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年考试失利、21年考试取消、22年同时通过三笔三口|2022年CATTI备考经验

2023-04-13 09:18 作者:瑞译学苑-MTI及CATTI日语  | 我要投稿

—— 陈仔



陈仔是老学员,群里经常可以看到他发言(群里不叫这个名字)。


读了他的帖子,发现了一个细节,他说——学过官方的三笔教材,感觉收效甚微,于是日渐懒惰。但真的是官方教材学习无效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我想,大概是因为“进度条”的问题。我们可以想一下安装软件时的情况。


在安装时,如果不给任何进度提示,只是在完成时弹出一个窗口告诉你完成了,那么整个安装过程一定会非常让人焦急,甚至会导致安装者放弃,因为我们无法判断程序是否在真的前进。学习也是一样,我们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进度,因为往往看不到进度条,看不到反馈。


我想起自己当时学日语的情况。那还是2005年年初,我学到了老版标日下册动词变形。那时我也感觉记不住,不会变,感觉学习毫无收效,搁置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或者说,因为感觉不到“进度”在动,所以想不起来学习。


后来,因为一些事情,我有机会用日语和别人对了几句话。我突然感受到了学习的成果,有了一些成就感,最关键的是,我确认到“进度条其实动了”,之后又重新拿起了标日……所以,如何去构建一个“进度条”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去打卡,去整理每一份作业,其实也是一种“进度条”,或者说最起码是“可视化程序”。


当然,我们打过的卡,整理过的作业,并不代表就能记住,更不代表就能吃透(如果只是为了打卡而去打卡就更没作用)如。如果我们可以用打卡、作业,每天做记录+一些反馈(反馈可以是来自别人的,也可以是来自复盘的)来尽量模拟“进度条”或者说“可视化程序”的话,是不是能更容易坚持下去呢?


当然,同时也需要一些外部监督,没有外部监督的话,很多时候这个“进度条”是没有前进的动力的。推动力从何而来呢,报课算是一个(我这里不是说大家都要报课),但也有同学报了课之后不交作业,如果能找到外部的强力监督,不断推动这个“进度条”,那么效果肯定会强上百倍。至于这个外部的强力监督怎么找,也需要个人的智慧。


比如有人是和挚友约定学习进度,没学够就发100块钱红包。当然,这种学习进度要是符合事实的,不能是好高骛远的。


话锋还是收回来,最后,祝愿陈仔明年能顺利通过二级考试。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我和陈仔,乃至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骐骥”,但希望我们都能做功在不舍的“驽马”。

唯斯


个人情况


毕业一年,读本科时个人属于较差一档的学生,大学期间只考了n1(135分:听力,阅读,词汇比较均衡)。平时应付考试,课外时间都是娱乐为主,学习兴趣不大,在大学临近毕业期间考了第一次CATTI的三级口笔译,无一例外实务都过不了,去年也当了考研的炮灰。


CATTI考试:2020年考试未通过,2021年考试取消,2022年口笔译同时通过。本次笔译成绩:

本次口译成绩:


瑞译课程(忠实的瑞译追随者):

关于初次笔译考试:

那些大道理我就不说了,直接说我个人经验吧。


备考过程


某天,当我阅读日文网站的时候,身边一个朋友问我正在看什么,我竟看着电脑屏幕一时语塞,哪怕是我脑子里已经大概理解了内容,这是我首次意识到我的翻译水平十分差劲。


之后,我在机缘巧合之下,了解到CATTI和唯斯老师的激励故事,最后和同班同学一起报名了2020年瑞译的CATTI冲刺班,走上了学习翻译之路。


不幸的是,当时我对笔译没什么概念,以为跟大学上课那样,差不多就行了。对于词汇的使用、时态的运用和行文结构等知识了解都十分欠缺。写完看官方译文也不懂得复习,此前的译文也没有总结。


最后,考试结束后自我感觉良好,但成绩给了我一巴掌,这极大地打击了我的自信心。因此,找个好老师,找个好组织,正确认识自己的译文,吸收好的译文和形成自己的一套复习体系我认为十分重要。


词汇


关于CATTI的日语词汇部分,我与准备N1的策略不同,着重于日语词汇的使用。比如“有助于”,意群对应的日语十分之多,比如:つがなる、資する、一翼を担う、一役買う、追い風になる等。对于不懂的词,不要光查词典,多上日网找用例比较靠谱。因此,多训练多积累十分有必要。准备N1时,只要词汇意思理解地大差不差,我个人认为对于最终成绩影响并不是很大。


但是CATTI考试时,必须将日语或者中文,翻译成一个具体的词,或者具体的概念。这个时候,对于词汇的模糊理解便成为阻碍,这时候如果不懂,可以查词典或者转化思路,“绕路走”等方式绕过难点,其难度与N1不可同日而语。顺带一提,关于中文,我们虽然身为中国人,但是对于中文词汇的具体理解很可能会出现偏差,比如“首当其冲”“差强人意”等,这时候需要上网查询具体解释,纠正以往的错误理解。


语法:

同样,语法不光要懂,还要会使用。在中翻日时,个人建议是不要用太过生硬的语法,简单够用并正确的语法足够了。比如看到N4语法的「によって」と「によっては」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后面接XX不同,翻译成“因XX而异”,另一个是后面接某一个情况,翻译成“有时候/某些情况下”等。这些都需要主动记忆和训练。


