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40年!王双怀老师系列论著成果目录整理!

2023-02-22 19:06 作者:王双怀老师  | 我要投稿

       王双怀老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1983年到2023年已从事历史学研究40载,成果丰富、类型多样,为学术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现将系列研究论著目(截至2023年2月)按出版或发表时间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一、著作类


(一)专著


1. 《武则天评传》(与赵文润合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8月。

2. 《武则天评传》(繁体本),台南:世一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月。

3. 《陕西通史•历史地理卷》(与史念海、萧正洪合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4. 《荒冢残阳:唐代帝陵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

5. 《武则天评传》(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

6. 《明代华南农业地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

7. 《唐代历史文化论稿》,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3年6月。

8. 《武则天评传》(韩文版),首尔:韩国红萝卜出版公司,2005年。

9. 《历史地理论稿》,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月。

10. 《陕西帝王陵》,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年1月。

11. 《古史新探》,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

12. 《线条艺术的遗产:乾陵陪葬墓线刻画》(与樊英峰合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6月。

13. 《中国西部开发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

14. 《史林漫笔》,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年2月。

15. 《大唐贵妃》,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

16. 《中国经济史问题探索》,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17. 《中华通历·先秦》(上下册),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18. 《中华通历·秦汉》,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19. 《中华通历·魏晋南北朝》(上下册),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20. 《中华通历·隋唐》,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21. 《中华通历·宋辽金元》(上下册),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22. 《中华通历·明清》,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23. 《中华通历·近现代》,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24. 《武则天大传》,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

25. 《日月当空:武则天与武周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

26. 《中国唐代帝王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

27. 《隋大兴唐长安》(与梁克敏合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

28. 《国学智慧与新时代干部成长》(与吴小龙合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


(二)主编著作


1. 《中华日历通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4月。

2. 《武则天与神都洛阳》,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4月。

3. 《关中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年6月。

4. 《二十五史干支通检》,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年9月。

5. 《武则天与四川广元》,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6月。

6. 《郑国渠研究论文集》,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7月。

7. 《历史教学论丛》,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

8. 《一代明君武则天》,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8年7月。

9. 《西安唐代历史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

10. 《汉唐史论:赵文润教授八十华诞祝寿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年11月。

11. 《丝路·长安国际译丛》(与高兵兵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21年7月。


(三)参写著作


1. 《中国古代史新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

2. 《揭开神秘的面纱》,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2月。

3. 《白话庄子》,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10月。

4. 《长安史话》,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5月。

5. 《中国历代廉政故事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

6. 《陕西成人高等教育复习纲要》,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3月。

7. 《古代陕西廉吏》,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

8. 《封神榜》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9月。

9. 《陕西百科全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

10. 《玉华宫》,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9月。

11. 《西安市历史地图集》,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8月。

12. 《中学生语文知识辞典》(文言文分册),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13. 《资治通鉴新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14. 《中国改革通史·隋唐五代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15. 《资治通鉴精言妙语》,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

16. 《两唐书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17. 《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9月。

18. 《贞观长歌》,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4月。

19. 《陕西帝王陵墓志》(参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17年10月。

20. 《政治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1年7月。


(四)翻译及校释著作


1. 《长安史迹研究》(译著,与淡懿诚、贾云合作),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1月。

2. 《帝范臣轨校释》(与梁克敏、田乙合作),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

3.《帝范臣轨庭训格言》(与梁克敏、董海鹏合作),北京:中华书局,2021年3月。

4. 《长安史迹研究》(再版,与淡懿诚、贾云合作),西安:三秦出版社,2021年7月。


(五)文献整理


1. 《史念海读史札记》(整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3月。

2. 《史念海遗稿·论著》(整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

3. 《史念海遗稿·讲义》(整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


二、文章类


(一)学术论文


1. 《林则徐的禁烟抗英和爱国主义思想》,《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83年第3期。

