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考试失利、21年考试取消、22年同时通过三笔三口|2022年CATTI备考经验

—— 陈仔
序
个人情况

本次口译成绩:

瑞译课程(忠实的瑞译追随者):

关于初次笔译考试:

那些大道理我就不说了,直接说我个人经验吧。
备考过程
某天,当我阅读日文网站的时候,身边一个朋友问我正在看什么,我竟看着电脑屏幕一时语塞,哪怕是我脑子里已经大概理解了内容,这是我首次意识到我的翻译水平十分差劲。
之后,我在机缘巧合之下,了解到CATTI和唯斯老师的激励故事,最后和同班同学一起报名了2020年瑞译的CATTI冲刺班,走上了学习翻译之路。
不幸的是,当时我对笔译没什么概念,以为跟大学上课那样,差不多就行了。对于词汇的使用、时态的运用和行文结构等知识了解都十分欠缺。写完看官方译文也不懂得复习,此前的译文也没有总结。
最后,考试结束后自我感觉良好,但成绩给了我一巴掌,这极大地打击了我的自信心。因此,找个好老师,找个好组织,正确认识自己的译文,吸收好的译文和形成自己的一套复习体系我认为十分重要。
词汇
关于CATTI的日语词汇部分,我与准备N1的策略不同,着重于日语词汇的使用。比如“有助于”,意群对应的日语十分之多,比如:つがなる、資する、一翼を担う、一役買う、追い風になる等。对于不懂的词,不要光查词典,多上日网找用例比较靠谱。因此,多训练多积累十分有必要。准备N1时,只要词汇意思理解地大差不差,我个人认为对于最终成绩影响并不是很大。
但是CATTI考试时,必须将日语或者中文,翻译成一个具体的词,或者具体的概念。这个时候,对于词汇的模糊理解便成为阻碍,这时候如果不懂,可以查词典或者转化思路,“绕路走”等方式绕过难点,其难度与N1不可同日而语。顺带一提,关于中文,我们虽然身为中国人,但是对于中文词汇的具体理解很可能会出现偏差,比如“首当其冲”“差强人意”等,这时候需要上网查询具体解释,纠正以往的错误理解。
语法:
同样,语法不光要懂,还要会使用。在中翻日时,个人建议是不要用太过生硬的语法,简单够用并正确的语法足够了。比如看到N4语法的「によって」と「によっては」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后面接XX不同,翻译成“因XX而异”,另一个是后面接某一个情况,翻译成“有时候/某些情况下”等。这些都需要主动记忆和训练。
因此,在某种备考综合时,可以先查漏补缺低级语法,再着重复习N1、N2的语法,练习往年的N1,N2真题或者CATTI真题,若错误太多,可以上网找视频查资料学习语法使用,或者直接报名瑞译的语法班,大左和改造人老师会带着我们写题并解释,我个人觉得对于语法的查漏补缺十分有效。阅读: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多看文章,背单词,多做题。买教材的话最好买那种带解释的。
实务
多积累多复习。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如果你有自己的一套复习策略,能够吃透译文,那么可以学习少量的译文,花大量的时间复盘和吸收。另一种是不怎么会复习或者懒得复习的话,那么可以进行大量翻译,形成肌肉记忆。我个人偏向后者。但是最主要的一点,还是参考译文一定要准确,来源一定要靠谱。
关于教材问题,我其实用过两本三级官方教材,但是对着冰冷冷的书总觉得不太得劲,有老师直播讲解,批改作业和解答疑问让我更有学习动力。
因此,学习期间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都是瑞译提供的作业和参考译文。如果是学生,有条件的话可以找老师提问,没有的话来瑞译,靠谱的译文,靠谱的老师等着你。
关于初次口译考试:在大学的时候,老师会点同学起来交传,先问一个另外同学问题,让他用日语回答,然后被点到的同学待会需要用中文复述出来。虽然问的都是日常的事情,但是时常经常会超过1分钟。
