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破除对跑步的迷思:在健身房做抗阻训练,还需要单独安排有氧吗?

2020-03-11 11:30 作者:健身小食堂  | 我要投稿

我们常常会听到很多只练器械的健身者说,我从来不跑步,跑步就掉肌肉;

也会有另外一些人说,做有氧正好能弥补你的短板,对全面发展有帮助;

事实到底是怎样的?


有必要练习力量耐力,但单纯慢跑意义不大

先抛出观点:

如果你只是从大众健身的角度出发,希望能提升自己身体素质,那么当然可以一边玩你喜欢的举铁,一边跑马拉松,都不耽误,自己玩的开心最重要。


只有上升到对于专项的运动表现层面,例如,希望通过器械练习抗阻训练,获得更多的力量和肌肉成长,那么我不建议你花太多时间在有氧上,特别是长时间低功率输出的有氧项目,比如匀速慢跑。

虽然抗阻训练也需要一定的心肺体能,但我们有其他更好的锻炼方式,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力量耐力训练。

而慢跑这种手段,对于抗阻训练来说,意义就不大。

作者常用来锻炼心肺的器材是轮胎和阻力撬


道理很简单,我们知道,你的身体状态随着运动训练而产生变化的本质,是身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

长时间有氧这样的耐力训练,相对抗阻训练来说,会触发身体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耐力训练倾向于让你的身体创造新的线粒体,构建一个更好的心血管网络,而阻力训练倾向于让你的身体有更高的蛋白质合成速率,造成肌肥大,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路线。

但关键在于,身体里的能量和营养就这么多,分配给两者,一定是要比全力支持其中之一效果要差的多,相比“全面强健”的期望,我觉得更可能是两边都练不好。

就像让姚明上午练篮球,下午练足球,一定要比只单独练篮球效果差得多一样。


健美选手备赛期间安排跑步,有它的合理性

当然,有些爱好者做有氧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促进力量和肌肉的成长,而是有其他目的比如减脂。

的确有一些健美选手,会在备赛时增加一部分有氧的训练安排,来进一步提升热量消耗。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我在以往的文章中也有过反复强调过,减脂的主导一定是你的饮食,无论何种运动,对减脂只起一些消耗额外热量,以及小幅度调节内分泌环境的辅助作用。

而健美选手选择跑步的原因是,在赛前的减脂阶段,他们的饮食已经非常苛刻了,为了进一步增加减脂所需要的热量差缺口,只能通过跑步这些手段,否则如果继续加大抗阻训练量,很显然身体会吃不消。

这才是他们在备赛期间会用跑步来减脂的基本逻辑,并不是因为跑步对减脂特别有效。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名业余健身爱好者,即使你练一段时间抗阻训练后,想要减脂了,我的建议也通常是:

调整饮食即可,而在抗阻训练安排上,无需做太大调整,但因为热量摄入不足的关系,需要减少一些训练量。

作为一名抗阻训练者,完全没有必要一到减脂期,就把有氧加入你的日常训练安排,有氧倾向于“甩去多余的体重”,你的大块肌肉对有氧来说,同多余的脂肪一样只是负担,如果因为做有氧导致你一段时间后,损失肌肉或者影响你做杠铃训练时的本体感觉与神经募集能力下降,那就得不偿失了。


长跑的适用场景,没你想的那么广

多数人理解的有氧运动,是“匀速慢跑”这样的有氧耐力训练,长时间低功率稳定输出,从迁移性来说,这种能力,在实际生活和其他运动中,除了马拉松这样的特定场景之外,是很少见的。

实际上,我们平时碰到的场景,更多是这样的:

  • 打篮球、踢足球:中低速跑,突然冲刺、跳跃、爆发对抗——那么你练变速跑,显然比长跑要更适合。

  • 搬家、搬砖:持续较大功率输出,可以有较短的间歇——那么你练阻力撬,农夫行走这样的无氧耐力训练,显然也比长跑更适合。

  • 举铁:假如心肺跟不上,无法完成计划的组次数,或者需要很久的组间休息时间——很多情况下,人们会把有氧耐力与心肺功能混为一谈,但只要你做过一组20次杠铃深蹲的训练者,都会明白它对心肺功能的提升有多么明显,而这相比长跑,显然对你也更合适。


长跑这样的有氧训练,与力量训练不一样,它只对耐力运动员、长跑爱好者有特定的价值。

如果说,长跑训练者在初级阶段进行一定的力量训练,因为肌肉力量和神经协调募集能力的提升,有可能提升长跑成绩,那么反过来,则是不成立的,假如一名初级力量训练者进行有氧训练,并不一定能提升他的成绩,反而有可能造成退步,因为耐力训练会削弱功率输出能力,这一点是已经被证实的,比如一段时间的耐力训练后,受试者的垂直跳能力,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所以,我并不建议一名力量训练者,花额外时间在长跑上。


我是一名力量教练,营养师,也是一名讲科学讲逻辑,莫得感情的鸡汤杀手,感谢您的阅读,更多原创文章,可以访问我的公众号:健身小食堂。


破除对跑步的迷思:在健身房做抗阻训练,还需要单独安排有氧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