2. 《戊戌六君子和筹安六君子》,《铜川教育》1983年第4期。

3. 《关于窦建德评价的几个问题》,《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 期。

4. 《对〈洺州降唐史释〉一文的商榷》,《江汉论坛》1983年第10期。收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学术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5. 《林则徐是怎样成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的》,《榆林教育》1984年第1期。

6. 《所谓“北洋三杰”》,《榆林教育》1985年第1期。

7. 《武则天与宰相》(与赵文润合著),刊《武则天与乾陵》,西安:三秦出版社,1986。又收入《隋唐人物述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8. 《乾陵无字碑之谜》,《中外历史》1987年第1期。又刊香港《春秋》第884期,1999年9月。

9. 《“关中十八陵”被盗之谜》,《中外历史》1987年第3期。收入《揭开神秘的面纱》,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2月。

10. 《唐陵地宫之谜》,《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88年第3期。

11. 《唐代文化研究的新起点》,《西安社科通讯》1988年第4期。

12. 《顺陵墓主人辨析》,《咸阳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

13. 《吴梅村〈汲古阁歌〉笺证》,《东南文化》1989年增刊。

14. 《武则天是怎样处理民族关系的》(与赵文润合作),刊《武则天与文水》,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15. 《武周宰相数目考》,《唐史论丛》第5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7月。

16. 《“均露均霜”应作何解》,《学术研究》1991年第3期。

17. 《杨玉环的悲剧》,收入《马嵬坡诗文集》,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7月。

18. 《回纥·回鹘·维吾尔》,《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2年第3期。

19. 《突厥的兴起与衰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2年第4期。

20. 《魏征讽谏唐太宗》,《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2年第8期。

21. 《〈臣轨〉的作者、年代和价值》,《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22. 《〈通鉴〉指瑕》(与李虎合作),《咸阳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

23. 《唐代水利三题》(与杨增强合作),《商洛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24. 《唐太宗与昭陵》,《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4年第6期。

25. 《谈谈开元时期发展生产的措施》,《函授教育》1994年第5期。

26. 《唐代的舞蹈》,《函授教育》1995年第5期。

27. 《唐代的茶叶生产和饮茶风气》,《三秦论坛》1995年第3期。

28. 《论盛唐时期的水利建设》,《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搞》1996年第1期摘要转载。

29. 《试论开元时期农业的发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辑。

30. 《周秦汉唐文化的开放性》,《华夏文化》1995 第6期。

31. 《也说武则天的私生活》,《说古道今》1996年第1期。

32. 《历代“黄河诗”的史料价值》,《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第2辑。

33. 《历代对武则天的评价》,《人文杂志》1996年第3期。

34. 《唐代酷吏的特点》,《三秦论坛》1996年第3期。

35. 《“茶神”陆羽和他的茶经》,《函授教育》1996年第3期。

36. 《“十二金人”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收入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论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37. 《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的原因》,《秦陵秦俑研究动态》1996第3期。

38. 《漫话西安古城》,《中外文化交流》1996年第4期。

39. 《再论郭子仪的历史功绩》,《唐都学刊》1996年第4期。

40. 《唐代牡丹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 年第4辑。

41. 《“红石峡”的成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4辑。

42. 《“湘漓分派”说质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4辑。

43. 《司马迁对“天学”的杰出贡献》,收入《司马迁与史记论文集》第三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

44. 《〈史记〉与司马迁的历史观》,《华夏文化》1997年第1期。

45.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历史观》,《汉中师院学报》1997年第2期。

46. 《明代华南新设的州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辑。

47. 《古都西安的护城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辑。

48. 《本世纪以来的武则天研究》,《史学月刊》1997年第3期。又刊《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3期。

49. 《明代华南的行政体系及其对农业的管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 4辑。

50. 《论盛唐时期的商业》,《人文杂志》1997年第5期。

51. 《诗话黄河》,《黄河、黄土、黄种人》1998年第3期。

52. 《论开元时期的经济政策》,《唐史论丛》第7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2月。