因此,在某种备考综合时,可以先查漏补缺低级语法,再着重复习N1、N2的语法,练习往年的N1,N2真题或者CATTI真题,若错误太多,可以上网找视频查资料学习语法使用,或者直接报名瑞译的语法班,大左和改造人老师会带着我们写题并解释,我个人觉得对于语法的查漏补缺十分有效。阅读: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多看文章,背单词,多做题。买教材的话最好买那种带解释的。


实务


多积累多复习。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如果你有自己的一套复习策略,能够吃透译文,那么可以学习少量的译文,花大量的时间复盘和吸收。另一种是不怎么会复习或者懒得复习的话,那么可以进行大量翻译,形成肌肉记忆。我个人偏向后者。但是最主要的一点,还是参考译文一定要准确,来源一定要靠谱。


关于教材问题,我其实用过两本三级官方教材,但是对着冰冷冷的书总觉得不太得劲,有老师直播讲解,批改作业和解答疑问让我更有学习动力。


因此,学习期间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都是瑞译提供的作业和参考译文。如果是学生,有条件的话可以找老师提问,没有的话来瑞译,靠谱的译文,靠谱的老师等着你。


关于初次口译考试:在大学的时候,老师会点同学起来交传,先问一个另外同学问题,让他用日语回答,然后被点到的同学待会需要用中文复述出来。虽然问的都是日常的事情,但是时常经常会超过1分钟。


当时我被点到的时候,由于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口译,记不住笔记,讲得也磕磕巴巴,说不出个所以然。好在老师的目的只是锻炼学生的胆量,并没有对内容有过多要求。当时,我便知道口译并不像笔译一样。比如笔译的数字属于“非译元素”,口译却要仔细辨认记忆下来,属于一件“苦差事”。想要报CATTI也纯属于是考笔译顺带一起考。


第一次备考的时候,我拿着3级的官方教材跟着练,但总感觉没有效果,就日渐懒惰下来了。不出意外,在考场时,我连一个“约翰”翻译成日文时都卡壳,愣了好久,最终成绩十分不理想。


综合

这个听力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重点是综述。综述要求把一篇听力文章浓缩成300字左右,其实考验的还是听力理解还有梳理脉络的能力。平时多积累,如果考试中有生词不懂卡壳的话,可以先不管,抓住文章脉络,适当放弃听不懂的,减轻压力,把精力给剩余片段。记住,不要妄图全部一字不落地用笔记下来,不可能,也做不到。平时训练的时候多理解,少动笔写,不懂的后面再查。


实务

我一共用了两本教材以及两套课程组合训练。教材是三级的官方教材和官方真题,课程是沪江刘然老师的三级口译课程以及CCtalk春晓老师的二级口译课程。我练习的顺序是先看二口的导学课部分,对口译形成了初步的了解,再吸收其中的好用的笔记技巧,再看刘然老师的三级口译,最后再使用两本官方的教材,循环两遍。


平时训练的时候,比如说练习了一篇口译,用手机录音(将听力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录下来),最后看一遍解析,对照自己的译文。第二天直接播放手机录音,听完原文之后马上暂停翻译(记得运用笔记技巧),翻译完后听自己前一天的译文,对比一下有没有吸收前一天的解析,最后再看一遍解析。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思考那些词可以使用哪些笔记符号,看二口课程的笔记部分,创造自己的笔记符号体系。一开始不熟悉没关系,有意识地用起来,此后将会节省大量时间,将精力匀给有难度的地方。最后二口也没听多少课,实在是太难了,等备考二口再仔细钻研吧。


笔记

我最初练习的时候总想听到什么就记下来,原原本本地记下来,最发现我听也没听好,记也没记好,翻译也一塌糊涂。首先,我们可以着重练习脑记部分,相信自己大脑的记忆能力,配合教材上的记忆练习部分,将更多的内容留在自己的大脑里。后面再着重练习笔记,比如说一篇译文练习完之后,重复播放,看看可以创造那些词对应原文。


尤其记住,笔记符号不能太复杂,背后代表的含义必须清晰明了,还有容易看懂和容易写。在练习过程中,很多相同意思的单词反复出现,可以创造一个万能的符号代替这些单词,将更多时间留给生疏的内容。最后翻译部分的话,其实这个考验的是笔译能力,如果笔译本身就差,那么口译上限也不会高,这时候优先提高笔译水平将会是不错的选择。


写在最后


其实吧,第一次考不过的时候,对我个人的打击确实大,感觉大学学习了快四年日语,却被几个数字打败了,伤心了很久。在这期间,也想过“反正要考二级,那就不考三级了,直接跳着考”,但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决定一步一个脚印,争取在考研之前把三级考了。


后来,到了2021年,我所在地区考试取消,这就是第二个打击。当时我是带着喜悦的失望,喜悦是不用面对下一次考试是否会失败了,失望是我的第二次机会又丧失了。


不过幸好,有了之前的经验之后,我带着平常心备考和考试,终于在2022年一起通过三级口笔译。接下来剑指二级!其他关于如何备考口译、笔译,瑞译官方号里面都有许多CATTI经验贴,以及唯斯老师、其他老师和许多前辈写的个人学习分享,我觉得十分有参考意义,可以移步阅览参考。


个人鼓励:相信自己的实力以及运气!大不了明年再来!


END



20年考试失利、21年考试取消、22年同时通过三笔三口|2022年CATTI备考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