当时我被点到的时候,由于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口译,记不住笔记,讲得也磕磕巴巴,说不出个所以然。好在老师的目的只是锻炼学生的胆量,并没有对内容有过多要求。当时,我便知道口译并不像笔译一样。比如笔译的数字属于“非译元素”,口译却要仔细辨认记忆下来,属于一件“苦差事”。想要报CATTI也纯属于是考笔译顺带一起考。
第一次备考的时候,我拿着3级的官方教材跟着练,但总感觉没有效果,就日渐懒惰下来了。不出意外,在考场时,我连一个“约翰”翻译成日文时都卡壳,愣了好久,最终成绩十分不理想。
综合
这个听力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重点是综述。综述要求把一篇听力文章浓缩成300字左右,其实考验的还是听力理解还有梳理脉络的能力。平时多积累,如果考试中有生词不懂卡壳的话,可以先不管,抓住文章脉络,适当放弃听不懂的,减轻压力,把精力给剩余片段。记住,不要妄图全部一字不落地用笔记下来,不可能,也做不到。平时训练的时候多理解,少动笔写,不懂的后面再查。
实务
我一共用了两本教材以及两套课程组合训练。教材是三级的官方教材和官方真题,课程是沪江刘然老师的三级口译课程以及CCtalk春晓老师的二级口译课程。我练习的顺序是先看二口的导学课部分,对口译形成了初步的了解,再吸收其中的好用的笔记技巧,再看刘然老师的三级口译,最后再使用两本官方的教材,循环两遍。
平时训练的时候,比如说练习了一篇口译,用手机录音(将听力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录下来),最后看一遍解析,对照自己的译文。第二天直接播放手机录音,听完原文之后马上暂停翻译(记得运用笔记技巧),翻译完后听自己前一天的译文,对比一下有没有吸收前一天的解析,最后再看一遍解析。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思考那些词可以使用哪些笔记符号,看二口课程的笔记部分,创造自己的笔记符号体系。一开始不熟悉没关系,有意识地用起来,此后将会节省大量时间,将精力匀给有难度的地方。最后二口也没听多少课,实在是太难了,等备考二口再仔细钻研吧。
笔记
我最初练习的时候总想听到什么就记下来,原原本本地记下来,最发现我听也没听好,记也没记好,翻译也一塌糊涂。首先,我们可以着重练习脑记部分,相信自己大脑的记忆能力,配合教材上的记忆练习部分,将更多的内容留在自己的大脑里。后面再着重练习笔记,比如说一篇译文练习完之后,重复播放,看看可以创造那些词对应原文。
尤其记住,笔记符号不能太复杂,背后代表的含义必须清晰明了,还有容易看懂和容易写。在练习过程中,很多相同意思的单词反复出现,可以创造一个万能的符号代替这些单词,将更多时间留给生疏的内容。最后翻译部分的话,其实这个考验的是笔译能力,如果笔译本身就差,那么口译上限也不会高,这时候优先提高笔译水平将会是不错的选择。
写在最后
其实吧,第一次考不过的时候,对我个人的打击确实大,感觉大学学习了快四年日语,却被几个数字打败了,伤心了很久。在这期间,也想过“反正要考二级,那就不考三级了,直接跳着考”,但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决定一步一个脚印,争取在考研之前把三级考了。
后来,到了2021年,我所在地区考试取消,这就是第二个打击。当时我是带着喜悦的失望,喜悦是不用面对下一次考试是否会失败了,失望是我的第二次机会又丧失了。
不过幸好,有了之前的经验之后,我带着平常心备考和考试,终于在2022年一起通过三级口笔译。接下来剑指二级!其他关于如何备考口译、笔译,瑞译官方号里面都有许多CATTI经验贴,以及唯斯老师、其他老师和许多前辈写的个人学习分享,我觉得十分有参考意义,可以移步阅览参考。
个人鼓励:相信自己的实力以及运气!大不了明年再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