53. 《自然灾害对明代华南农业的影响》,《古今农业》1998年第1期。

54. 《明代从海外引入华南的粮食作物》,《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 辑。

55. 《论明代华南的载籍户口》,《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1998年第6期全文复印。

56. 《明代华南的经济作物及其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3辑。

57. 《明代华南花生的传入》,《历史教学》1998年第3期。

58. 《论唐代饮茶风气形成的原因》,《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

59. 《明代华南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辑。

60. 《唐朝与诸国的交往》,《函授教育》1998年第5期。

61. 《中国历史地理文献的类型》,《历史教学》1998年第10期。

62. 《阎明老师二三事》,《苍茫岁月》,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

63. 《唐陵地宫初探》,(台)《故宫文物月刊》十五卷第十二期,1998年3月。

64. 《武则天研究的新阶段》,刊《武则天与偃师》,天津:历史教学社,1998年6月。香港浸会大学《历史教育论坛》第六期,1999年12月转载。

65. 《明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66. 《明代华南自然灾害的时空特征》,《地理研究》1999年第2期。摘要见《中国地理科学文摘》1999年第4期。

67. 《明代华南的社会风貌》,(香港)《当代史学》1999年第2期。

68. 《略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设计》,刊《通古今之变——中国历史教学综论》,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9年6月。

69. 《武则天与酷吏的关系》,《唐都学刊》1999年第1期。收入《武则天研究论文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

70. 《明代华南农业的自然条件》,《热带地理》1999年第3期。

71. 《明代华南人口地理浅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4辑。

72. 《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台)《历史月刊》第134期,1999年3月。

73. 《丝绸之路巡礼》[上、下],(香港)《春秋》第880-881期,1999年5-6月。

74. 《中国农业的机遇与挑战》,(香港)《中国评论》总第21期,1999年9月。

75. 《明代华南自然灾害的类型》,《历史地理》第十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76. 《关于武则天评价的几个问题》,(香港)《当代史学》第2卷第4期,1999年10月。

77. 《唐代曲江风景区的变迁》,刊中日合作历史地理研究论文集《汉唐代安与关中平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增刊。

78. 《盛唐手工业简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香港浸会大学《史学集刊》第一辑全文转载。《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3期摘要转载。

79. 《明代华南的“虎灾》(笔名王觅道),《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80. 《明代华南的粮食生产及其地域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1辑。

81. 《明代华南的耕地及其种类》,《中国农史》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1年第2期全文复印。

82. 《气候变化对明代华南农业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 辑。

83. 《明代华南的土地开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4辑。

84. 《明代福建的火灾》(笔名王觅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4 辑。

85. 《曲江风景区的环境变迁》,《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6期。

86. 《关中唐陵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87. 《唐陵陪葬墓的分布特征》,《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88. 《明代华南水利建设的区域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89. 《史念海教授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杰出贡献》,《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3期。人大《历史学》2001年11期全文复印。

90. 《明代华南的渔业生产》,《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3辑。

91. 《论武则天的改革》,《武则天与咸阳》,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3月。

92. 《五代时期关中生态环境的变迁》,刊《黄土高原地区历史环境与治理对策会议文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增刊。

93. 《我国历史上开发西部的经验教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94. 《中国近代的鸦片问题》,刊《鸦片战争与东亚巨变》,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

95. 《西部交通的历史考察》(与张波合作),《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1辑。

96. 《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97. 《武则天的女性观》(与周佳荣合作),(香港)《当代史学》第6卷第1期,2003年。

98. 《历法漫谈》,(香港)《春秋》,2003年3月。

99. 《武则天嵩山封禅史释》,《武则天与嵩山》,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100. 《史念海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3期。又刊《史念海教授纪念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101. 《五千年来中国西部水环境的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22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6期摘要转载。

