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二战德国的贫铀穿甲弹(部分)

2021-03-22 18:46 作者:徐祺七  | 我要投稿

......

阿尔伯特-施佩尔在他的回忆录《第三帝国内幕》中这么说过:

“……1943年夏季,我们从葡萄牙进口钨矿的渠道被切断,使得我们的硬芯穿甲弹生产面临极大的原料危机,我当时就下令要求使用库存的1200吨铀来取代钨制作穿甲弹,同时这也表明我们已经没了制造原子弹的念头。”

纳粹德国的贫铀弹药自约20年前就在网络上有片段消息传播,据称德国人使用贫铀芯制作过Pzgr.40穿甲弹,并配发pak反坦克炮在前线使用,战后的美国报告指出德国人的一些反坦克弹药“具有放射性”,在近日对德国空军的资料挖掘之下,又发现了贫铀弹存在的新证据。

 

Hs-129是德国空军为数不多的专业攻击机,其中1942年的专业反坦克改进型Hs-129B-1是名气最大的,这种特殊型号的Hs-129的主武器是一门30mm的Mk-101机炮。Mk-101的研制能追溯到1935年,其使用的弹药一直都是较为老式的有装药AP弹,初速690mps,弹体较重,约500g,内含装药15g,穿深能力为25mm/300m/90°,后来开发的新弹药初速提高到800mps,弹重减少到455g,同样条件下穿深能力提高到了32mm,但这对于日益增长的苏联装甲威胁来说根本不够用。

Mk-101的一种专用硬芯穿甲弹很可能在1944年前后才研制出来,全称为“3 cm H-Panzergranatpatrone L’spur o. Zerl.”,尽管大部分人都称呼其为“钨芯穿甲弹”,但实际上在弹药手册中表明该穿甲弹的弹芯是“Spezialstahlkern”,即“特殊钢芯”,具体成分不明,如果只是普通的钨芯,那么弹药手册会写明其是钨芯弹药。

 

这种弹药的名字也十分奇怪,它不具备任何装药和燃烧剂,但却拥有 “……命中后额外的燃烧效果……”,特性与贫铀弹药十分接近,也被冠以了只有类似装药弹才有的名字

 

“……严禁在射击演练中使用……”这也同样是唯一已知的被冠以如此严格的保管措施的德国空军弹药。

 

这种弹药为数不多的记录表明它从未被在西线使用过,对于德国人来说,它们可能会毫不犹豫地使用具有放射性或者毒性的武器对抗苏联人,但却不敢对英国人或者美国人使用这种武器,因为可能会招致严厉十倍的报复行动。

我们在此可以先假定这种弹药为贫铀芯弹药(实际上这种铀芯弹药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贫铀弹药并不完全一致),它也配发在了Mk-103和Bk.37机炮上,Mk-103和Mk-101的穿甲弹构型和性能几乎一致,穿甲能力为100mm/300m/90°,在弹芯前部附有一块人造树脂,而Bk.37机炮的弹药则没有这块人造树脂,穿甲能力也更为强大,为140mm/100m/90°,这种弹药也和普通的钨芯穿甲弹一样具有面对高硬度装甲/有附加装甲的坦克疲软的问题......


关于二战德国的贫铀穿甲弹(部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