在既定的命运中哪怕失去希望也要奋力反抗的雄壮。《妄想症》又如何不是?“再一次向现实宣战后从头来过,再一次向未来朝圣后从头来过。”
所以悲剧喜剧的界限大可不必这么分明,它们都是同一种象征反抗的正剧。而我们也大可不必为它揭露的那种黑暗而恐慌——孩子们当然应该纯粹,应该善良,但这与了解黑暗面并行不悖。毕竟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本质后再热爱生活。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不愿我们的未来,就是反社会分子精通任性而善良的老实人全都憨憨傻傻一无所知等着被欺瞒。贪官奸,清官要必贪官更奸,这才是消灭社会阴暗面的必要途径。如果害怕孩子看了作品误入歧途,那么,就和孩子一起看,先自己搞清楚它想要表现的思想内核,然后再把这一主旨从原文的复杂外壳下剥离出来告知孩子。有人揭露问题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幸运,而我们应当做的,是解决问题,而非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否则与“勿谈国事”的北洋政府何异?
自由尚未消亡,我怎能不开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