102. 《从环境变迁视角探讨西部水利的几个重要问题》,《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03. 《黄土高原土地荒漠化问题研究》,收入《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2004年。

104. 《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0期摘转。

105. 《唐都长安的繁荣与毁灭》,刊《论唐代的城市建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106. 《唐乾陵研究》(与樊英峰合作),刊《乾陵文化研究》(一),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5月。

107. 《中国西部土地荒漠化问题探索》,《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地理》2006年第1期复印。

108. 《论武则天当政时期的经济形势》,《唐都学刊》2005年第6期。

109. 《20世纪中国的中学历史教育》,《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第1期。

110. 《论唐代的和亲公主》(与周佳荣合作),《唐史论丛》第八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

111. 《牛致功教授与隋唐史研究》,刊《隋唐史论:牛致功教授八十华诞祝寿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112. 《中国南北朝时代的水利设施与农业》,《韩中日古代水利设施比较研究》,韩国启明大学出版部,2007年。

113. 《人为因素对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

114. 《司马迁与天学》,[韩]《中国史研究》第47辑,2007年4月。

115. 《“天府”家族七兄弟》,《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1期。

116. 《教师教育笔谈》,《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

117. 《高校教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代教师教育》2008年第2期。

118. 《汉唐时期对西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发研究》2008年第3期。

119. 《中国历史上的“天府之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18期全文转载。

120. 《明清时期西部水利建设的区域特征》,《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21. 《武则天与“神都”洛阳》,刊《武则天与神都洛阳》,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

122. 《“天府之国”的演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

123. 《先秦时期西部水利建设的巨大成就》,《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7期。

124. 《中国古代的水利设施及其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1期摘转。

125. 《郦道元注<水经>的启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2期。

126. 《建华夏文明展示基地 凸现大西安文化底蕴》,《陕西参事》2010年第4期。

127.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之我见》,《长安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128.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营造法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129. 《隋唐帝王与九成宫》,宝鸡市九成宫文化研究会编《第二届全国九成宫文化研讨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

130. 《姚崇与武则天》,姚学谋主编《姚崇研究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131. 《乾陵石刻画相关问题研究》(与樊英峰合作),《乾陵文化研究》第七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年12月。

132. 《海内外武则天著作索引》,《乾陵文化研究》第七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年12月。

133. 《迎春祓禊折柳》,《天汉》2012年第1期。

134. 《中国西南“狼人”考》(与方骏合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135. 《明清“狼兵”新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年第3期。

136. 《张良庙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天汉》2013年第4期。

137.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陆地水的分布与变迁》,《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地理》2014年第3期复印。

138. 《迎春祓禊折柳》,《天汉》2013年第1期。

139. 《张良庙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天汉》2013年第4期。

140. 《唐代学术文化的区域特征》(冯敏第一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41. 《唐<李询墓志>考释》,《唐史论丛》第十八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142. 《唐代学者的地理分布》读后,《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143.《唐韦知艺墓志》考释(与王昊斐合作),《兰州大学学报》2014第6期。

144. 《作为“七大古都”之首的西安古城》,《环球人文地理》2014年第15期。

145.《关中平原水利建设的历史审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146.《唐代帝陵中的纪念性石刻》,《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147.《汉唐史研究的重要阵地》,《唐都学刊》2015年第5期。

148. 《唐代孝文化研究序》,刊《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

149.《唐代“河西道”述论》(与王昊斐合作),《唐史论丛》第21辑,2016年1月。

150.《唐玄宗御注三经阐释》,《唐都学刊》2016年第4期。

151.《唐代法制建设的当代镜鉴》,《人民论坛》2016年第28期。

152.《古长安城的历史兴衰与沉浮》,《人民论坛》2017年第25期。

153.《唐代三韩贵族侨民身份的变化》,《西市文博》,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

154.《关于唐代几种“大内”职官的考察》(与卜天舒合作),《船山学刊》2018年第4期。

155. 《从无字碑说起》,《曌苑》2019年第1期。

156. 《清代学者对于西北史地之研究及其著述》(史念海,王双怀),《历史地理研究》2020年第1期。

157. 《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演变》,《天汉》总51期,2020年第1期。

158. 《乾陵陪葬墓石椁线刻画述论》,《地域文化研究》2020年第2期。

159. 《土地租佃契约所见晋唐时期吐鲁番农时初探》(与屈蓉蓉合作),《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20年第5期复印。

160. 《唐代孝文化缘何兴盛》,《人民论坛》2020年第4期。

161. 《唐代的道路系统》(史念海,王双怀),《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六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年6月。

162. 《唐越王李贞事迹发微》,《唐都学刊》2022年第3期。

163. 《丝绸之路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对话历史学专家王双怀》,《丝路文明》2022年第1期。

164.CHAIYAO:A "LOST"PORCELAIN WARE FROM TENTH CENTURY CHINA.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 vol. 29, 2022, no. 2。

165. 《坚守与变通:论唐代域外佛教饮食的本土化与世俗化》(与吴小龙合作),《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9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22年12月。


(二)书评


1. 《搜珍聚宝,蔚为大观:评〈海内外唐代金银器萃编〉》,《陕西日报》1990年9月6日。

2. 《〈全唐文〉研究的新成果:评〈全唐文职官丛考〉》,《光明日报》1998年10月30日。

3. 《福建历史地理研究的新成果——评李金强〈区域研究:清代福建史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辑。

4. 《〈苍茫岁月〉的史料价值》,收入《苍茫岁月书评萃编》,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5. 《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的里程碑:评〈东干族形成发展史〉》,《书海》2000年第2期。

6. 《评〈汉唐中日关系史论〉》,《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1期。


(三)史料纠误


1.《<通鉴>纪事失误举例》(笔名王觅道),《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2. 《通鉴>记时纠谬三则》(笔名王觅道),《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 《<通鉴>记时纠谬一则》(笔名王觅道),《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4. 《<资治通鉴>纠谬三则》(笔名王觅道),《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5. 《<资治通鉴>纠谬二则》(笔名王觅道),《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6. 《两<唐书>纠谬三则》(笔名王觅道),《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7. 《<通鉴>纪事纠谬二则》(笔名王觅道),《陕西师范大学报》2004年第1期。

8. 《<通鉴>纪时纠谬十则》(笔名王觅道).《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四)散文、札记等


1. 《教育实习的几点体会》,《教育实习经验选集》1983年4月。

2. 《谈书浅谈》(笔名王觅道),《榆林报》1983年10月29日。

3. 《康熙帝过榆林》(笔名一心),《榆林报》1984年7月14日。

4. 《明武宗在榆林》(笔名一心),《榆林报》1984年7月24日。

5. 《榆林“引水拉沙”探源》,《榆林报》1984年8月18日。

6. 《唐人消暑之法》,《西安晚报》1989年7月24日。

7. 《篆刻爱好者的益友:读〈中国古今名印欣赏〉》,《西安晚报》1990年9月3日。

8. 《麦积山揽胜》,《西安晚报》1991年2月13日。

9. 《艺术宝库莫高窟》,《西安晚报》1991年2月25日。

10. 《唐玄宗死亡之谜》,《陕西日报》1991年3月2日。

11. 《杨贵妃的结局》,《陕西日报》1991年3月23日。

12. 《访喀什噶尔》,《西安晚报》1991年4月5日。

13. 《漫游河西走廓》,《西安晚报》1991年4月26日。

14. 《牡丹小史》,《西安晚报》1991年5月13日。

15. 《天山南北两都护》,《西安晚报》1991年5月28日。

16. 《吐鲁番印象》,《西安晚报》1991年6月17日。

17. 《杨贵妃的出生地》,《兴平文化》1991年10月5日。

18. 《杨贵妃大事纪年》,《兴平文化》1991年10月5日。

19. 《圆明园被毁的经过》,《中学历史报》1996年5月5日。

20.《唐太宗与昭陵六骏》,刊(香港)《春秋》第886期,1999年11月。

21. 《文明史观的演变》,《中学历史报》第529期(2008年9月18日)。

22. 《寺观偶成》,《陕西师大报》2011年9月15日第8版。

23. 《唐宫新咏》,《陕西师大报》2011年10月30日第4版。

24. 《史念海先生的人格魅力》,《陕西师大报》2012年3月31日第4版。《艺文志丛编》第五辑转载,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年10月。

25. 《哈佛印象》,《陕西师大报》2012年5月31日第4版。

26. 《何清谷先生的书品与人品》,《陕西师大报》2012年8月31日第8版。

27. 《“新莽”政权与古都西安》,《陕西日报》2014年9月30日第12版。

28. 《我的求学经历》,《陕西师大报》2015年5月30日第4版。

29. 《我学习书法的故事》,《陕西师大报》2015年5月30日第4版。

30. 《胸怀梦想 追求卓越》,《陕西师大报》2015年6月30日第2版。

31. 《迎春 折柳》,《西安晚报》2016年1月22日。

32. 《当教师要把教书育人放在心上》,《陕西师大报》2019年4月30日第4版。

33. 《正高精勤 甘做人梯——王双怀教授访谈录》(王双怀、黄彦、明阳),《地域文化研究》2020年第2期。

34. 《史坛蜡炬相映红》,《大西北文学与文化》2021年第2期。

35. 《唐诗的魅力是无限的》(曾世湘采访),《西安晚报》2022年5月9日第6版。

36. 《怀念马驰先生》,《陕西师大报》2022年6月16日第8版。


(五)著作序言


1. 《昭陵墓志通释》序,刊《昭陵墓志通释》,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年12月。

2. 《武则天正传》序,刊《武则天正传》,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5月。

3. 《唐代学者的地理分布》序,刊《唐代学者的地理分布》,银川:阳光出版社,2013年9月。

4. 《乾陵历史故事》序,刊《乾陵历史故事》,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

5. 《唐玄宗御注三经》前言,刊《唐玄宗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17年3月。

6. 《盛世中兴系列丛书》总序,刊《宣王中兴》《昭宣中兴》《元和中兴》,西安:西安出版社,2017年4月。

7. 《乾陵墓志校勘直解》序,刊《乾陵墓志校勘直解》,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20年8月。

8. 《洛阳三彩艺术》序,刊《洛阳三彩艺术》,郑州:海燕出版社,2021年8月。

9. 《大唐长安行》序,刊《大唐长安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


三、电子出版物


1. 《秦始皇》,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灿烂的中国文明》系列之一,2001年。

2. 《秦始皇陵兵马俑》,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灿烂的中国文明》系列之一,2001年。(在“灿烂的中国文明”200个项目排行榜中名列前茅。此网站荣获国际大奖)

3. 《中国古代史》,陕西省精品课程,2004年。www.jpke.snnu.edu.cn

4. 《中国古代史》,国家网络精品课程,2008年。http://jpkc.sne.snnu.edu.cn/zggds/index.asp

5. 《中国古代史》多媒体课件,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

6. 《中国古代史》,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4年。

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7301.html

7. 《灿烂的唐代文化》,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014年。

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718V007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tangdaiwenhua.html

8. 《唐代帝陵历史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实验》,陕西省一流课程,2021年。

http://saqxc.snnu.edu.cn/vue/xnfz/views/tangdai/index.html

9. 《唐代文化史》,陕西师范大学在线开放课程,2022年。https://www.icourse163.org/spoc/course/SNNU-1466857162



(整理者系王门2020级隋唐史博士研究生)


40年!王双怀老师系列论著成果目录整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